HPM视角下的“排列”教学
2020-07-04方倩汪晓勤
方倩 汪晓勤
【摘 要】排列组合的内容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抽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结合数学史加深学生对排列概念的理解,寻求历史上合适的排列数公式的推导方法,进一步理解排列数公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排列知识的演进历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HPM;排列组合;探究之乐;方法之美;德育之效;文化之魅
【作者简介】方倩,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教师,主要从事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究;汪晓勤(本文通讯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项目“数学课程与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研究”(A8)
一、引言
“排列”是沪教版高三数学第16章的内容,教科书首先用生活中具体的例子引入,利用树状图计算结果,接着运用乘法原理解释结果并推导排列数公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学习排列组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对排列概念理解不透彻;(2)机械套用教材中的排列组合公式;(3)排列组合公式的使用和计算易出错;(4)很多学生通过记忆解题,缺乏思考;(5)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掌握得较差。[1]
笔者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发现,“排列”的新课教学设计屈指可数,教师一般都按照书本内容展开教学,运用乘法原理对排列数公式作出证明。排列组合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抽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笔者运用数学史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排列概念的理解,同时寻求历
史上合适的排列数公式的推导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排列数公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此,笔者拟订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排列、排列数的概念;(2)掌握排列数公式的证明方法,领会其背后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的方法之美;(3)了解排列知识在历史上的演进过程,培养动态的数学观,感悟数学文化的多元性。
二、数学史料的运用
(一)排列公式的出现
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排列和组合问题。公元前7世纪,中国《易经》的六十四卦图即是阴爻“- -”和阳爻“—”的重复排列,共26种卦象[2]。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克里西普认为10个公理的排列数超过1000000种;而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帕恰斯给出了错误的排列数101049或310925[3]。
在犹太古典文献《创造之书》中,作者给出了22个希伯来字母的全排列。公元8世纪,印度一位词典编纂者艾哈默德对阿拉伯语中的单词进行分类,他计算了从28个阿拉伯字母中取2,3,4或5个字母组成的单词的个数。12世纪,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在其著作《莉拉沃蒂》中给出一次从n件物品中取r件的(可重复或不重复)排列数的算法。13世纪初,艾哈默德·伊本·穆恩伊姆在处理排列问题时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管一个单词有多长,它的字母的排列数是1×2×3×4×5等,直至该词的字母数[4]。
公元10世纪,多诺罗在注释《创造之书》时证明了n个字母的全排列数。13世纪末,阿拉伯数学家伊本·阿尔巴拿给出并证明了全排列数及排列数公式Prn。[3]81-85
(二)排列公式的证明
1热尔松的证明
在14世纪,法国数学家本·热尔松在其代表作《数之书》中证明了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n!,作者首先证明了以下命题。[3]210-215
命题1:如果n个不同元素的排列数为某个固定的数,那么n+1个不同元素的排列数为该数与n+1的乘积。
设n个元素为a,b,c,d,…,e,它们的排列数为t。在n个元素的每一种排列前插入第n+1个元素f,可得t个不同的排列;以f代替e,则a,b,c,d,…,f的排列数为t。在每一个排列前插入e,得到t个不同的排列。类似地,将每一个元素放在第一个位置,都得到t个不同的排列。因此,a,b,c,d,…,e,f的排列数为(n+1)t。本·热尔松由此命题证得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
类似地,本·热尔松又证明了以下命题。
命题2:n个不同元素中一次取2个的排列数为n与n-1的乘积。
命题3:如果n个不同元素中一次取r(r 本·热尔松在证明了上述3个命题之后,通过命题2和命题3推出排列数公式Pmn=(n-m+1)(n-m+2)…n。 2早期教科书中的证明方法 1881年,美国数学家温特沃斯在其所著的《代数学基础》中对排列数公式作了证明,所用方法与现行教科书的方法一致,即通过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进行证明[5]。1897年,英国数学家鲍尔在其著作《初等代数》中则采用了本·热尔松的证明方法[6]。 1899年,美国数学家费歇尔等在《代数学基础》中给出了如下证明:将从n个物体中取r个的排列数记为Prn,观察树状图,利用枚举法可得P14=4,P24=12,P34=24,P44=24,已知P1n=n,对于n个物体,一次性选2个物体的排列数等于一次性选1个物体的排列数乘以剩下的数,即P2n=(n-1)P1n=n(n-1);一次性选3个物体的排列数等于一次性选2个物体的排列数乘以剩下的數,即P3n=(n-2)P2n=n(n-1)(n-2);同理,可推出Prn=n(n-1)(n-2)…(n-r+1)。[7]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 笔者用重构式对本节课进行教学设计。首先,通过公理排列数的例子引入排列的概念(复制式),将艾哈默德对阿拉伯语中的单词分类问题改编为简单的字母问题(顺应式),加深学生对排列概念的理解。其次,利用三种证明方法推导出排列数公式(复制式)。最后,介绍排列知识的发展过程(附加式)。
(一)课题引入
师:在数学上,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同数学定理的顺序安排问题。比如,我们在初中时学过全等三角形的三个判定定理——SAS、ASA和SSS。从理论上说,我们可以先学SAS,再学ASA,最后学SSS;也可以先学SSS,再学ASA,最后学SAS,等等。那么一共有几种这样不同的安排方式呢?其实,古希腊人很早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公元前3世纪,哲学家克里西普认为,10个公理如果依次排序,就会有超过1000000种不同的排法;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帕恰斯试图算出准确的结果,他认为,总共应该有101049种或310925种排法。请问你们觉得会有多少种呢?
(学生小声议论。)
师: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探究下面的问题。
(二)概念生成
师:公元8世纪,印度一位词典编纂者艾哈默德对阿拉伯语中的单词进行分类,他计算了从28个阿拉伯字母中取2,3,4或5个字母组成单词的个数。现在我们用英文字母来代替阿拉伯字母,英文字母a,b可构成多少种二元单词?
生:2种,即ab和ba。
师(追问):英文字母a,b,c可构成多少种二元单词?
生:6种,ab,ac,ba,bc,ca,cb。
(有极少数学生说3种。)
师:我听到有同学说3×2种,这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生:第一个位置有3个,第二个位置有2个。
师:很好。你已经找到了比列举法更简便的方法,那么请大家思考,英文字母a,b,c,d可以构成多少種三元单词?
(学生列举了其中的某些例子。)
师:我们一起来列举一下,首先,首字母是a,那么第二位有3种选择b,c,d,如若第二位是b,那么第三位只能选c或d,因此有2种情形;同理,第二位是c或d,分别有2种选择。因此,首字母为a的三元单词共有3×2=6种。同理,首字母为b,c或d的三元单词有6种,因此三元单词共有4×6=24种。
(教师板书,画出如图1所示的树状图。)
师:之前我们学习集合的时候,也会将集合的元素列举出来,这和集合元素有什么区别呢?
生:这个有顺序,集合的元素没有顺序。
师:上面组成的二元和三元单词,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一个排列。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次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的一个排列。结合上述例子,可以发现排列有什么特征?
生:元素不重复。
师:排列的特征是元素不重复且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也就是说排列的问题与位置相关。那么如果两个排列相同,可以得到这两个排列有什么关系?
生:元素一样,顺序也一样。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说说生活中有关排列的例子有哪些呢?
生:学号、座位。
师:可见排列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同学们刚才举了很多种排列的例子,比如学号等。那学号总共有多少种排列的方法呢?这个排列的方法种数我们称为排列数。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Pmn表示,P是排列数的符号,是排列英文单词Permutation的首字母,n是指元素的总数,m是指取出的元素个数。
师:下面用排列数的符号表示上述问题。
生:第1题是P22。
师:元素的总数是2,取出的元素个数也是2,因此为P22。第2题呢?
生:第2题是P23,元素的总数是3,取出的元素个数是2。
师:同理,第3题就是P34,那么排列数的具体值又该如何计算呢?
生:第一个有4种,第二个有3种,第三个有2种,所以4×3×2=24种。
(三)证明方法探究
师:刚刚我们用树状图将其列举求出,但是当数值很大的时候,计算量就会很大。除此之外,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第3题的三元单词由3个元素组成,第一个位置可以从4个字母中任选1个,第二个位置可以从剩下的3个字母中任选1个,最后一个位置只能从剩下的2个字母中选择,我们将其分成3步完成,运用乘法计数原理可得P34=4×3×2=24。
1乘法计数原理法
师:分步乘法原理是指如果完成一件事需要n个步骤,第1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第2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请问从a1,a2,a3,…,an中取出m个的排列数是多少?
生:是Pmn=n(n-1)(n-2)…(n-m+1)。
师:那你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公式是怎么得来的。
生:总共有m个位置,先画m个方格,第一个方格有n种选择,第二个方格有n-1种选择,一直到最后有n-m+1种选择,将所有的选择法相乘得到Pmn=n(n-1)(n-2)…(n-m+1)。
师:为什么最后一个方格是n-m+1种?
生: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找规律可以得到。
师:我们用分步乘法原理计算,总共可分为m个步骤,然后将它们相乘即可。我们也可将Pmn写成阶乘的形式,即Pmn=n!(n-m)!,一个正整数的阶乘是指所有小于及等于该数的正整数的积,自然数n的阶乘写作n!。规定0!=1。
(教师板书推导排列数公式。)
师:观察排列数的公式,大家发现m与n之间有什么大小关系呢?
生:n大于m,因为我们是从n个中选出m个。
师:那可以等于吗?
生:可以。
师:因此n大于或等于m,且为正整数。当m=n时,Pmn=Pnn,此时,n-m+1=1,则Pnn=n(n-1)×(n-2)…×3×2×1=n!,这种排列我们就称为全排列,我们把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n个元素的一个全排列。
2热尔松证明法
师:刚刚同学们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方法证明了排列数公式,这也是教科书中的证明方法。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历史上还有哪些证明方法。早在14世纪,法国数学家本·热尔松在其代表作《数之书》中也证明了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n!。为了证明排列数公式,他分别用了3个命题来说明。
本·热尔松首先证明第一个命题:如果n个不同元素的排列数为某个固定的数,那么n+1个不同元素的排列数为该数与n+1的乘积。我们用现代的数学语言表述为:n个不同元素的排列数,即Pnn;n+1个不同元素的排列数,即Pn+1n+1,原命题就等价于证明Pn+1n+1=(n+1)Pnn,请同学自己动手证明一下。
生:画n+1个小方框,第n+1个元素可以放在n+1个小方框中的任何一个当中,剩下的n个元素有Pnn种排法,所以是(n+1)Pnn。
师:这位同学求n+1个元素的全排列是分2步完成的。第一步,先将第n+1个元素在n+1个位置中挑选一个排好,第二步,剩下的n个元素全排列,运用分步乘法原理可证明上述公式。
师:数学家本·热尔松是这么证明的。设n个元素为a,b,c,d,…,它们的排列数为t。在n个元素的每一种排列前插入第n+1个元素f,可得t种新的排列f,a,b,c,d,…;如果说最开始n个元素是f,b,c,d,…,插入第n+1个元素a,也可得n种新的排列a,f,b,c,d,…,即交换f与a的位置,同理,f可与b,c,d,…交换,因此n+1个元素的排列数为(n+1)t。即全排列的公式得以证明。显然,同學们的证明方法比数学家本·热尔松的证明方法更简洁。
师:通过上述推理,是否有同学可以证明全排列公式呢?
生:用累乘法证明,Pn+1n+1=(n+1)Pnn,则Pnn=nPn-1n-1,…,P22=2P11=2×1,将所有等式两边的左边相乘等于等式右边相乘,约掉相同的项就可以得到全排列数公式。
师:很好。累乘法在这里也可以直接运用等式的迭代,Pnn=nPn-1n-1,则Pn-1n-1=(n-1)Pn-2n-2,即Pnn=n(n-1)Pn-2n-2,以此类推,若一直迭代下去,就会得到全排列数公式。
师:类似地,数学家本·热尔松又证明了以下两个命题:n个不同元素中一次取2个的排列数为n与n-1的乘积;如果n个不同元素中一次取r(r 师:这个公式的推导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探讨研究。那么根据递推公式Pr+1n=(n-r)Prn,类似于上面我们证明全排列公式的步骤,我们运用迭代法或者累乘法可推导得出排列数的公式Pmn=n(n-1)(n-2)…(n-m+1)。 3归纳法 师:国内教科书大多是运用分步乘法原理,那么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西方早期教科书中,主要流行3种证明方法:一是乘法计数原理法,二是热尔松证明法,三是归纳法。 师:从n个物体中取r个的排列数我们记为Prn,已知n个元素取一个,有n种选择,即P1n=n;对于n个物体,一次性选2个的排列数等于一次性选1个的排列数乘以剩下的数,即P2n=(n-1)P1n=n(n-1);一次性选3个的排列数等于一次性选2个的排列数乘以剩下的数,即P3n=(n-2)P2n=n(n-1)(n-2);同理,可推出Prn=n(n-1)(n-2)…(n-r+1),以此类推,可得到排列数公式。 生:感觉最后一种方法的证明思路和热尔松证明法差不多。 师:是的,两种方法都运用了迭代法(累乘法),区别在于热尔松递推关系的推导主要是等价转化的思想,而早期教科书主要是归纳的思想,现行教科书是有顺序地运用分步乘法进行计算。 师:学完排列数公式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公理的排列数究竟是多少种呢? 生:P1010=10×9×…3×2×1=3628800种。 (四)知识巩固 教师在PPT中依次出示与排列相关的3道例题。 例1 计算:P410。 例2 求证:Pmn+mPm-1n=Pmn+1。 例3 全班35名同学两两互发一条微信,共发了多少条微信? 例1求解具体数字的排列数,强调运用分步计数原理来计算排列数的方法;例2通过证明等式成立,让学生加强对排列数公式的运用能力;例3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排列的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课堂小结 教师介绍排列内容的历史演进历程,由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做总结:(1)知识层面:理解排列的概念,掌握排列数公式的3种证明方法;(2)思想层面:感悟从特殊到一般和归纳递推的数学思想方法;(3)情感层面:学生想出与古人类似的证明排列数的方法,且更方便快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四、学生反馈 课后,笔者对两个班级79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并和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 (一)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接受程度较高,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是非常喜欢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排列知识的掌握程度,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3道填空题和1道简答题。 1写出从a,b,c,d,e 5个元素中任意取2个元素的所有排列为 。 210名同学排成一排照相,总共有 种不同的排列方式。 3有5本不同的书,要分别包上包书纸,现有花色不同的包书纸6张,每张包书纸只能包一本书,共有 种不同的包法。
4请你写出排列数的公式以及推导过程。
上述4道题的正确率分别为962,937,924和823。其中第1题有3名学生将排列写成了组合;第2题有5名学生未能给出正确的答案,1位空白,1位写了“不会做”,3位给出了排列数公式正确,但结果错误;第3题有2名学生列出了排列数的公式,但未给出计算结果,有3名学生排列数正确,但是排列数公式用错,还有2名学生计算错误;第4题所有的学生都作答了此题,其中有12名学生未给出推导过程,2名学生推导过程错误。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掌握了排列数公式及其推导。另外,值得惊喜的是,有2名学生运用了热尔松证明法证明。
对于问题“提及‘排列你会想到什么?”,学生主要有下列回答:(1)有关的数学史,如数学家名字等;(2)排列知识,如全排列、树状图等;(3)数学方法,如枚举法、归纳法等;(4)与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如生物遗传、同分异构体等。
对于问题“这节课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主要有下列回答:(1)公式的推导,学生认为学习不同的推导方法,创新了他们的解题思路;(2)与数学史相关内容,特别是排列内容的历史演进历程让学生印象深刻;(3)课堂内容,如排列数公式等;(4)其他,如教学方式、授课形式等。
(二)学生访谈结果
从学生访谈中,笔者发现与上述调查问卷的情况基本吻合,学生对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持有积极的态度。在高考的背景下,学生希望能在掌握课堂知识的情况下,了解数学史让课堂不再枯燥,激发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喜欢能使数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的史料,如一些巧妙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五、结语
借鉴数学史可以更深切地体验历史上数学家的智慧,从史料中获得灵感,并融入教学设计中开发新的课例。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排列数公式的推导方法,对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表示认可,对于排列数的3种证明方法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排列数公式的3种证明方法:一是运用教科书中的乘法计数原理,在分步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排列有序性的理解;二是热尔松证明法,运用递推、等价转化的思想先对全排列公式进行详细的证明,再通过类比得到排列数公式;三是早期教科书中的归纳法,与热尔松证明法思路类似,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算对象,合理地选择运算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与逻辑推理能力。
本节课引入运用公理排列数的例子,以及学生对改编的字母编排问题的积极讨论,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探究之乐。教师对排列数公式的推导方法层层递进式地讲解,让证明的过程更清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展现数学的方法之美,也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公式的證明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体现德育之效的价值。最后,课堂上呈现的排列概念的历史演进过程,让学生感受知识的源与流,看到不同时期的数学家在排列数公式上的贡献,从而感受数学的文化之魅。
参考文献:
[1]胡海霞,汪晓勤.影响高中生组合推理的因素[J].数学教育学报,2009(6):26-29.
[2]KATZ V J.Using history to teach mathematics: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M].Washington: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2000.
[3]汪晓勤,韩祥临.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卡兹.数学史通论[M].李文林,邹建成,胥鸣伟,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WENTWORTH G A.Elements of algebra[M].Boston:Ginn & Heath,1881.
[6]BALL W W R.Elementary algebra[M].Cambridge:The University Press,1897.
[7]FISHER G E,SCHWATT I J.Elements of algebra[M].New York:Macmillan,1899.
(责任编辑:陆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