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院校“五位一体”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0-07-04张红玲
张红玲
摘要: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之两翼,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过程中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促进政府、学校、社会、家庭与个人等多方力量联合,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五位一体”;路径
《周易》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道出了人文的重要性。曾经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的杨叔子先生多年前就大力倡导、积极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并提出了“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的口号。但是,当今大学生人文知识匮乏、人文关怀意识淡薄、人文精神缺失等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就是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得到普遍重视。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指出:“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物质生活更加丰裕的同时,也使人们陷入了物质主义的泥淖。对物质财富的强烈追逐极大地弱化了人们在精神上的追求,大学生道德滑坡、价值观错位和精神空虚等现象普遍存在。加強人文素质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也是当今时代稳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
由于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一直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综合的功利导向过重问题,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存在专业有余、通识不足,技能有余、人文不足,功利有余、激情不足等问题,这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符合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要求,又有助于推动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对深化教学改革也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所说的“和谐发展的人”,是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升华人格,提高审美情趣,激发自我意识,唤起生命价值感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从整体上看,近几年高职院校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一定成绩,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在对待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上,还缺乏深刻认识和长远眼光,不能从战略高度思考和定位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少数院校的领导甚至认为人文学科教育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无足轻重,并非人才必备要素。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部分院校领导层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严重不足,落实更是无从谈起。
(二)人文课程开设少。高职院校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开设的人文课程数量及课时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拓展学生人文视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需求。
(三)师资力量待改善。在师资方面,一是人文学科的专职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二是教师队伍整体上人文文化底蕴不足,综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是育人之本,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很难完成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任务。
(四)学生认识有偏差。功利的学习思想使有些学生认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会占用专业课程的学时,影响专业学习;肤浅、片面的认知使有些学生认为人文素养不能带来实际效益,很“不实用”;再加上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考核现在仍然集中于考试成绩,对人文素质考核的缺失大大降低了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虽然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是由主客观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作为教育的主体,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使其难辞其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高职院校还需转变思想,采取措施,联合各方力量,努力开辟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天地。
三、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除了学校自身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外,还需要来自政府、社会、家庭等的支持配合及个人的自觉主动。
(一)政府——明确要求,做好引领者
高职教育目前已经占领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辉煌成就离不开政府这么多年来的保驾护航。各级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出台诸多政策,对高职教育进行宣传引导和鼓励支持,不仅在宏观上给高职教育指明了前进道路和发展方向,而且在微观上明确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路径。在习近平总书记多个场合的重要讲话中,以及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诸多文件中,都涉及到“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培养什么人”上,指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这既明确了学校教育的使命,又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所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以此为根本遵循,在搞好专业教育的同时,抓好人文素质教育,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学校——全面落实,做好实施者
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落实国家人才培养要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学校要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并内化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1.转变职业教育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通识的思想普遍存在,导致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强调更多的停留在口頭上。所以,高职院校自上而下从管理层到教师和辅导员,要转变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专业技能是有用之用,人文素养是无用之用,乃为大用的真谛,将职业教育之魂的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之本的专业技能训练有机融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2.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专业课轻基础课,重必修课轻选修课,前者课时多,后者课时少。高职学生文化基础本就薄弱,可通过优化课程体系,适当增加人文学科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提高人文学科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为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3.强化课内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形式,它可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途径。“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高职院校可通过强化课内实训,创新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方式,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其潜能,陶冶其情操,锤炼其意志,丰富其阅历,不断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4.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强教必先强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学识修养、治学态度和言谈举止等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影响力和精神辐射作用。所以,提高教师人文素养,除了教师自身自觉提高思想认识并身体力行外,学校还要加强师资培训,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人文社科方面的讲座,或者开设教师人文素养专题网站,将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及教育名家名作等上传至网络,为教师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另外,也可通过建立教师学习激励机制、改革考核评价制度等,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5.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环境育人,是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是滋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肥沃土壤,在净化思想,启迪心智,规范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课堂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因此,高职院校首先在教学和管理等方面要突出人文性,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给予每一位学生以充分的人格尊重和人文关怀,贯彻落实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次,将学校办学历史、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所处的地域文化特色、高职教育价值取向等融合,形成具有人文内涵的特色校园文化。此外,也可通过校园人文景观、图书馆、讲座、社团活动、文体活动、校园网络课堂、专题网站等形式和途径,使学生从多方面感受和体验人文滋养。
6.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1)学校通过制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规章制度,将人文素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部门年度目标考核;(2)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督导评价以及师德师风等考核方式,对教师自身人文素质及其在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3)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和辅导员评价、实习单位评价等,建立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内部与外部、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道德品质、责任意识、担当精神、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纳入评优评先考核范围,或者作为独立的考核评价内容,体现考核的全面性、针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三)社会——积极参与,做好助力者
社会力量具有广泛性,涵盖政府、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改革的必由之路,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1.社会用人标准、价值取向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起着很大的导向作用,这可促使高职院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进而完善学生素质结构,实现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2.社会各方资源可以为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服务,比如利用当地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等公共社会教育资源和平台,丰富学生人文知识,重塑学生心灵,提升学生境界等,这在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全方位实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可通过与儿童福利院、养老院、公益慈善组织等建立稳定关系,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等提供机会,或者通过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深化校企、校局合作,为学生校外实习搭建平台等,在协作育人过程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层面。
(四)家庭——全力配合,做好协作者
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从小娇惯、溺爱,物质条件的丰裕和文化环境的开放自由,致使他们吃苦耐劳精神不足,人文关怀意识缺乏,价值观念错位,责任心和使命感淡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缺失等。为了培养品行端正、人格健全、敢于担当、胸怀大志的栋梁之才,家长必须全力支持、配合学校教育,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所以,作为学生家长,一定要转变“唯分数、唯文凭、唯就业”的思想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正确的方法教育引导孩子,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孩子,教会孩子学习关爱、懂得感恩、尊重他人、敢于担当。平时积极与学校沟通联络,主动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以便加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作为教育的主体,高职院校可利用网络建立家长QQ群、微信群、定期电话家访、设立网络论坛等方式,在家校之间架起一座金色桥梁,一方面及时与家长互通信息,共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另一方面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传递新的教育理念,或者邀请家长参与学校重大活动等,密切家校合作,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确保人文素质教育取得成效。
(五)个人——自觉主动,做好学习者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发挥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動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因此,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首先要调动学生自身的自觉性。1.启发学生思考提升人文素养的意义。通过介绍历史或现实成功人士的魅力所在使学生明白人文素养不仅在提升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自我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会影响到思维的广度与深度。2.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志向。阳明先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壅灌溉,劳苦无成矣”。因此,只要学习目标明确,动力就会源源不断。3.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人文社科知识具有综合性、广泛性,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最后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方能获益良多。
为了避免成为只有技能、没有品德,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只讲物质享受、不懂精神追求的“空心人”或“单向度的人”,高职院校学生在大学这个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一定要树立全面的、终身的学习观,充分认识到学习人文知识、提升人文能力、涵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以人文育品德、促发展、提境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努力。
总之,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但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欠缺这一现状并非一日形成,也非单一因素造成,因此,寄望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或单靠学校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是很不现实的。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凝聚力量,开创协同育人的新局面,即政府积极引导,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密切配合,最终形成合力,那么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才能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桂署钦.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3]董文良.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J].文学教育(上),2015,(12):108-109.
[4]洪岩,李锦萍.关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科版), 2019,(4):83-85.
[5]梁慈.关于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教育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9,(19): 216-217.
[责任编辑:盛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