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研究

2020-07-04郑权李朝福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社区体育共享高校体育

郑权 李朝福

摘  要:实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资源共享,既能解决社区体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又能使高校体育资源达到利用的最大化,有助于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本文通过对我国《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和《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的数据进行分析,对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进行研究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  社区体育  共享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5(a)-0180-02

Abstract: Realizing the resource sharing of college sports and community sports can not only sol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sports resources in the community, but also maximize the use of sports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help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 China,at the same time, promot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in 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ata of China's "Sixth National Stadium Census Data Bulletin" and "China Mass Sports Development Report" 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sharing of sports resources between colleges and communiti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ommunity sport; Sharing

隨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全民健身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而锻炼是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最有效的途径,在这种形式下社区简单的体育设施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锻炼的需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中提到: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途径就是实现资源共建与资源共享,高校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是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1  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

通过《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了解到,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体育场地总数达到169.46万个,但是人均场地面积仅仅只有1.46m2。而在2018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又发布了《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报告中显示,我国体育场地数量已经达到195.7万个,然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也只达到1.66m2,相较于2013年底仅增长了0.2m2,虽然增长趋势可观,但人均场地面积仍然不足。而在这其中教育系统场馆数量居多,社区较少,造成了场馆分布不均,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锻炼的积极性,阻碍了社区体育的发展。

1.2 社区体育锻炼项目单一

据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数据显示,人们参与体育锻炼最多的项目主要是“健身走”和“跑步”,总占比为67%,因为这些锻炼项目对场地和技术要求简单,所以人群分布广泛,其次为球类,而近几年参与广场舞的人群数量也在增加。在参与形式上,人们自发性参与锻炼的人群占48.5%,自己单独练习的人数占16.6%。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的锻炼项目比较单一,主要原因是,体育设施过于简单,群体活动较少,大多数人都是自发性的进行体育锻炼,缺少统一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1.3 社区缺少相关规章制度的制约

当前我国社区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对制度的建设显得相当薄弱,主要表现为:第一,场地设施使用制度缺乏,容易造成场地设施使用不当;第二,没有完整的组织制度,导致无法对社区体育锻炼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督。因此可以看出,制度的制定对社区体育起到引领和规范的作用,而我国因为社区体育制度的发展,使社区体育锻炼现象变得无组织、无纪律,严重制约了社区体育的发展。

2  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分析

2.1 高校可以为社区提供完善的体育设施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院校的资金投入也在增大,使得各大高校在场地设施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可见,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是较为完善的。但是作为教育部门,学校设施主要针对学生教学使用,大大降低了场馆的利用率。实施资源共享,既可以解决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又能够提高场馆的利用率,而且场馆外租还能够达到盈利的目的,增加学校经费收入。

2.2 高校可以为社区提供社会指导管理人才

高校配有优秀的体育人才,特别是现在很多学校都设有体育专业,人力资源充足,能够很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技术指导,为居民组织开展相关的体育活动。而且学校在为社区提供体育人才的同时也使学生有社会实践的机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现在我国就业率越来越低,人才资源共享成功解决了一部分高校大学生工作实习问题。

2.3 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战略的实施

全民健身运动作为国家战略进行实施,这是推动我国成为体育强国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社区体育发展各种条件资源缺乏问题,严重阻碍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实施,而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能把不同层次的人群融合到一起,学校可以通过宣传健身理念,锻炼方法等手段,使人们养成良好的锻炼意识和习惯,以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快速发展。

3  实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对策

3.1 提高政府的宣传力度

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使学校场馆对外开放,同时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转变双方观念,一方面,让学校提高对体育资源共享的认识,另一方面,提高居民素质,使其能够文明体育设施,遵守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共同创造良好的锻炼氛围。

3.2 高校与社区联合成立社区体育管理部门

设立专门的“高校—社区”体育管理有关部门,他的主要职责是与社区锻炼者进行直接对接,并对其进行监管,负责场馆的租赁使用,以及社區指导员和教练员的课程安排和工资的发放。这样社区居民租赁场地、锻炼上课或者处理问题,可以直接到有关部门办理手续,使资源共享模式走向正规化。

3.3 高校针对社区健身者制定场馆使用制度

学校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场馆使用制度,以确保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能够和谐发展。首先政府要介入,通过与“高校—社区”体育管理部门的协商,建立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的承担,并签订相关协议,然后制定相对应的开放办法。

3.4 高校建立体育资源共享平台

高校与社区联合建立“高校—社区”体育资源共享平台,每天在网站普及体育健身知识,也可在网上发布场馆与教练员的信息,居民可通过网站进行场地和教练员预约及网上缴费等,社区居民也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平时锻炼的内容信息,或者社区组织活动的一些信息,高校大学生可以通过平台报名参加,通过联谊的方式互相带动,营造更好的锻炼气氛。

4  结语

实现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是多方面的,政府及高校必须要以实现全民健身为目标,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为目的,为人们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高校积极配合向社区开放场馆,配置高水平专业的体育人才,弥补社区资源劣势,而社区居民要遵守学校相关规定,爱护场地设施,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达到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健.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研究[J].体育世界,2018(8):52-54.

[2] 李朝福,马红梅.高校体育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7):209,211.

[3] 杨东明,李朝福.区域性高校体育教育资源共享研究[J].亚太教育,2015(13):215-216.

猜你喜欢

社区体育共享高校体育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