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行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2020-07-04胡文武王敬红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模块化可行性高校

胡文武 王敬红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行模块式教学模式优势主要表现为满足现代体育教学需要;建立情境式教学场景,营造积极向上的學习氛围;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总结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行模块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资源、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提升学生身心健康。

关键词:高校  公共体育课程  模块化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5(a)-0130-02

Abstract: Using the literature metho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ubl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curriculum implements the modular teaching mode advantage mainly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set up situation teaching scene, create a positive learning atmosphere, students good character and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ummed up the publ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curriculum implements the modular teaching mode can make full use of sports teaching resources,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and improv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ular; Feasible

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为了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将“模块化”教学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合理地划分为多个模块,学生在多个模块中学习体育运动的方法和技巧,最终使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提升身心健康。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方法,阐述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行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并分析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行模块化教学可行性,以期为今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行模块化教学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1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行模块式教学模式优势

1.1 满足现代体育教学需要

为了满员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要,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模块式教学模式其自身优势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了落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侧重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方法和技能,这种模块化教学是建立在体育理论和学生的认知态度基础上,使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积极性。另外,学生的选择余地较大,从单一的选择变成了多种选择,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符合《体育与健康》的目标要求,从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提升。

1.2 建立情境式教学场景,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体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安排者,其对模块化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安排,决定了整堂体育教学的质量。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因教学内容而发生改变,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巧妙安排教学内容,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互相帮助,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这种健康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1.3 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

模块化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其以现场为主要教学地点,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后,传授学生练习体育运动的方法和技巧,将学生实实在在看作有血有肉的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向体育教师请教,体育教师给予解决。但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体育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如何做,并不参与其中,这样学生会突破心理的障碍,从而克服困难。在艰难地克服心理情绪时,无形中会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

1.4 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

体育教师是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执行者,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从学生身心特点、教学内容、场地器材及客观环境等因素出发,合理安排模块化教学模式,这也从侧面检验了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倘若体育教师对模块化教学模式安排的科学、合理,那么,学生就会认真地听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整个体育课堂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模块化教学模式安排的不合理,就会挫伤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影响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所以,在设置模块化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综合素质较差的体育教师,经过模块化教学模式的锻炼,能够进一步了解模块化教学的优势,并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这对于体育教师来讲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行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2.1 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资源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涉及到多个方面: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健全、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教学模式的应用等。通常来说,大多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效率和质量不高,其主要是与自身体育教学资源短缺及实际面临的条件相关,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原因。比如:一些高校体育教师资源不足、一些高校体育教学资源不完善、一些高校体育公共课程安排不合理、一些高校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意识不足等。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改善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资源,在对模块化教学安排和设置过程中,将高校的各个优点和缺点考虑进去,从而设置出一套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内容的教学模式,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激发学生自主参与锻炼的意识。

2.2 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两者的关系不能混淆。目前,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一些体育教师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将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师生之间没有联系,体育教师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这样学生在课上来不及思考和消化教学内容,只能被动地跟着体育教师的思路走,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久而久之,对体育课程产生了厌倦的心理。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改变了上述师生不积极互动的结果,在模块化教学期间,体育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多个模块,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模块内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只需要对模块内的知识内容进行掌握和了解即可,在完成一个模块教学后,体育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提问,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模块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以使学生完全掌握模块化的教学内容。

2.3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

一些大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仍然停留在体育教师授课,学生听课,学生按照体育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和要领,就达到了体育教学目的,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时,产生极其负面的情绪,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情绪并不高。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然而,在各高校公共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学生依然对体育课程并不感兴趣。模块化教学模式恰好弥补了教学目标没有实现的缺陷,横纵向的模块是围绕教学目标而设置,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致力于提高学生自主锻炼能力,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2.4 提升学生身心健康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全身健身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最重要的目标。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多种类型的社交软件层出不穷,品种多样的电子竞技游戏涌出,学生大部分时间沉溺在电子游戏中,极少将时间花费在体育运动中,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了高校公共体育课急需解决的问题。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在以体育教学内容为基础的模块下,发挥模块化的优势,传授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最终提升学生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胡文武,叶燎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行“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1):71-72.

[2] 趙岳峰.基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体育模块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浙江体育科学,2014,36(1):49-53.

[3] 罗华平.谈模块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2,2(9):47,49.

[4] 郑丽梅.新时期高校体育课模块化组合教学模式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7):121-122.

猜你喜欢

模块化可行性高校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JGJ/T 435—2018施工现场模块化设施技术标准
大众MEB电动车模块化平台
模块化微流控系统与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