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艺术体操课的调查与分析

2020-07-04孙万莉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艺术体操高职院校现状

摘  要:艺术体操作为一项在音乐伴奏下,通过徒手或者手持轻器械,以自然性及韵律性为基础的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新颖的运动项目,有助于塑造形体、培养气质,深受高职院校学生特别是女学生的喜爱。新时期需加大对在职艺术体操教师的职后培训,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艺术体操的学习提升个人的气质,塑造良好的形体,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艺术体操课的教学现状,并提出一系列优化策略,以期激发学生艺术体操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艺术体操课程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  艺术体操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5(a)-0128-02

Abstract: Rhythmic gymnastics, as a kind of sports based on naturalness and rhythmic, is a new kind of sports, which helps to shape the body and cultivate the temperament. It is loved by the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specially the femal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post job training for the in-service rhythmic gymnastics teachers, enhance the 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innovation, improve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nhance the personal temperament through the study of rhythmic gymnastics, shape a good body, and realiz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body, beauty and labo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rhythmic gymnastics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learning of rhythmic gymnastics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rhythmic gymnastics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hythmic gymnastics; Status quo; Strategy

1  高職院校艺术体操课的现状分析

1.1 因材施教体现不足

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统一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可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而应该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针对艺术体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尽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然而,目前教师在艺术体操教学过程中,大都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难以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

1.2 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目前,高职院校纷纷开展艺术体操课程,不过,就艺术体操教学现状而言,教学效果让人堪忧。学生自身尚未形成健康的运动理念,对于艺术体操的学习热情不高,致使艺术体操不能在学生之间广泛传播。

1.3 艺术体操教师亟待提升专业素质

高职院校艺术体操教师就职后接受业务深造的机会很少,使得艺术体操教师的创新意识不足,跟不上艺术体操快速发展的脚步,影响了艺术体操教学的顺利实施。

1.4 教学方式和内容较为单一

就高职院校开设的艺术体操课程而言,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方面只是针对一些技术动作进行讲解,课程内容过于单一,致使很多学生感觉课程枯燥乏味,直接影响高职院校艺术体操的教学效果。

1.5 认识存在偏差

高职院校艺术体操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与人才培养要求不符,艺术体操教育注重学生掌握实用技能,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教师和学生对艺术体操的认识不足,教学及学习态度不够积极。教师及学生把艺术体操归为竞技体育项目,要求的技术较高,学习较为困难,认为高职院校不宜开设艺术体操课程,致使高职院校艺术体操课程遇到一定的阻力。

2  高职院校艺术体操课的优化策略

2.1 加大宣传力度

相對于其他运动项目而言,学生对艺术体操的了解程度还相对有限,因此,各高职院校应积极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对艺术体操更好地了解,意识到艺术体操的运价值。在实际宣传开展过程中,可利用奥运会获亚运会选手的现场录像资料,促使学生认识到艺术体操对塑造健美形体的作用,切实提高宣传工作的有效性。

2.2 做好艺术体操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艺术体操的教学效果,应做好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对应的科学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艺术体操教学内容,设计出科学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艺术体操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需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不断融合新颖的元素,及时做好教学反馈工作,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2.3 重视动作示范的准确性

艺术体操技术动作比较复杂,需要各肢体关节进行良好的协调配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困难,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对技术动作进行正确的示范,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学生很难正确理解并快速掌握这些动作。如果教师采用讲解与示范结合的方法,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既了解技术动作的具体过程,又理解每一个动作的幅度,从而增加技术的规范性。因此,在高职院校艺术体操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准确示范来加深学生对技术要领的理解,教师在技术示范的时候,需确保示范的准确性与优美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模仿与记忆。教师示范时可以使用镜面教学法,有利于学生通过镜子把自己的动作和教师示范动作对比,从中发现动作中不规范的地方。对于一些技术较为复杂的动作,教师可采用正面多角度示范,确保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纠正不规范的动作,强化正确动作,确保学生动作技术的规范性。

2.4 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影响力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他们属于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艺术体操若想顺利在高职院校中得以开展,需要借助高职学生自身的影响力,参与艺术体操的学生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周围同学,让更多的同学进一步了解艺术体操项目,从而引起学生对艺术体操关注,进而让学生对该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还应积极成立艺术体操俱乐部或社团等组织,定期开展艺术体操比赛,促使学生广泛的交流与沟通,借助学生的影响力,从而达到口口相传的目的,进一步拓展艺术体操在学生中的影响,最终为高职院校设置艺术体操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3  结语

对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而言,艺术体操是教学体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各高职院校在开展艺术体操教学的过程中,应从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挖掘艺术体操的价值,让其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各高职院校在开展艺术体操教学的过程中,需积极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艺术体操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 孙万莉.如何在职业院校搞好艺术体操课[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205-206.

[2] 朱艳.高校艺术体操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4):102,106.

[3] 李翔.艺术体操在高职女学生体育课中的价值研究[J].运动,2018(4):132-133.

猜你喜欢

艺术体操高职院校现状
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
高校开展艺术体操选修课的价值
优雅背后的艰辛
从2013年版艺术体操规则分析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动向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