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纳承诺疗法应用于听障职高生缺乏自我认同感的个案辅导

2020-07-04苟锦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个案辅导

苟锦涛

〔摘要〕雯雯(化名)是一个听障生,从普高转学到职高,面对角色的转变,她对自己职高生的身份缺乏认同感,开始否定自我,出现负面情绪,学习动机下降,逃避人际交往。咨询师采用第三代认知疗法——接纳承诺疗法,引导雯雯学会管理情绪,专注当下,接纳现实,澄清自身价值目标,朝着价值承诺行动,效果显著。

〔关键词〕自我认同感;接纳承诺疗法;个案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8-0066-03

一、个案概况

(一)基本信息

雯雯(化名),女,16 岁,职业高中一年级学生,住校生,成绩中上;性格内向,文静、敏感,对人很有礼貌;体态正常,有听力障碍,未患重大疾病,父母双方家族均无精神病史。

(二)成长经历

雯雯的家庭为再组家庭(爸爸是二婚), 家中有一个健听的妹妹,父亲为公司职员,经常出差。雯雯有听力障碍,影响了与父母的有效沟通;在生活上,父母给予雯雯全方位的关心,并希望她能考上大学本科。

(三)个人陈述

高一时从湖州一所特殊学校转到杭州文汇学校读普高,目的是考大学。经过一学期的学习,雯雯发现自己跟不上普高的学习节奏,于是在第二学期转到职高烹饪专业就读。雯雯内心始终无法接受自己读职高的现实,认为毫无价值,因此常情绪失控,逃避学习与人际交往。

二、评估与分析

(一)量表评估

抑郁自评量表(SDS)65分,中度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AS)61.5分,中度焦虑;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结果显示自我评价较低;认知融合问卷(CFQ-F)得分为33分,评估认知融合程度为中度水平;接纳与行动问卷(AAQ-II)得分为24分, 评估经验性回避水平较高。

(二)个案概念化

来访者由普高生转为职高生,身份的变化造成她自我认同感缺失,逃避学习和人际交往,同时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甚至失控,伴随入睡困难等问题。本案例的辅导重点是帮助来访者缓解不良情绪,澄清自身价值,增强自我认同感,能正常上学。

三、辅导过程

(一)辅导方法

雯雯的心理空间不够灵活,逃避是心理僵化的表现,而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融合了东方哲学的内涵,创造性地借鉴辩证法、灵性、关系及正念等观念,通过灵活多样的治疗技术,提高个体心理的灵活性[1-2]。ACT分别从“接纳”“认知解离”“以己为景”“关注当下”“明确价值”“承诺行为”六个方面帮助个体朝着自己的价值方向前进,当个体愿意行动起来,愿意为了自己认为重要的方向去努力的时候,ACT 的目标就达到了。接纳承诺疗法的治疗模型包括操作、练习、故事、隐喻等治疗手段[3]。针对雯雯的问题,心理老师主要采用接纳承诺疗法对她展开心理辅导。

(二)辅导目标

雯雯提出想通过心理辅导帮助自己稳定情绪,变回乐观的自己。最终经双方共同商定,确定了短期咨询目标:(1)减少不良情绪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2)澄清价值观,看到自己的优势,树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3)把承诺落实到行动上,带着情绪向更高的目标出发。长期目标: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认同感,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

(三)辅导过程

第一次辅导:收集资料,建立关系,介绍 ACT,确定辅导目标。

第一次来到心理咨询室,雯雯神态疲倦,主动与心理老师的谈话意愿不强烈,心理老师以接纳、开放与好奇的态度,给予雯雯足够的尊重与恰当的鼓励, 让雯雯感受到温暖、 开放、平等与真诚。雯雯慢慢打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心理困扰,与心理老师建立起良好的咨访关系。

心理老师向雯雯介绍ACT的基本知识,双方商定采用ACT来帮助雯雯接纳过去的体验,进行认知解离,拉开与消极观念的距离,通过正念训练来增强自我觉察,进一步澄清价值方向,并积极采取行动追求有价值的生活。

第二次辅导:创造性无望与认知去融合。

雯雯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情绪不稳定,学习动机下降,逃避与人交往。所以,需要尽快让雯雯正视这一问题。创造性无望就是要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应对方式从长远来看对自己无用。

心理老师:你现在不与人交往,不去上课,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吗?

雯雯:一个人很安全,在人多的地方我很紧张。

心理老师:如果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觉得会有什么后果?

雯雯:退学回家,朋友远离自己。

心理老师:情况可能会更糟糕。这是你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雯雯:不是,但是我无法接受读职高,会被别人笑话。

心理老师:也就是说,你对自己现在的状态不满意,想改变这种现状,但不知如何做,是吗?

雯雯:是的。

心理老师:下面跟着我来做个游戏,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让雯雯熟悉“中国手指”游戏规则)请你尝试在不破坏这个管子的情况下把两个手指拔出来。

中国指套,也称为手指扣,是一个管状、有一些弹性的小玩具,由去了外皮的麦秆或者稻草松松地编织而成。游戏的方法:首先,左右手各伸出一个手指插进这个管子里;然后,尝试在不破坏这个管子的情况下把两个手指拔出来。心理老师想通过游戏让雯雯体会越想逃避痛苦,痛苦越是如影随形。

如何实现认知去融合?心理老师讲述了“画杨桃”的故事,引导雯雯进行认知去融合练习,拉开雯雯与自己脑海中负性想法的距离。心理老师启发雯雯,就像观察 “那颗杨桃”一样,多角度观察脑海中“我是最差的”等负性想法,跳出自己的思维圈套,去审视自己的念头。

“画杨桃”的隐喻故事:图画课上,老师拿了个杨桃给孩子们临摹,小刘画了个五角星,因为从他的角度看过去杨桃像五角星,结果却被其他同学嘲笑。老师让嘲笑他的同學坐到他的位置上仔细观察,大家才停止了嘲笑。

第三次辅导:接纳当下,以己为景。

雯雯逃避学习和人际交往,沉迷于网络小说。看小说能帮助雯雯暂时忘却烦恼,摆脱心理困扰,但长此以往,会使雯雯丧失社会功能。心理老师指导雯雯进行用书本挡住视线的练习:雯雯坐在课桌上,教师用书本挡住其视线。教师提问:如果一整天都挡住视线,感觉怎样?雯雯说压抑、犯困。教师继续提问:把书本拿开,班里同学还在吗?雯雯回答还在,由此意识到没办法躲避人际交往。此阶段,心理老师引入正念训练,带领雯雯进行正念呼吸和身体扫描训练,并将其布置为每日作业,帮助雯雯加强自我觉察,建立内心联结。

第四次辅导:澄清价值观,树立人生目标。

通过三次辅导,雯雯的情绪逐渐平稳,开始尝试着与同学交往。这表明经过“创造性无望和认知解离”及“接纳”两个步骤,雯雯已经开始接受职高生的身份,学会释放和管理自己的消极情绪。班主任反映,虽然雯雯有了改变,但注意力仍不集中,学习动力不足,意志不坚定。所以,这次的辅导目标是激活雯雯自身的动力系统,使她积极地行动起来。

心理老师询问雯雯的职业兴趣,她说喜欢手工和陶艺,还给心理老师看了自己编织的手套和陶制工艺品。心理老师把雯雯爱好手工制作与职高中西点专业联系起来,激发她挖掘自身价值,鼓励她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心理老师随后讲述了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荣获美容美发项目世界冠军的杭州市拱墅职高石丹的励志故事,让雯雯认识到只要自己在专业上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发扬工匠精神,同样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五次辅导:承诺行动,带着痛苦前进。

通过上一次辅导,雯雯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发展方向,但面对原来普高同学的冷嘲热讽,雯雯又再一次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选择,甚至想提交退学申请。心理老师利用隐喻故事《爬山》让雯雯明白,当我们面对非常痛苦、非常艰难的选择时,心中要想着登上山顶遍览美景的愉快和幸福。

接下来,鼓励雯雯设计职业规划,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和老师一起讨论目标的可行性,以便更有效地执行计划。

《爬山》的隐喻故事:假设你正在攀登一座高山,盼望着到山顶欣赏壮美的风景。当你爬到半山腰的时候,碰到了一个非常陡峭的斜坡,道路狭窄,岩石密布,这时候还下起了倾盆大雨,你在路上举步维艰。这时候你的双腿又酸又累,大口喘着气,你想:“为什么这么辛苦啊,就为了看山顶的美景,没想到要受这么多罪。”这时候你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掉头回去,另一个选择是继续向上爬。你会如何选择?

第六次辅导:总结巩固,结束咨询。

最后一次辅导,雯雯向老师反馈了自己的情况,她说:“现在能很好地释放自己的情绪,通过正念训练,自己变得更关注当下,接纳自己的情绪和现状,经常觉察自己的内心。老师的鼓励让我看到自身的优势,变得更自信,能够瞄准自己的价值方向,采取一步又一步的承诺行动。”心理老师对雯雯所取得的进步表示祝贺,并鼓励雯雯继续坚持下去。

四、效果评定

(一)来访者自我评定

雯雯表示自己每天都比较开心,虽然见到以前普高的同学还会冒出自卑的想法,但会提醒自己这样想是不对的,能与同学坦然相处;每天睡觉之前坚持正念训练,睡眠质量有所提高。

(二)他人评定

班主任表示,雯雯现在上课表现积极,与班里同学相处较好,主动申请担任中西点课代表,现在正在积极备战浙江省残疾人中西点心技能大赛。父母表示,雯雯情绪稳定,会主动跟他们交流在学校的所见所闻。

(三)量表评估结果

情绪方面:SDS 56分;SAS 52分。

心理灵活性方面: CFQ-F22分;AAQ-II14分。

结果显示雯雯在 SDS、SAS、CFQ-F 和 AAQ-II 上的得分均有所下降;CFQ-F 及AAQ-II得分变化表明雯雯的 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程度下降,心理灵活性提高。

五、分析与反思

接纳承诺疗法强调不去控制想法和情绪,而是在有想法和情绪的时候,仍然愿意带着它们去行动,朝着自己的价值方向努力[4]。它的理论模型特别适合辅导青少年的自我认识和适应性等心理问题[5],尤其是听障学生,受言语障碍的影响,思维易偏激、僵化,很难进行认知重建,心理老师引导学生带着症状学习和生活,向着有价值的方向去行动。

不足之处:首先,辅导节奏较快,对于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不够深入彻底。其次,来访者的症状与家庭环境有关,增加父母干预环节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婍,王淑娟,祝卓宏.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心理病理模型和治疗模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5):377-381.

[2]帕特丽夏·A.巴赫.接受和实现疗法理论与实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3]李凯,陈盈,胡茂荣等.一例考试焦虑高中生的接纳与承诺疗法心理咨询个案报告[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2):57-59.

[4]陈盈,胡茂荣,何厚建 等 .接纳承诺疗法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中的应用与展望[J]. 医学与哲学(B),2017,38(10): 70-73.

[5]黄明明.接纳承诺疗法[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4):44-48.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文汇学校,杭州,310000)

編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个案辅导
等太阳的狮子
孩子,你慢慢来
一个希望被妈妈打的孩子
不想读书的中职生
爱哭的男“黛玉”
请你们关心我
我真的不适合在这里读书吗?
女性主义视角下留守女童问题的个案辅导介入 模式初探
高中生涯测评系统在生涯个案辅导中的运用
自闭症儿童呕吐行为的矫正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