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基因遗传病基因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20-07-04余纯庄玉磊杨萍李红
余纯 庄玉磊 杨萍 李红
(1 广州普华优康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530)
(2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生殖中心 广东 广州 510010)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且临床上已经确诊的等位基因约有6600 多种,且每年以10 ~15 种速度递增,已经对人类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1]。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包括:红绿色盲、白化病与血友病等[2]。国内学者研究表明[3]:单基因遗传病病因相对复杂,主要是由于基因在细胞复制时发生差错,亦可由于外界因素引起的突变。临床研究表明:遗传因素作用包括主要基因、特异性基因、染色体畸变等,再加上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导致基因频率增高,影响患者健康、生活[4-5]。近年来,基因诊断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已经为早期诊断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及肿瘤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等带来曙光,且经历了间接诊断到直接最难端,从简单到复杂再回归单一,具有廉价、高通量、自动化等优势[6-7]。因此,本文采用随机病例发放进行研究,探讨探讨单基因遗传病基因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意义,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2018 年4 月治疗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100例作为对象,孕周36~42周,平均(38.31±4.56)岁。纳入标准:(1)入组者均符合单基因遗传病诊断标准,均经临床随访最终确诊;(2)符合单基因遗传病基因诊断技术适应证,患者均能耐受;(3)能遵医完成有关检查、诊断;排除标准:(1)合并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或自身免疫免疫系统疾病者;(2)精神异常、凝血功能异常或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随访最终确诊(金标准)[8];
确诊前所有患者均给予单基因遗传病基因诊断技术进行诊断鉴别。(1)目标序列捕获与测序。所有患者入院后次日空腹状态下取静脉血5ml,放置在EDTA 中,根据标准流程下提取基因组DNA,构建DNA 文库,利用高通量测序仪连续双向测序90个循环,并利用Illumina Pipeline software 完成原始序列数据的读取;(2)目标序列的分析。获得相应的数据后下机完成信息部分分析。对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测序质量评估,剔除低质量及被接头污染的reads,然后利用BWA 软件对HG19 序列进行对比。同时,目标序列分析时对序列捕获效果进行评价,并利用SOAP snp 软件与Samtools 软件完成目标序列查询,从而获得目标区域碱基多态性结果;然后将获得的结果与数据库进行对比,对可疑突变进行注释、筛选[9]。(3)基因突变序列的验证。对于发现的致病突变,对其所在的片段完成上、下游引物的设计,并完成PCR 扩增,完成产物Sanger 测序,并将获得的结果与相应基因标准序列进行对比,从而验证单基因遗传病基因诊断技术诊断结果,并将单基因遗传病基因诊断技术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结果进行比较[1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 检验,采用(±s)表示,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入组的100 例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均经随访最终确诊,所有患者确诊前均行单基因遗传病基因诊断技术,患者均得到确诊,与“金标准”诊断符合率为100.00%。单基因遗传代谢病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遗传代谢、神经系统及皮肤系统疾病,分别占:34.00%、19.00%、9.00%,见表。
表 入组患者单基因遗传病类型及构成比
3.讨论
单基因遗传病是一类疾病的统称,对人类健康损伤相对严重,且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人类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国内学者研究表明:由于单基因病变常涉及一个或几个基因突变,加强单基因遗传病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单基因遗传病诊断前应找找到致病的基因,对先证患者进行病因分析,有助指导临床治疗。本研究中,入组的100 例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均经随访最终确诊,所有患者确诊前均行单基因遗传病基因诊断技术,患者均得到确诊,与“金标准”诊断符合率为100.00%。单基因遗传代谢病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遗传代谢、神经系统及皮肤系统疾病,分别占:34.00%、19.00%、9.00%,说明将单基因遗传病基因诊断技术用于单基因遗传病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国内学者研究表明:理论是所有的单基因病最终均应检测致病基因,而经典的连锁分析与定位克隆技术最为有效、最为准确。但是,该方法对于表型不外显或外显不全,或自身产生的基因突变者难以获得较高的准确率。国外学者发明了MLPA 技术,属于是一种高通量、针对待测核酸中靶序列完成定量、定性测定,属于是一种新型的单基因检测技术,仅需要少许DNA 即可,经过变性、杂交、连接与PCR 扩增等步骤即可实现不同靶基因的检测与定量分析。同时,该方法与传统测序方法相比能对缺失、重复的外显子进行全面检测,能提高检测精度与敏感度。因此,临床上对于疑似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应加强单基因遗传病基因诊断技术测定,对于测定结果异常患者应及时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必要时指导患者终止妊娠。
综上所述,单基因遗传病基因诊断技术用于单基因遗传病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具有创伤小、风险低等特点,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