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滴左氧氟沙星致过敏反应1 例报告
2020-12-04朱成杰卞婷通讯作者
朱成杰 卞婷(通讯作者)
( 中国人民解放军94804 部队卫生队 上海 200434)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8 岁,因“咳嗽、痰稠、咽痛3 天”,于2019 年12 月16 日来门诊就诊。既往有“青霉素”、“头孢菌素”过敏史。查体:T 38.5℃,P 76 次/min,R 24 次/min,BP 126/82mmHg;神志清,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心脏听诊未闻及异常。扁桃体肿大(Ⅱ度),表面有少量脓性分泌物。胸部CT 提示:双肺肺纹理增粗;血常规示:WBC 12.3×109/L,单核细胞0.12,中性粒细胞0.76。门诊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患者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ml:0.3g)静脉滴注,30 滴/min。静滴10 分钟时,患者静脉穿刺的左手臂出现水肿、皮疹,并感觉全身瘙痒逐渐加剧,随即出现心悸、气急、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四肢无力、意识模糊。病友立即呼叫医护人员,查体:BP 72/56mmHg,心率126 次/min,律齐,心音有力,肺部听诊可闻及双肺散在湿啰音。考虑为药物过敏反应,随即停药,迅速冲去输液管道中残留液体,予地塞米松10mg+肾上腺素1mg 静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维生素C 注射液2.0g静滴,持续吸氧(5L/min),约10 分钟后患者面色恢复红润,肢端回暖,四肢肌力恢复,心悸、气急症状缓解,意识清楚,测BP 110/68mmHg,心率92 次/min。40 分钟后,上述症状消失,局部水肿、皮疹消退,测BP 124/76mmHg,心率80 次/min。后予阿奇霉素+氨溴索静滴3 天,呼吸道症状好转。
2.讨论
左氧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其可降低细菌DNA解旋酶活性,使细菌在体内无法正常合成和复制DNA,从而达到杀灭细菌、消除病因的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及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1]。静滴左氧氟沙星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低,无需皮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是基层门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近年来临床上不断出现左氧氟沙星致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例报告,主要表现为皮疹红斑、瘙痒、水肿,严重的可出现过敏性休克[2]。
抗生素相关的过敏反应可能涉及以下四种不同类型[3]:Ⅰ型反应,由IgE 介导,可能导致超敏反应;Ⅱ型反应,由抗体介导,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症;Ⅲ型反应,涉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如血管炎;以及Ⅳ型反应,由四种亚型组成,典型症状包括严重程度不同的皮疹,有或没有全身性体征和症状。
本例患者既往有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的药物过敏史,因此选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但用药10min 时出现局部过敏体征,并随即发生了全身过敏性休克症状。经及时抢救,症状很快消失。若处理稍有迟缓,患者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抗生素与其他所有的药物一样,都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临床医生应该能够准确地识别它们并给予及时恰当的急救措施[4]。
因此在临床使用左氧氟沙星过程中,应强调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全面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尤其不能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过敏者使用左氧氟沙星[2]。据该患者事后回忆,其曾于两年前静滴莫西沙星后出现相似症状,因此临床医生在问诊查体时需要特别仔细谨慎。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加强观察监护力度,以便及时发现过敏反应的发生。二是严格掌握适用范围,用药浓度、剂量不宜过大,科学配伍、合理应用,对儿童、高龄和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慎用或减量使用。为预防致病菌耐药,左氧氟沙星不再作为抗感染的首选药物[5]。三是合理选择给药途径,静脉用药较口服给药吸收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因此应尽量选用口服用药作为首选给药途径[6],如果必须静脉用药,则应降低滴注速度,以减少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四是医护人员要充分掌握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特征及抢救措施,准备好急救药品,一旦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局部水肿),须立即停药、准确处置,避免发生严重临床事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