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依恋的三峡库区移民城镇社区公共空间研究路径*
2020-07-03罗融融
罗 丹 罗融融
1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 400030
2 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重庆 400074
1 地方依恋与公共空间
“地方依恋 (place attachment)” 是指人与特定地方之间建立起的情感联系,表达了人们倾向于停留和使用某些场所,并感到安全舒适的一种心理状态[1]。研究表明,地方依恋会使居民加倍表现出对居住环境的责任和友好[2],同时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在地方的历史文化,从而产生强烈的空间归属感[3]。地方依恋概念的提出把对空间的客观分析转移到一种带有主体视角的环境体验,更加突出以人为中心[4]。
国外相关研究中,地方依恋的形成机制是热点之一: 一是认为 “地方依恋” 由 “地方依赖”和 “地方认同” 两个维度构成,前者表现的是个人对于地方在地理位置、形式功能上的依赖,是物质层面的依恋; 后者强调的则是个人或社群以地方为媒介,通过地方所拥有的价值和意义实现对自身的定义,从而在情感上认可自己与环境的从属关系,是精神维度的依恋[5-6]。二是认定人在对地方的功能性特征和情感性特征进行认知后,会形成特定的情感和行为倾向,如对某生活环境产生亲近感,继而希望该环境保留原有空间记忆以便维系已形成的联结[7-8]。
随着概念发展和研究不断深入,地方依恋被引入国内并构建了CDEEM (概念研究、描述型研究、解释型研究、评估型研究和方法论研究)研究框架[9],引发了诸多学者致力于探讨其本土化应用。“场所依恋” “场所认同” “地方感” 等概念相继出现,均是对地方依恋的解读与探讨,在看待人地关系上均出自同一视角[10-11]。总结与地方依恋相关的已有研究,可以确定其在3 方面的基本构成 (图1)。
“place attachment” 中的 “place” 被译 为“地方”,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来看,“地方” 的尺度是弹性的,包括了宏观、中观和微观[12]。从建筑学和环境科学的角度而言,此 “地方” 可以理解为供居民活动的公共空间。研究表明,高品质的公共空间除了提供必要的活动空间之外,还应满足居民安全、愉快、依附等多样的心理需求,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13]。空间要素的增减、形式的改建、位置的移动或色彩的更换都会导致空间感知的变化,进而引发地方依恋的增强或削弱。与依恋需求不符的空间改建会阻碍地方认同,相反,当环境的改变迎合了人们的心理或某些功能需求后,地方依恋则可能增强[14],例如大多数居民往往习惯于去特定的公园进行游憩活动,有些人则会对城市内某些重要的建筑或场所的改造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15]。
2 公共空间恋地研究——聚焦空间主体和感受
当前人居环境学科发展从关注形态美感和功能效率向关注空间品质和社会文化转变,注重居民地方情感需求的城市更新方式日益受到关注[16-17]。凯文·林奇[18]曾将意象性 (imageability)定义为引起观察者强烈形象感的物质环境的品质: “有助于形成可生动辨识的、结构性强的、十分有用的环境影像的那些形状、颜色或陈列”,由此可见,空间识别性将决定感知,进而影响观察者的心理。同时,高品质的公共空间能够作用于人的感知进而有效改善心理状态[19-20],该理论在针对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心理疾病患者、儿童的环境设计中已得到证实[21-22]。
近年来实证心理学对此也有诸多回应,研究发现空间能够作用与感知并影响心理和行为。大量的环境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了对感知影响最大的环境要素是绿化和水体,如果这些空间要素发生变化将会影响空间感知[23-24]。约翰·扎卡赖亚斯[25]通过虚拟场景图像技术模拟蒙特利尔历史街区的大量实景照片中人的行为活动和与行为活动有关的场景,测试人们对路径选择的偏好,验证了景观对环境行为和心理作用的真实存在。虚拟场景方法在后来的研究中也受到了广泛使用。徐磊青、康琦[26]利用眼动测试对上海街道展开研究,揭示了空间和界面特征与步行者活动的关系,这是运用生理指标技术进行空间研究的有益尝试。
国内学者也开始探索以空间感知作为切入点的人居环境建构方法,如通过改善社区环境、延续风貌、优化配套设施和保留符合居民生活习惯的空间等方式提升居民对地方的情感[27-28]。诸多学者基于使用者 “具身感知” 为线索对空间展开研究,韩君伟等[29]在心理物理方法的指导下识别了衡量街道视觉属性的指标,通过街道景观的客观属性与主观偏好评价值之间的拟合分析发现了视觉与行为偏好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关提升街道视觉体验的方法。此外,有关环境心理的研究开始围绕特定群体 (如老年人、心理疾病患者)展开[30-31],相关研究成果丰富; 有关移民城镇和移民社区的研究也开始起步。
当前中国正在进入 “移民时代”,城镇人口快速膨胀和聚集。大多数城市建成区在短时间内完成扩张、改建和重构,空间的 “地方性” 正在不同程度地丢失,“地方依恋” 难以延续和维持。移民城镇相比非移民城镇在空间失色上更加凸显,同样移民社区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活力丧失问题。顾江、李志刚[32]从移民特征出发,提出了规划应对的方法: “要从重视空间的交换价值转向重视空间的使用价值,尊重移民和本地居民对于空间的主观感受与感知规律,营造具有场所感和包容性的城市文化空间”。
3 三峡库区——典型移民城镇与移民社区
三峡库区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文化地理单元,受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积淀,以及长久以来形成的人地观念的影响,其城镇具有鲜明的特色。三峡库区是历史上典型的移民活动发生区域,特别是三峡工程实施以来,移民的安置和移民城镇的建设是库区发展的首要任务,库区共迁建城市和县城 12 座,集镇 114 座,完成移民129.64 万人。移民城镇搬迁概况见表1。
表1 三峡库区移民城镇搬迁概况
面对陌生的社区环境,移民无法找回原有的场所归属感,恋地需求得不到满足。地方依恋作为移民群体不容忽视的心理需求,其长期缺失将引发城市活力的衰减,影响库区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尽管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搬迁补偿、就业安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帮助移民群体更好地适应和融入新环境,但是对移民群体地方依恋需求的关注和研究较少。
随着三峡工程建设序幕的拉开,针对库区现代城镇体系的研究快速跟进。赵万民[33-34]历经10多年对库区城镇建设进行跟踪研究,从移民工作调查、城镇搬迁、建设模式等方面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提出了 “时间—空间—人文” 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变化驱动机制。黄勇[35-36]在跟踪研究三峡移民城镇形态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典型城镇的形态学过程,构建了三峡库区城镇在移民搬迁的驱动和山地条件的约束等社会、自然两大作用方式下的动力机制,总结了该动力机制下城镇形态扩张的类型。
尽管对于三峡地区发展更新和有关现代城镇体系及历史街区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已有成果基本是围绕空间形态展开,对移民群体的空间心理需求层面关注不足。面对陌生的环境、改变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搬迁后的移民极易造成地方认同的降低甚至地方依恋的缺失,而地方依恋的长期缺失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空间环境品质和社会归属感,阻碍了社会关系的重构,甚至导致 “移而不稳” 的情况[37-38]。相关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在当前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库区移民群体有强烈的恋地需求,在移民实践中应当充分考虑社会发展与物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39]。
4 三峡库区移民社区公共空间研究路径
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恋地空间的寻回对增强移民情感认同、提升活动体验以及完善库区人居环境建设都有着积极意义。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库区移民社区公共空间研究在需求、机制、优化策略3 个层面的研究路径 (图2)。从物质空间与主体感受结合的视角,以移民群体的 “恋地需求” 为切入点,分析三峡库区移民社区公共空间恋地机制,总结满足移民心理需求的公共空间景观特征,探寻三峡库区内在的人地互动关系,构建三峡库区城镇特色化建设的提升策略与方法。通过地方依恋理论在地域性景观研究中的在地运用,解决三峡库区成库以来移民社区的空间特色丧失和环境品质低下等问题。
图2 基于地方依恋的三峡库区移民社区公共空间研究路径
4.1 移民群体恋地需求
恋地需求的第一层内容是恋地强度。对不同群体的地方依恋程度进行分析,一方面从总体上描绘三峡库区移民社区地方依恋的现状,借由理论对现实空间问题进行相对量化的评判; 另一方面分析不同人群恋地强度的差异,由此进一步判断环境要素和社会因素对于地方依恋形成和维持的影响。目前此层面的研究亟待推进和深入。
恋地需求的另一层内容是理解人地观,这需要建立基本的分析框架。段义孚先生在 《恋地情结》 中提出的分析框架逻辑是: 从感知到态度、从价值观到世界观的步骤,通过感知、价值观入手刻画研究对象的恋地情结。
移民恋地需求的研究可能涉及很多方面,感知与价值观的判断也可以建立在很多维度之上,如身体、个人关系与空间价值观,建筑空间与意识,地方的亲切感,老人与儿童视角的空间感受,文化传承,旅游者视角等。一般的常规方法都是基于对现有空间满意度 (价值判断)的调研,但在三峡库区的调研中需要特别考虑移民群体在地理渊源、社会层次、民族特征、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族群特征。
4.2 社区空间恋地机制
“地方” 的意义可阐释为: 随着时间推移,可辨识的地标逐渐清晰,并由此形成明确路径的空间,也就是说空间的辨识性和可达性是影响地方感的重要因素,使用者必须对 “地方” 中的路径和节点完全适应和熟悉。
对移民群体而言,大量移民是从三峡沿江淹没区的老场镇搬迁而来,多年的生活经历使他们对原生空间特征非常熟悉,很多行为和活动是由原生空间提供并支持的。三峡移民新城与老旧场镇在空间结构上截然不同,虽然搬离了原有的生活环境,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特定空间要素、结构和使用方式的特征性记忆还存在,能否有效回应这种需求是延续地方感的重要因素。为移民群体提供与原生空间特征有某种关联的环境可以找回熟悉感并有效增强恋地效应,而这需要从空间和路径的辨识性出发。因此,以三峡库区移民群体原生空间为对象,探寻辨识性空间节点和路径的分布、特征、活动及其相互关系是探寻恋地机制的有效途径。同时以上述恋地机制为线索识别移民新镇公共空间中的关键恋地场所和路径也是研究中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4.3 公共空间品质提升
三峡库区移民社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建成时间较长、物质性功能衰退; 功能系统不完善、管理维护不到位,日常活动难以开展; 存在大量可达性差、环境不友好以及安全性不足导致的消极空间,社区环境亟待更新。地方依恋的公共空间研究的落脚点应放在通过改善空间与人的互动关系从而达到公共空间景观优化和活力激发的目的,因此,在恋地需求和恋地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移民新城社区居民的行为特征,从满足日常活动多样性需求的角度,提出移民新城社区景观优化策略与方法,促进移民新城环境品质的提升。
针对三峡库区移民社区的特点,恋地空间的应用研究具体可以围绕公共空间网络化连接、集约设计、社区空间微更新、社区参与等方面展开,同时通过系统化规划建设、精细化更新改造、全面参与的实施管理促进三峡库区移民社区公共空间景观的整体提升。
5 结语
“地方依恋” 的研究起源于人文地理学,但随着 “空间—心理” 关联研究的深入,以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为代表的围绕城乡空间研究的学科开始全面介入地方依恋的研究范畴,且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针对空间环境的研究正逐渐从物质主体视角转向以使用者空间感受为主体的视角,大量研究采用了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但是针对移民 “恋地需求” 的研究尚有待深入。
当前,风景园林学正处于多学科交叉的活跃时期。人文地理学、环境行为学等作为风景园林最重要的交叉支撑学科,对其科学合理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合理的借鉴和改进运用有助于拓宽风景园林学科视野,定位出新的研究增长点。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相关学科的研究将为风景园林学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和技术指导,加强其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作用。基于地方依恋视角展开的移民城镇公共空间研究既是风景园林学为满足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需要,运用学科知识解决人居环境问题的积极探索,同时也是借助学科交叉对风景园林理论知识的补充与完善,对城镇更新与转型有积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