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康复护理及预防研究

2020-07-02宋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孕产妇下肢血栓

宋芳

(临沂市兰山区半程卫生院,山东临沂 276035)

孕产妇,在待产后期需长时间卧床,如果未能加强肢体活动,则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而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来说,则指的是什么腔内血液发生不正常的凝结现象,导致管腔阻塞严重,进而导致出现静脉回流障碍, 当慢性深静脉功能慢慢失去的情况下,孕产妇全身各主干静脉都可能发病。 相关资料表明,孕产妇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且风险因素较多[1-2],例如:产后、口服避孕药、高龄、恶性肿瘤、创伤及手术等,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致死率居高不下。 目前临床治疗静脉血栓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方法,特别是低分子肝素是最为常用的治疗药物,能明显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致死率。 因此,该课题针对孕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康复护理及预防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以2018 年2 月—2019 年2 月为研究段,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一共纳入孕产妇122 例,所有孕产妇分娩前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双下肢不存在任何异常情况, 于知情条件下签字确认护理预防同意书,基本排除精神障碍及妊娠合并症的情况,进一步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其中对照组61 例,年龄跨度在22~34 岁,年龄均值为(28.6±1.1)岁;初产妇37 例、经产妇24 例。 观察组61 例中,年龄跨度在23~33 岁,年龄均值为(28.5±1.2)岁;初产妇36 例、经产妇25 例。 在基本资料上,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表有比较的意义。 此外,将存在血栓性静脉炎、近期接受皮肤移植手术及未出现坏疽、皮炎等异常情况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孕产妇给予常规护理,以妇产科常规护理流程为依据,严格执行。 观察组孕产妇则实施康复预防护理干预方法,涉及的内容如下。

(1)健康宣教干预。 相关护理工作人员在健康宣教干预过程中,需积极主动和孕产妇进行沟通、交流,及其家属沟通交流,结合孕产妇的受教育水平及家庭情况,对孕产妇及其家属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制、原因、预防护理措施等,提高孕产妇认知水平。

(2)饮食指导干预。 在饮食指导干预期间,护理人员需加强和孕产妇沟通,使孕产妇真正意义做到积极配合及主动参与, 结合孕产妇的机体素质及饮食习惯,制定个体化的饮食干预方案,指导孕产妇在分娩和分娩后食用合理健康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类因素为主,同时确保饮食满足富含维生素、低胆固醇等基本条件[3-4]。

(3)运动指导干预。 护理人员指导孕产妇于分娩后进行下肢按摩及锻炼,尤其是实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尽可能于术后6 h 内轻柔按摩其下肢肌肉,逐步开展别动或主动锻炼,例如:伸屈膝踝关节或足部屈曲、抬腿等,必要时实行相应的机械预防措施。

(4)预防指导干预。 待孕产妇麻醉消退后,护理人员提倡其尽早排空膀胱,提前停止留置导尿管进行下床活动,促进孕产妇机体血液循环的回流,同时指导孕产妇进行压力梯度弹力袜的穿戴,或者采取间歇性充气压力泵等方法,使其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速度提升, 使孕产妇产后下肢血液滞留的状态得到有效改善,进而达到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的效果。

1.3 评价指标及标准

(1)比较下肢轻度肿胀、中度肿胀、重度肿胀发生率;此外,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

(2)使用该院自制调查问卷,将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3 个等级,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为前两项满意度之和。

1.4 统计方法

该次选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选用(±s)表示,然后用t 检验;相关计数资料用[n(%)]表示,然后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下肢肿胀程度、DVT 发生率方面的比较

观察组无肿胀比重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轻度肿胀、中度肿胀、重度肿胀、DVT 发生率则均明显要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下肢肿胀程度、DVT 发生率情况比较[n(%)]

2.2 两组在孕产妇护理满意情况方面的比较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95.08%和对照组的78.69%对比显著更高,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在孕产妇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妇产科临床护理经验表明,孕产妇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颇高,且在未能及时预防护理干预的情况下, 深静脉血栓形成随着病情的进展,会更加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 同时,相关学者研究表明, 孕产妇受到妊娠期及产褥期生理变化的影响,同时在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情况下,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颇高[5-6];此外,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危重症值得发生, 还会加大急性重症栓塞发病的可能, 约超过60.00%DVT 患者可能出现急性重症肺栓塞且约超过90.00%肺动脉栓子源于DVT;肺栓塞(英文简称PE)普遍发生于产褥期,特别是剖宫产术后发生率相对较高。 所以,从高危深静脉血栓形成孕产妇的健康角度考虑,需配合性质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案。

对于DVT 这种并发症来说, 通常无特异性表现,当患者病情较轻的情况下,由于受到静脉血流回流量偏低的影响,或者受到栓塞后综合征的影响,易出现长期发病的情况或潜在性引发静脉性溃疡;重者病情演变发展迅速,存在骤发性死亡的可能性。 所以,针对DVT 高危者, 实施有效的康复预防护理干预非常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康复预防护理干预树立“以患者为本”的护理原则,注重对患者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对于孕产妇的一些错误认识, 或者其家属的一些措施认识,需及时纠正;进一步对孕产妇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进行整体评估,并对孕产妇普及相关危险因素致使,提高孕产妇对并发症的认知程度;同时,康复预防护理干预能合理指导孕产妇日常饮食,大大增加其下肢活动量及运动量,真正意义上做到与机械预防相结合, 有助于树立孕产妇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涵盖了一些常用的机械预防措施,例如:指导患者穿压力梯度弹力袜,辅助采取足底静脉泵和间歇性气囊等,能够起到较好的康复预防作用。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实施预防护理干预方案,结果表明下肢肿胀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DVT 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95.08%和对照组的78.69%对比显著更高;由此可见,康复预防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价值颇高,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此外,笔者认为,在孕产妇护理干预期间, 对于相关护理工作人员来说,需以礼貌、和蔼、尊重的态度和孕产妇及其家属沟通交流, 同时护理人员需注重自身护理能力技巧的提升,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护理当中,确保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降低护患纠纷,使孕产妇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大大提升[7]。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康复预防护理干预方法的使用价值颇高,能够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大大降低,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因此,具体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孕产妇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