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0-07-02杨波李晓峰胡沛杨生民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夹板前臂桡骨

杨波,李晓峰,胡沛,杨生民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引起桡骨远端骨折的原因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发病较多, 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所以发生概率也比其他人群发生率高[1]。 为了治疗骨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痛苦,急迫需要一种经济实惠而有效的治疗手段[2]。 该院研究用中医的手法复位来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对其产生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与总结, 以2015 年4 月—2017 年4 月为研究段,具体方案与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选取住院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122 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中共有61 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患者的年龄区间为18~74 岁,平均年龄为(48.78±4.20)岁。试验组中分别有26 例男患者,35例女患者;他们的年龄在18~71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65±6.65)岁;左侧骨折24 例,右侧骨折37 例,伸直型骨折41 例, 屈曲型骨折20 例; 轻度移位骨折25例,粉碎型骨折36 例;对照组中分别有27 例男患者,34 例女患者;年龄在23~74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90± 6.80)岁,左侧骨折28 例,右侧骨折33 例,伸直型骨折37 例,屈曲型骨折24 例;轻度移位骨折23 例,粉碎型骨折38 例;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纳入标准:(1)X 线检查显示桡骨远端骨折;(2)患者知情并同意;(3)表达、阅读能力正常;排除以下情况:患者有精神病史,合并严重的心、脑等器官疾病,或者患者的此次临床资料数据不完整。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小夹板外固定,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手臂的粗细、长度,选取合适的夹板,夹板近端处于患者前臂的上1/3,夹板远端应超过腕关节3~4 cm,将前臂悬挂于胸前,约固定5~8 周。给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在外固定夹板前,先进行中医的手法复位。 伸直型骨折复位手法如下:(1)整复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助手固定患肢上臂,前臂处于中立位,握住拇指及其他四指,先进行对嵌插类型的骨折矫正以后, 医师再进行矫正旋转及侧方移位,随后, 医师用双手拇指按压骨折远端的背侧部位,其他手指位于患者骨折近端的掌侧, 然后向上方提,于是复位骨折完成[3]。 (2)固定方法:选取小夹板固定,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手臂的粗细、长度,选取合适的夹板,夹板近端处于患者前臂的上1/3,夹板远端应超过腕关节3~4 cm,将前臂悬挂于胸前,约固定5~8 周。屈曲型骨折与伸直型骨折牵引的方法类似,但是骨折复位的方向必须相反;固定方法与伸直型骨折一致。

1.3 评估指标

1.3.1 骨折的愈合时间 每组的患者需定期行X 线片的检查,观察骨折愈合的程度,统计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

1.3.2 效果评定 依据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5](1)未愈:骨折线仍存在或者骨折部位愈合畸形,患者仍存在叩击痛、压痛,活动及功能障碍;(2)治愈:骨折线消失,对位整齐,连续性骨痴形成,无明显畸形、压痛、叩击痛,腕关节功能基本或完全恢复正常;(3)好转:骨折对位不好,有局部的轻度压痛,有轻度的愈合畸形,有关掌屈、腕背伸及前臂旋转功能受限,活动范围在45°以内。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愈合时间

结果示, 试验组的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s),d]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s),d]

组数愈合时间试验组(n=61)对照组(n=61)t 值P 值(32.87±4.35 )(38.26±5.70)6.4730.000

2.2 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的对比[n(%)]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平时骨折的1/10 所谓的桡骨远端骨折就是发生于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 以内的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群[4-5]。分为伸直型骨折与屈曲型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可以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正中神经的损伤、迟发性拇指指腱断裂、骨折处骨质不愈合等,所以,当患者发生桡骨远端骨折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关于骨折的治疗方法一般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是当今临床中首选的治疗方法。 现在中医的手法复位及夹板治疗是属于保守治疗。

该篇论文探讨了用中医的手法复位及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这种方法对患者而言,比较安全,患者及其家属愿意接受这种方法。 中医的手法复位可以使移位的骨质重新对齐,使骨折线吻合对齐,恢复人体原有的解剖位置。 同时,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手臂的粗细、长度,选取合适的夹板,夹板的位置是,近端处于患者前臂的上1/3,夹板远端应超过腕关节3~4 cm,能够很好地固定骨折部位,用绷带缠绕固定。 同时,在部分论文中也可发现这一论点即,桡骨远端骨折断端的固定需要夹板、绷带、棉共同作用。 将前臂悬挂于胸前,约固定5~8 周,定期到医院复查X 线片,此种方法可以减少患者的痛感,使骨折线愈合时间减少,减少畸形愈合或骨折不愈合发生的概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上臂功能的恢复。 此外,这种治疗手段还有一定的好处,由于,患者在发生桡骨远端骨折时,患者的骨折部位会发生肿胀,后期,根据患者手臂肿胀的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6-7]。 更加的固定骨折的断端位置,有利于骨折的快速愈合,使患者减少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减少医患问题,促进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和谐有好的相处。

对该院研究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比较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试验组患者的骨质的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骨质的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研究可以得出,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夹板外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好,更好、更快地恢复腕关节的功能。

综上所述,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好,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并使用。

猜你喜欢

夹板前臂桡骨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成人前臂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定义风格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四分之三夹板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