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培酮片联合心理康复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7-02黄飞李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利培精神分裂症疗法

黄飞,李娜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青岛 266000)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相对较为常见的精神科重要疾病之一,临床常表现为患者思想意识模糊,产生情感、活动障碍等,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并有一定程度的复发风险,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2]。目前,临床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多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病情的作用,但若患者长期服药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3]。基于此,该研究以2018 年9 月—2019 年9 月来该院精神科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66 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利培酮片联合心理康复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精神科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66 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组两组,对照组33 例,研究组33 例。 对照组:男15 例,女18 例,年龄20~55 岁,平均年龄(35.26+1.97)岁;研究组:男20 例,女13 例,年龄21~50 岁,平均年龄(32.88+3.13)岁。 66例患者中,已婚患者25 例,未婚患者38 例。 平均病程(2.38+1.64)年。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的比较上,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该次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由家属签署知情同意。 对于存在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病变、妊娠、自杀倾向严重的患者以及患有对结果有干扰的其他疾病患者不予纳入此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 临床口服维思通利培酮片 (国药准字H20010309,规格:1 mg×20 片,剂量:1 次/d 或2 次/d。起始剂量1 mg,在1 周左右的时间内逐渐将剂量加大到每日2~4 mg,第2 周内可逐渐加量到每日4~6 mg。此后,可维持此剂量不变,或根据个人情况进一步调整。一般情况下,最适剂量为每日2~6 mg。每日剂量一般不超过10 mg)进行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给药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康复治疗,包括心理疗法、家庭疗法、音乐疗法3 种疗法,具体措施如下。

(1)心理疗法:护理人员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使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发病原因、注意事项等相关问题有一定了解,建立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帮助患者负面情绪进行排解,引导患者和患者家属积极对待治疗,通过成功病例的讲解建立患者和患者家属对于康复的信心和未来额展望。

(2)家庭疗法:护理人员要通过密切的交流和患者之间建立信任平等的良好关系,取得患者信任和依赖感,通过这种方式让患者有家的感觉,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信心[4]。

(3)音乐疗法: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音乐引导,对于患者的不安情绪,可以利用舒缓的音乐进行安抚, 提高患者自我认知能力,通过音乐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肢体表达能力和音乐识别能力,从而引导患者释放内心压力,提高患者的交际能力。

1.3 判定标准

(1)以社会功能评定表为依据,对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评定。 评分与患者社会功能成正比,即评分越高患者社会功能越强;评分越低患者社会功能越弱。

(2)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为依据,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 满分为100 分,评分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 即评分越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评分越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弱。

(3)以精神症状评定量表为依据,对患者精神症状进行评定。 满分为126 分,评分与患者精神症状成正比,即评分越高患者精神症状越严重;评分越低,患者精神症状越轻。

(4)以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为依据,对患者进行评定,评分与患者心理状态成反比,即评分越高,患者心理状态越差;评分越低,患者心理状态越好。

(5)临床对患者进行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有效率,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 个等级。 痊愈:患者精神分裂症状完全消失, 各项生活能力完全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精神分裂症状偶尔发生几乎消失,各项能力大幅度改善;有效: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有一定好转,各项能力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无改变甚至严重,各项能力无改善。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6)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家属进行治疗满意度调查,满分为100 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 个等级:85~100 为非常满意,60~84 为满意,0~59为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使用EpiData3.1 软件进行数据库建立,采取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 同时计量资料采用t 检测,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s),分]

组别社会功能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照组(n=33)研究组(n=33)t 值P 值15.65±4.2124.69±4.264.885<0.0527.98±5.2343.58±5.495.061<0.05

表2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s),分]

组别精神症状评分 阴性与阳性症状评分对照组(n=33)研究组(n=33)t 值P 值28.87±3.4217.45±4.314.276<0.0548.26±6.1333.57±4.013.994<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虽然, 目前临床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相对不明确,但是大多认为与患者心理素质、社会因素等之间存在关联[5]。 在以往临床治疗中,采用利培酮片对精神分裂症开展治疗的情况较为常见,该药物由于属于拮抗剂的范围内,对患者阳性、阴性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但是相对来说复发率较高,使得临床在一定程度上对精神分类症患者病情产生加重影响,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经大量研究得出,通过心理康复治疗进行辅助治疗能够对患者心态起到明显改善作用,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因此被广泛应用。 基于此,该研究对利培酮片联合心理康复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探讨,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实施利培酮片联合心理康复疗法治疗的患者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症状、阴性与阳性症状、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率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单一采用利培酮片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利培酮片联合心理康复疗法对精神分裂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和精神状态等相关指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利培精神分裂症疗法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