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融通之径 探结构之道
2020-07-01庄金霞
庄金霞
【摘 要】 基于数学课程学习的视角,教师应在考虑宏大、广阔的数学知识结构基础上,整体把握教材,抓住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本质内容,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形成数学知识网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打通知识间壁垒,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结构化;算理本质;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学是系统性、逻辑性强的一门学科,“结构”凸显数学的整体性。教学中,教师应促使学生形成整体的数学知识结构,促进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推动学习能力的迁移,提升学生数学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系统整体的教学理念,从结构意识的视角审视传统教学中单一、碎片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结构化教学的优势,沟通知识关联,渗透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抓住知识本质。
一、寻算理,打通隔断
运算能力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与传统的计算技能相比,不仅是对计算准确率与速度的要求。具备良好运算能力的学生不仅要会计算,还应知道计算的算理,并能自觉摒弃繁琐的方法,采用简洁的方式进行运算。在整个小学阶段,计算教学被割裂在各个学段,从整数到小数到分数,从加减运算到乘除运算,零碎敲打,各自为战。学生没有在通晓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算理本质,构筑运算结构体系。
从运算意义上来讲,我们应在学生脑海中建立“+-×÷”运算之间的联系。引例说理,使学生明确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实际上都是计数单位的累加,研究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区别在于加法中相加的部分量可以是相同的数也可能是不同的数,但是乘法表示的是若干个相同部分量相加,当出现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时,我们可以采用乘法来计算,比较简便。而减法和除法是计数单位的细化,研究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例如,有12个苹果,每盘放3个,可以放几盘?可以结合直观图,3个苹果画一个圈,再3个苹果再画一个圈,形象地展现一个整体不断地细化的过程,画了4个圈,因此可以放4盘。从这个角度来看,除法实际上就是一直在做减法。“+-×÷”都是在研究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它们并不是孤立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意义上打通隔断,整体把握,实现四则运算的脉络相通。
其次,算理上的道理要让学生通晓,不管整数加减法的末位对齐,小数加减法的小数点对齐,还是分数加减法的通分,都是寻求“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算理本质。这个算理的构建并不是在学生学习运算时才开始渗透的,它的基础应在学生刚刚认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认识11这个数时,借助计数器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两个1由于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与大小是不同的,个位上的1表示1根小棒,而十位上的1表示1捆小棒(10根),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强化学生对“数位、计数单位、位值与进率”的认识,为整体把握四则运算的算理本质设置承重墙。
二、抓推导,贯通思想
衔接性强是数学知识本身所决定的,除起始课,其余的新授课都是旧知的延伸。教师在教学前清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锚桩”,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尚未获得哪些学习经验,紧抓新旧知识的生成点,新知就自然纳入旧知体系。
例如,北师大版教材有关面积的内容分散在各学段各个单元,三年级下册让学生体会面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五年级上册研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及梯形的面积;六年级上册则是圆形面积的推导。如何把握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值得我们思考。笔者认为紧紧抓住“长方形面积”这一龙头,其他图形均可通过“推导”及“转化”,让复杂的数学知识呈现出一条清晰的脉络,实现面积教学一条龙。在“长方形面积”这个种子课上下足功夫,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摆、拼、数、思的实践,讲深讲透长方形面积的含义及公式的由来,后面的学习与探究则有了依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剪、拼转化为长方形;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和梯形同样也可通过组合拼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把重点放在对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为什么要除以2的理解上来;而圆形同样是借助教具直观演示,割拼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总之,通过观察、操作、推导,最后都转化到长方形这个基本图形上来,由新转化为旧,难转化为易,使学生由原本零星、点状的知识点梳理成结构化、系统化的深度认知。
三、求融合,整体建构
“统计与概率”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每个人的数据处理、分析决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分析观念成为现代人必备的数学素养。实际教学中,教师遇到“统计与概率”单元往往会松口气,似乎这节课不教,学生的作业和测试也能完成得很好,学生好像很容易“都懂了”。但如果细细询问学生“统计与概率”讲的是什么内容?有什么用处?学生则一脸茫然,说明他们并不了解所学的知识的应用价值,没有把这部分内容主动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
纵览北师大教材,1~3年级主要涉及分类、调查与记录、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等统计方面的知识,编排未涉及概率知识主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科学规律,因为概率的問题解决往往需要依靠统计数据为支持;从四年级上册开始触及有关概率的教学,包括四上与五上的两个“可能性”单元;同时交叉学习四下和五下的两个有关“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统计单元。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在一定的统计基础知识积累下,实现统计与概率知识的融合,形成体系。因此,在第二学段,有了一定统计基础后,初步设计有关概率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的横向与纵向的沟通,引导学生建立联系:“四年级上册我们已经学过有关可能性的概率问题了,你能说说学到了什么吗?”“现在我们是五年级的学生了,对于即将要学习《可能性》这个单元,你有什么想进一步了解的吗?”以此实现知识的纵向贯通。同时,还应注重实现知识的横向融合,在概率问题中渗透数据分析观念,例如,让学生明白,通过“摸球游戏”的统计结果,以此作为可能性大小的判断依据;在统计教学中也要渗透“随机思想”,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增强对多次的统计活动使数据更为科学性的感悟,学会用数据说话。
教师“通”则学生“通”,教师“不通”则学生“痛”。每位教师都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理清小学阶段整套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每一册教材的编排体系以及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更要清楚地认识每一块知识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在本内容学习之前已经有了哪些知识积淀,又为后继什么内容作铺垫。在每个单元或关联知识学完之后,引导学生探寻每部分知识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理位置”,实现对知识归纳概括与整合,促使学生构建具有深度与广度,融会贯通的知识框架体系。
【参考文献】
[1]徐卫兵.以思维为核心的数学素养导向——基于课堂教学的视角[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7(1).
[2]陈小云,钱飞.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发展观[J].成功(教育),2011(11).
[3]席爱勇,吴玉国.学理分析:让结构化学习深度发生[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4).
[4]马俊.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