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的党校思政教育策略分析
2020-06-30李晨曦
李晨曦
【摘要】本文在客观阐述新媒体技术的传播特性、其对党校思政教育的影响作用基础上,探讨新媒体背景下党校思政教育妥善性开展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党校;思政教育;策略
前言
党校的核心职责,就是实时性加深对党员干部的思政教育。而想要达成这类目标,就需要配合新媒体技术来创建高效率的互动交流平台,进一步将群众生活和党校思政工作紧密结合,从而实时性传播最新的党的意愿,令群众可以全力配合,彼此合力推动社会的改革进步。至于如何结合新媒体技术来高水平、高效率地完成党校思政教育任务,有关要点将在后续全面延展。
一、新媒体技术的传播特性
如今新媒体技术全方位覆盖,其在传播特性上,和传统媒体有着显著性的差异,也正因此,才令其備受各界关注和信赖,进一步被作为改造话语环境的重大支撑力量。
(一)超时空的传播特性
这部分强调的超时空,实际上就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等要素。首先,所谓的超越时间,实际上就是强调传播速率上已然可以做到和事件发展进度同步,反映新媒体传播优越的即时性特征。好比说是微博,其用户能够透过平台即时报道周边最新发生的事情,并配合转发和在线互动等途径传播到更多的受众个体手中,一直持续到发散到全国乃至整个世界。
其次,超越空间,则阐述新媒体传播信息时不会经受地域等因素的约束,突破了国内地域乃至国家之间的界线。基于这类超时空特性,世界俨然成为一类规模宏大的信息场,人们更在新媒体环境下拥有了更强的倾听、编制、传播话语的能力。
(二)双向互动的传播特性
和传统媒体相互对比,新媒体技术不仅做到了时空上的超越,同时更冲破了单向线性传播的约束效应,促进了媒体和受众人群双向信息交流的结果。在这类环境之下,每个人都能够创建一个自媒体,且都有途径来表述个人特别的观念和看法,特别是经过更强的话语制造和传播权力支持之后,令以往狭隘的回馈信息格局得以转变。如在使用新媒体技术过程中,信息流动呈现出更强的双向互动特征,传播者需要多考虑受众人群的需要来设计和传播信息,而信息的来源也不再单纯由传统的电视权威媒体把控,受众可以对事件的发掘和解读产生一定的话语方向影响,可以做到主动性地制造和反馈,由此传播者和受众群体之间形成了互动共生的关系。
(三)多人参与的传播特性
新媒体除了促进受众个体和传播者彼此间的互动之外,还能够将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凝聚成为虚拟化的团队组织,从而在不同公共事件表述和分析上发挥出更强的指引功效。如许多领域的优秀人才或是持有相似观点的人开始自主地集聚在新媒体空间之中,并且透过不同途径表述个人观点,形成更加壮大的队伍并发出更响亮的时代之音,进一步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换句话说,在虚拟世界的背后,是现实世界人们真实的话语表达,虚拟世界的舆论已经可以对现实世界力量造成深刻的影响,能够被转化成制约不当权力的武器。正是因为新媒体的这类多人参与的特征,才令不同区域的人们有了集聚的平台,进一步产生对社会发展有利的支持思想和服务动力。
二、新媒体技术对党校思政教育的影响作用
新媒体技术拥有多重功能,在目前的发展历程中,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学习等,已然无法脱离新媒体技术的支持,可与此同时,这样发达的新媒体资源,也对原有的信息传播模式产生较强的冲击。如以往人们习惯于透过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等获得各类领域的新闻信息,而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普及之后,便因为更强的可移动性、传播时效性、交流互动性等特征,开始大受欢迎,令人们在挣脱时间、空间等因素的约束下实时性了解和传播各界信息。须知在民众的平常生活当中,新媒体技术通常是配合智能手机、电脑等媒体端应用,有助于保障思政教育等信息传播的灵活性和高速性。另外,新媒体与生俱来的互动性优势,可以充分应对以往教育信息单向灌输的矛盾,即透过创建新兴的媒体交流平台来更好地传递信息,进而更有时效性的带动舆论传播,增强群众的参与度。总的来说,在目前的发展历程中,新媒体的最佳媒体便是新媒体技术,久而久之,令党校思政教育工作变得更加开放、自由、高效。
(一)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
以往对党校干部进行培训期间,习惯于沿用单纯的课堂灌输方式,这类模式过于陈旧,不利于激发党员干部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不过选择借用新媒体技术来开展这类培训工作,则可以持续大幅度地提升思政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因为新媒体运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双向互动性效果,令接受教育的党员干部产生更强的主动性意识,在和教学管理主体深入沟通的同时,快速完成不同阶段的思政教育目标。如新媒体技术融合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多元化且生动性的表现方式,能集中受教育者的注意力,这是传统灌输模式所难以比拟的。
(二)有利于扩大覆盖面域
以往党校思政教育活动经常会承受时间、空间等现实因素的交互式制约,可新媒体的出现和应用,却很好地解决了这类矛盾问题。如若说一些受训者因为自身原因或是外部环境影响,难以到达现场接受教育,那么就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新媒体技术来观看思政教育者录制的视频。新媒体技术的基础性特征便是促进资源共享,透过网络应用,及时向受训对象群体共享最新的思政教育内容,确保他们随时发现问题并即时向教师询问,或是和其余人员进行互动探讨。
(三)有益于加快传播速率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有着一定的速度优势,可以实时同步地传播不同类型的信息内容。作为受训对象,可以配合新媒体快速检索和阅读有关国内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不同领域的新闻动态。在此期间,作为党校的教育者,当快速分析认证新媒体中传播的相关思政信息,教会受训者妥善辨别,进一步为日后实际工作提供正确可靠的理论、经验指导。
另外,还可以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充分彰显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须知党校干训思政教育的重点,便是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即在实际教育培训中促进自由、真善美、幸福等价值要素的紧密融合结果,进一步透过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操等方面来彰显受训者的主体地位,保障相关教育和培训工作进行的有效性。
三、新媒体背景下党校思政教育妥善性开展的策略
在思政教育领域之中,包含不同类型的思想和决策,这也证明思政工作原本就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的活动过程。党校在组织该类工作期间,要积极创建更加科学有效的互动平台,当前最有效的途径则是引入新媒体技术,将民众日常生活等和党校思政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透过网络将党的最新意愿予以传播,使得群众可以更加直接、深入地和党组织展开互动。至于具体的思政教育策略则表现为:
(一)创建可靠的互联网平台
纵观现阶段我国的党员队伍,发现青年人员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同时开始慢慢转变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除此之外,青年党员更加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加上他们比较熟悉各式各样的互联网技术的功能特征和操作要领,决定着他们在党政学习平台创建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条件。所以说,在组织党校思政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了推进不同人员彼此间的互动,通常状况下,会选择设置聊天群亦或是论坛等社交平台,做到实时性和准确性把握师生的最新思想动态,进一步在不同阶段及时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案。
另外,新媒体本身还拥有着方便携带的特征,学员还能够基于此来实时性检索查看最新的党校教育信息,力求在生活中融入思政内容,从而带动信息资源的全方位共享,助力学员集思广益,从而发展创新他们的思维和技能。
(二)促进思政工作开展的网络化
最近阶段,新媒体技术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特别是在其融入到党校思政教育活动中之后,开始令这部分教育工作模式由原本的单向灌输式转化成为双向互动式,能够做到全面尊重学员的话语表达权。所以说,在今后组织党校思政教育活动期间,教育者不可盲目延續机械式的灌输方法,而是要多考虑到每个党员的工作内容和思想状况,开发沿用多元化且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方式,从而全方位迎合各类党员的自我提升需要。归结来讲,在党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推广应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实时性增强党校思政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和实效性,确保令学员可以在挣脱时间、空间等因素约束的基础上灵活获取各类学习素材,进一步持续大幅度提升他们的思政学习成效。
(三)开辟多元化的信息交流途径
在党组织改建和发展期间,最为关注的话题莫过于民生问题,而思政工作进行的最终目标,便是竭力服务于人民,这便需要配合新媒体技术来实时性增强对网民的研究,做到结合各个区域实际和人文习俗等,制定更加科学人性化的宣传指导计划,进一步将新媒体作为思政教育领域中的关键性传播载体。除此之外,党校的思政教育人员,还必须增强对新旧媒体资源融合的关注度,善于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去及时明确学院的想法,并结合各类新媒体传播方式来创建及时有效的培训体系,从而促使党校思政教育工作更高效率和更高水平地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选择在党校思政教育领域中大力普及应用新媒体技术,存在一定的现实意义。作为优秀的党校教育培训工作者,当及时深入性地融合思政工作和新媒体技术,在经历过长期深入性地探究认证之后,结合不同区域实际和人员需要等创建富有针对性的培训体系。长此以往,令党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得以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荣.党校干训思想政治工作中新媒体的运用[J].经贸实践,2017,28(24):120-125.
[2]郝春光.新媒体时代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分析[J].祖国,2017,19(11):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