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金课”建设研究

2020-06-30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金课英语课程

宁 莉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925)

一、引言

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高职高专教育就是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为高职高专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指出了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走产教融合、产学融合的发展道路。《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目标服务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英国文化委员会在一项大型英语调查中得出结论:“将来的英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英语学习”,“将来的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1]。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应该是服务,其功能是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的,服务于院系专业,服务于学生。[2]由此可见,产教融合是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

“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是“金课”的三大特点。就公共英语课程而言,它必须与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无缝连接;是专业性的而非通用性的英语,需按学生的专业学习要求来设计课程;既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需培养学生用英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在各大高校中着力构建方方面面齐动手的“大思政”格局,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指出课程思政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据我们平时对学生的访谈和随机调查发现,学生觉得社会大环境对其自身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最大;媒体环境也是影响其价值观变化的重要因素。比如,广东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毗邻港澳,得天独厚的地缘和语言优势,再加上高职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使得他们能更多更快地了解到外界的信息,港澳地区的资讯和文化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影响非常大。要利用好地缘和语言优势,又要防范不良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学生思想、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值得广东教师思考和探讨的一个课题。

二、区域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我们对学校所在区的六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这些学校涵盖了水利、医学、理工、综合等类型。六所院校有公办,也有民办,生源、师资、学校管理上有所不同。我们对几个学校公共英语教师的调查发现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有以下共性的现象:

(一)学生来源多,基础参差不齐

在调查当中我们发现,近三年来高中毕业生占90%左右,参加“3+X”证书考试的中职毕业生占10%左右。学生的入学英语成绩差距很大,如有的班级有好几个学生超过120分,而同班有好些个同学成绩只有一二十分,学生基础差别之大可想而知。我们又重点调查了三所民办院校2018级学生的高考英语单科成绩,90分以上的占10%,60-90分段的占54%,60分以下的占36%。每个分数段里的绝大部分学生都处在分数段的低端。在这六所学校中,不同专业的学生英语整体水平也有差距。总体来说,文科专业高于理科专业,理科专业高于艺术类专业。

(二)课程教学改革落地困难多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给外语教学带来了系统性的变革[4]。按照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我们明白了公共英语课程“是什么”,“为什么”,而目前很多教师都困惑于“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如何评”。“互联网+”技术和平台不断融入现代课堂,如何有效运用,合理使用这些现代化设备和技术,也是教师面临的大挑战。另外,公共英语教师课时多,师资欠缺,也是当前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一大难点。

(三)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管理有待改善

很多学校的公共英语课程目标和考核还是以考级考证为主,学时安排上高职高专英语能力应用考试或英语四级考试,占了很大比重,公共英语课成了考证辅导课。另外,在很多学校,公共英语每一年都有合班上课的现象,有的学校的公共英语课就是大班上课。同一个课堂,学生有可能来自不同的专业。这样的课程安排,要补充学生专业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教师往往顾此失彼,也不利于教师课堂教学安排和管理。

(四)教师信息化水平需要提升

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的英语课堂还是停留在“教材+简单PPT”的模式,虽然学校有过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培训,但真正能有效使用各项信息化工具辅助教学的,不是很多。我们对70位教师近三年教学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辅助教学使用进行调查,大体情况如下:

表一

(五)学生对学科认识和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公共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一方面,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把自己的专业课学好,方便以后就业即可。公共英语课就是学校要我们学的一门课,与以后工作没多大关系。只要按时上课,期末考试不挂科应该没问题。学生对公共英语课程的“需求”低位,使得学生很难自觉学习和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基础弱,教学内容对他们来说很难,自主学习又少,以至于很多教学任务基本都不能按时完成。即使做了,很多时候也是应付式完成。一部分遭到老师批评的、自尊心强的学生往往容易受挫,厌学情绪逐渐积累,造成恶性循环,课堂效率也不高。

(六)课堂思政开始融入日常英语教学

公共英语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便于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教师开始比较有意识地开发其隐性的思政教育功能,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加强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引导。

三、《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金课”建设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2018)认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课程建设是重点。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金课”建设标准和学生的基本学情,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助力,我们拟提出文理艺分科,以学生未来职场通用技能实务为切入点,把“职业化”“行业化”理念与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把握ESP教学理念,以“课前—课中—课后”为依托,以职场为导向,通用英语为基础,行业英语为主体,产教融合的公共英语“金课”建设思路。

学习动机是推进学习进程的第一步。学习动机缺失,是很多高职学生对公共英语课的现状写照。Dornyei归纳出九类动机缺失因素,包括教师因素、教学环境、自信心、对目标语态度、外语学习的强制性、其他语言的干扰、对目标语国家的态度、同辈影响、教学材料等[5]。从调查来看,高职学生的动机缺失因素主要来自5类:缺少有效的学习策略、考试成绩、缺乏内在动机、教师能力和教学风格、教材与教学内容。[6]我们希望能从以上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最终实现以学生现有能力和水平为基础,以学生毕业的第一岗位群所需能力为目标的个性化靶向教学模式,建设公共英语“金课”。

(一)教学方式多样化

公共英语需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结合起来,以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在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突出培养学生与工作相关的所需要的英语应用能力。基于网络和智能工具的新学习形态有利于师生教学的开展,以下是我们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依托职场情境,通过“课前准备-----课中探究-----课后巩固与拓展”,产教融合,课程思政内化的教学模式。

表二

构建主义提出的支架式教学,包括预热(即把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探索(即教师引导学生去尝试)和独立探索(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去探索)三个环节[7]。通过这样的“课前—课中—课后”“言传—意会—内化—外显”的混合式教学,既让学生体验到多样化学习方式,也能及时看到学生学习反馈,并为教师后续的教学积累素材,这是师生相互为对方创造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参与—反思—实践”的循环,让学生经历自主获取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内化和知识升华的体验,真正做到产教学融合,全方位育人。

(二)教学内容应用化

相关教育学研究表明,如果一门语言课的内容越接近于学生的功能需要,语言教学就越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教学就是使英语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学生未来就业行业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8]。我们以往的公共英语教学大多都是通用内容,并以语法、词汇为重点。这样的教学并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面对现在公共英语教学内容的困惑,我们可以建构基于职场,面向岗位,“通用英语”与“行业英语”相融合的跨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内容模式,既兼顾学生学情现状,夯实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又加强学生借助英语完成目标岗位工作的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会投身到境外企业工作或交流的大军中,他们需具备语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公共英语通用模块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对接《中国英语应用能力等级量表》里的分项能力表里的三四五级,巩固和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高学生一般性英语运用能力。通过这一部分学习,学生须比较熟练掌握分项能力表二三级要求的各项能力,基础好的学生要达到四级及以上。行业英语模块直接面向职场,以专业大类区分,兼顾专业英语。以职场情境为主线安排教学,任务驱动和考核参照《中国英语应用能力等级量表》中分项能力表二三四级,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产教学融合,体现公共课与学生专业发展有机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要求。

教学内容改革是公共英语“金课”建设的第一步,因为教学内容的选取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要持续深入,还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

(三)教师能力专业化

教师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监控能力和动力系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四大方面。教师操作能力其中的一个部分就是教师对教学材料和教学技术的选择设计。[9]公共英语教师在实施“金课”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专业知识缺乏。要实行“通用+行业英语”文理分科的的教学改革,靠公共英语教师以往的知识体系或者专业课教师来上行业英语课,效果都不会理想。实践表明,教师发展不是一个自然的成长过程,只有具有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才能自觉地促进自我的成长。[10]教师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保障。美国教育联合会在《大学教师发展:国力的提升》一文中指出教师发展包括五个方面,即专业发展,教学发展,个人发展,课程发展和组织发展。傅乐(Fuller)、伯顿(Burden)、费斯勒(Fessler),伯林纳(Berliner)等学者从不同方面或不同的重点论述了教师专业发展,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围绕学科知识、教学策略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展开。要建设好“金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除了鼓励教师提升专业能力,我们还要引导教师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构建学习共同体,使教师更加深刻了解信息技术与教学策略知识等的融合。

大学教师必须进行学术研究工作,并且必须从事两种学术研究,一种称为“学术专业”,另一种称为“教学学术”,两种学术研究相辅相成,互相支撑,互为条件。教学学术研究不可独立存在,必须与专业研究相结合才能产出真成果,真正发挥作用。[11]由此看来,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才能开展更有效的教学。

(四)推动学生参与教学

建设金课不是教师一厢情愿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简单的将信息传递给学生,没有优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也不会产生金课。大学教学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达到行为责任的相互作用才是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要旨。[12]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距大,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离不开教师的指引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分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导向,是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教学策略上,借助学生喜欢玩电子游戏,争强好胜,愿意接受挑战等心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吸引学生注意、丰富教学内容,开展个性化教学。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关卡”任务,并以多种形式呈现他们的学习成果,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新鲜感、时代感与成就感”。基础好的学生,建议他往更高水平挑战;对于基础弱的学生,能学会基础常用的词、短语,几次课下来能把常用的几个句型理解,模仿造句,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不错的进步了。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强带弱,以快带慢的“传,帮,带”学习模式。如课堂上通过“简单的提问(如yes,no回答)——进一步阐述(如what,who,where,when等指示性强的问答)——深化思考(如how,why等需要进一步整合信息的问答)”这样针对基础“弱——中——好”的学生有层次的提问,再要求学生复述,讲解,结合教师的讲评、学生的自评、互评等不断地示范,反馈过程,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刺激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坚持课前—课中—课后每个环节的监督与指引,做到因材施教,及时评价,积极反馈,促进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严与爱”,并把这些“严与爱”变成促进学习的动力。

课堂学习是教学的主要途径,第二课堂学习与活动是学习的有益延伸。我们还需要有计划,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与英语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扩大英语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力,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五)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

实施过程性评价模式。通过教学平台课前自评,课中互评,课后自评与互评的方式明确每次课、每个模块等自己的学习评价情况。同时在学期末学生根据教师开学初所列的各项评价指标,按照完成情况进行自评,清楚了解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考核情况,实现课程考核过程化。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按比例计算。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比例可根据校、院系不同制定灵活的比例。既要有标准,又能体现不同专业、不同行业对英语的要求与英语学习度、掌握度有密切联系,体现产、学、研一体化。以下是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公共英语平时成绩考核指标,整个过程主要依托教学平台完成,考核内容既有通识英语,也包括行业英语(专业英语)。

表三

学生课前、课后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中的表现。通过这样的考核形式,我们希望从课前——课中——课后鼓励学生全程参与教学,也能对他们进行比较清楚的量化考核,从较大程度上避免以往考核不完整的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比较全面,中肯的评价。

我们依照上面改革思路,在三个月教学后对本学期进行课改的10个文科班学生和任课教师进行访问调查。任课的五位教师一致认为目前所进行的改革,需要更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和所带班级的行业(专业)知识。熟练地使用信息化工具能丰富教学形式,能更有效地开展各项教学。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学习所教专业的行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把行业英语、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课堂当中,切实开展产教融合教学,实践全方位育人。八成以上的学生都认为这样的英语课教学内容与专业有比较强的联系,英语课“接地气”。他们喜欢这样的专业与英语学习相互促进的教学方式。

四、结语

我们的课改还在继续,教学改革成效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产教融合的公共英语课程“金课”建设,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师角色、教学途径、教学评价及学习主体等与教学过程相关的各方面同时进行,需要制订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目标岗位群出发,符合产教融合的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把工作任务、职场情境、课程内容、情感体验有机结合,形成从上而下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达到育“全人”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结合国家、区域的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把思政教育、英语教学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学生喜欢学、愿意学、能学好,用得上的“学科+”的产教融合公共英语“金课”,从而实现“培养思想道德好、实践技能高、综合素质高、就业质量高的人才”目标。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金课英语课程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公共英语阅读教学的金课实施模式探析
高校体育“金课”建设的基本认知、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①
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浅谈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教学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