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实困境及有效路径
——以F小学4~6年级的课外阅读现状为例

2020-06-30王俊杰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家庭

王俊杰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吉林长春13000)

中国自古就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说法,本义在古代书中多以“礼”居多,读书之人久而久之言行举止依书而来,彬彬有礼自带一股书卷之气,形成读书人所特有的气质。后被引申为:博闻强识的人纵使不刻意打扮自己也会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独特的书卷之气,反之则相反。“腹有诗书气自华”中的“气”与“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层面的“人文底蕴”颇有相通之处,两者皆直观可感显而易见又难以测算无法考证。人文底蕴是人生存的根和魂,通过内在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得以彰显。正如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所说:“一个人成年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无论贫穷富贵,如果没有读书的习惯,甚至基本上不怎么读书,就很难实现终身教育,也很难提升素养。培养阅读习惯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可见,阅读在人的成长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教学的应重视程度不容置疑,但是在有限选文、有限教学时间的双重束缚下,仅仅靠课内的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天方夜谭。徐冬梅认为:“优质的阅读课程,唤醒并激发儿童学习语言、发展自我的潜能,通过讲述、指导诵读、精读和略读,从读中学习表达等方式,并创设适宜的情境让儿童进行分享和交流,让儿童充分浸润在母语之中,在母语温暖的怀抱中,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生共长。”学校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战场”,在课外阅读课程建设中就应该具备引领、唤醒的职责与义务,不仅要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知识之门,更要从深层次上引领学生走进文化之门、精神之门,使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信息,读到文字背后所承载的“宽度”“高度”和“温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此外,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的阅读量都做了详细的阐述,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阅读由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部分组成,只有将课外阅读课程化趋于完善,才能发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交叉互补作用。无论是历史传承、时代呼唤,都指向阅读对于一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内在修养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从课外阅读所给予人的精神成为了奠定学生人文底蕴形成的保障和前提。没有课外阅读的丰富感知,就没有学生人文底蕴提升的可能,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在日积月累的学习生活中积淀人文素养。

当前处在信息时代、速食时代,读图时代的兴起、碎片化阅读的普遍,无形中冲击着文本阅读以及文化阅读的时间、空间、质量,因此“阅读”成为了现代人仰视而又遗忘的“圣地”。当前小学生的真实阅读情况如何?老师们对课外阅读的看法又如何?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以F小学4~6年级的师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学校的教师进行了关于课外阅读的访谈,对4~6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学生围绕“读书兴趣、读书类型、读书时间、读书数量、读书收效”五个方面进行选型式调查,对于“读书现状”进行开放的调查。同时,针对教师的访谈主要围绕“课外阅读的作用、课外阅读的定位、课外阅读的推荐、课外阅读的指导、课外阅读的问题”五个核心问题展开。

一、推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要性论证

(一)课外阅读是提升核心素养的前提保障。在研究者所访谈的7位教师中,所有教师均提及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教师们普遍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被访问的老师都认为课外阅读与语文阅读教学关系密切,但是有各自的看法,其中有3位教师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量的积累总会发生质的变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依托教学直觉和经验,为学生推荐书目。整理大家的观点,其实涵盖了外在、内在两方面的价值。

外在价值:表层显露的,较功利性的作用。此种观点倾向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角度。“以读促写”为主要观点,即“读”服务于写,“读”是“写”的内在基础,“写”是“读”的外在表现,阅读直接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习作表达方式。内在价值:深层内涵的,较隐性的作用。此种观点阐述为“大语文”视野下的阅读观。它指向阅读的长久的内在意义。强调“厚积薄发、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有利于学生认知视野的丰富,兴趣爱好的根植,精神世界的给养,个人素养的提升。前者是阶段性的短期培养目标,后者为持续性的终身培养目标,可以说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之间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二)课外阅读是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整体的国民素质通过每个个体的公民素质得以承载。虽然近些年全民阅读已经成为社会所广泛关注的问题,但是参看“世界阅读日”媒体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64本;美国的全民阅读计划正在进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50本。而就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规定来看,9年期间学生课外读书量达400万字,若按每本书十万字计算,9年间就是40本,平均每年每人读书不足5本。英国的一篇报道,虽然他们的PISA成绩不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就学习“幸福指数”这一项调查,英国学生的幸福度是最高的,因为在英国“阅读”是每个孩子的必须课。小学每间教室里都有若干书架,学生在校可以随意阅读。在小学,包括数学、科学在内的几乎所有课堂,在结束之前都有一个自由阅读的环节,孩子们会拿出厚厚的一本书开始阅读。反思当下我们课外阅读的现状,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不仅是个人自我修养提升的需求,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需求。无论是“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核心素养”,都在强调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现实中学生的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层出不穷,当下学生的课外负担仍然不容小觑也不容忽视,从某种程度上说有限的时间内“学习负担”的加重必然造成“课外阅读”时间的压缩甚至是消失,很难达到人文底蕴从“量的积累”发展为“质的变化”。

二、当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实困境

(一)功利化阅读倾向较严重。本文对于学生“为什么读书?”展开了调查研究,59%的学生认为读书可以提高学习成绩,27%的学生认为可以积累好多优美词句,仅有14%的学生认为可以扩大知识面,因为书本身的有趣与好玩而选择的人数为0。在追加访谈过程中,有同学表示:“阅读能让我积淀好词好句,写作的时候我就可以用上,然后作文能多得一些分数。”“为分数而阅读”“为阅读而阅读”的教学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唯分数是从的状态。针对这种现象,对教师进行了访谈,经常推荐书目的为语文老师,通常情况下语文老师推荐的书目多为文史类书籍。其他的任课教师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的作品,这是造成学生课外阅读视野单一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目前学生的阅读视角看,学生更多的集中在以文史类作品为主,分析其原因多为语文老师推荐的与课文相关的内容。

如当前学生正在阅读的作品中以《鲁滨孙漂流记》《城南旧事》《水浒传》等名著居多,而这些名著均为本学期教科书中内容的延续,学生对这一类作品的阅读属于精读。但是,对于理工、天文、历史、化学、生物、科技等类的书籍,虽然学生们表示特别喜欢但是科任教师很少有为学生推荐过相关的书目。

(二)阅读时间尴尬。依据上述研究的主要问题,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情况具体如下:你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吗?57%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34%的学生表示比较喜欢,9%的学生表示一般。可见大部分学生本身是非常喜欢阅读课外书籍的。针对每天的阅读时间及阅读量研究者进行了统计,每天累计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同学为10.7%,30~50分钟之间的同学为21.6%,10~30分钟的为39.6%,阅读0~10分钟之间的同学为28.1%,同时,对学生每天的阅读量进行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量不容乐观。六年级同学因为学业负担增加,部分学生几乎丧失课外阅读时间。我们的研究数据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汪锋在近日举办的“破解之道:透视中小学读写教学的热点与难点”论坛上,发布的《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内容吻合度很高。《报告》显示,约19.6%的受访者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足0.5小时,50%的受访者每天阅读时间为0.5~1小时(不包括1小时),而且随着年龄的提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的学生明显增多。因此,学生阅读持续进行的核心问题:“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兴趣不是问题,读物也不是问题,时间才是问题。”

(三)阅读方法缺失。调查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方法比较丰富,17%的学生喜欢摘抄好词佳句,8%的学生喜欢写读后感,36%的学生比较喜欢圈圈点点写批注,当然还有39%的学生只读,不动笔。中国古人讲“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中应该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摘抄、批注,这样可以将自己读书的思考、疑问、感受进行及时的梳理和记录,能够达到深层次的阅读效果。这就需要老师在指导阅读方法时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需要老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浏览、跳读、略读中应该关注哪些内容?利用什么样的标示能够将自己的思考记录清楚?如何绘制文章的脉络图帮助我们梳理文学类作品的人物关系及事件?如何提取实用文中的关键信息?这些方法的指导会极大丰富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参与度。帮助学生带着思考和疑问去读书,这样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四)课外阅读评价薄弱。在调查中发现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老师及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过程及结果的持续跟踪意识有待提高。大多数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提供阅读书目,但是学生对书目的阅读情况显示大多数表现好的孩子很快读完,差一点儿孩子就需要多一些时间,甚至不了了之。对于这样的情况,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反应出这样的数据结果:19%的老师或家长对课外阅读有具体的奖励办法,21%的采取了随意性的奖励,有60%是没有奖励的,这样的结果是我们需要改进和关注的。由此可见,小学生自控力较弱,单靠书本内容的力量去吸引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学校、家庭、社会的阅读环境缺失。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在良好的读书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人文底蕴自然就会日渐形成。但是现实中学生人文底蕴提升的外部环境优势如何呢?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发现读书氛围的营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家庭,二是学校。在调查中可以清晰看到,在“你看书受谁影响最大?”的问卷题目中,32%的同学选择来自父母的影响,比例最高,来自老师、同学、伙伴的和为38%,其他途径占30%。由此可见,家庭、学校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就这一项调查可以看出父母的影响相对老师、同学、同伴的比例要略高一些,可见家庭读书氛围的营造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同样有些数据也反映了目前家庭读书存在的问题。“你的家人在家阅读书报吗?”在此项选中12%的家长是从不读书的,46%的家长有时读书,只有42%的家长会经常读书。对于学生而言,“言传身教”的读书环境对于读书习惯养成至关重要。此外,对家庭的藏书量(不含课本、教辅)进行了调查,家庭藏书量50本以上的家庭仅14%,10本到50本的为24%,10本以内的为61%,还有1%的比例为没有。从这几个数据中可以看出家庭的读书氛围捉襟见肘,家庭的藏书量与家长的阅读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

三、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施的现实路径

参照学生阅读能力的情境,可以看到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孤立于个体存在,以民族和社区环境的背景和基调,受家庭及学校的直接影响,其表现出的阅读成果同样回馈于家庭、学校,成为民族和社区环境中的一部分,在发展阅读能力的模型基础上,可以看到这个模型具有互动性和循环性,为促进良性的运行机制,结合当下的课外阅读氛围和现实情况,可以依托现实的路径,从社会氛围营造、家庭阅读带动、学校阅读引领三个方面,建立具有操作价值的实践探索。

(一)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环境。在我国阅读升温已成为普遍认同的趋势,伴随全民阅读的推进和发展,读书已经成为社会各界认同的重要事件。以全民阅读为带动,促进社会阅读氛围的形成可以从参与范围、活动形式、阅读推动人三个维度进行统整。

1.从社会参与层面

从社会参与层面,阅读已经成为被大众所接纳的共识,以“图书馆、书店、阅读工作坊、学校”为阅读的主阵地。伴随着信息媒介的高速发展,全民阅读之所以为“全民”其概念和定义为“所有人”。因此,全民阅读的范畴应该扩散到社会更广泛的区域和场所,例如走进社区、走向街头、走进家庭等。

2.从全民阅读的活动形式

全民阅读多以讲座访谈、沙龙为主体,某种程度上说是“自上而下的”交流互动,比较适用于总结性的分享与交流,受众人群少、影响范围较小,在互联网便捷的时代,全民阅读的氛围营造和活动形式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特点,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借鉴“互联网+”的便利条件,使全民阅读的热潮可以借助网络的便捷和共享,为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提供平台。

3.从阅读推广人层面

在全民推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招募更多的社会志愿者和各行业的阅读推广人。从社区居民层面发动各行业的专业人员,进行各领域书籍的推广与普及,以兴趣为导向借助社区场地进行阅读活动,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让每个阅读者都成为阅读的推广者,推动全面阅读的互动机制,形成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

(二)让阅读成为家庭共同活动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耳濡目染、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原生态”影响。因此,学者将家庭语文环境(Home Literacy Environment,简称HLE)的研究作为影响儿童阅读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学者们在研究家庭语言关系与阅读的关系时,更多的人相对认可“家庭共同活动”,依托家庭为儿童提供更好的阅读机会。

1.良好家庭阅读环境营造特征

贝克研究认为,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表现出10个主要特征:子女经常阅读;父母鼓励和引导子女阅读;家中有充足的图书供子女阅读;家中有成年人的阅读资料,包括图书、报纸和杂志等;子女有足够的阅读空间和阅读机会;子女可以看到父母的阅读;子女有机会去图书馆检索图书;父母经常带子女外出;父母有积极的阅读态度;父母和子女经常聊天。家庭阅读影响受父母阅读习惯、阅读观念、阅读方法的影响,在学生阅读中占有比重和影响力。纵观现代信息媒介高速发展的时代,碎片式阅读、图像化阅读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质阅读。家庭阅读氛围缺失,是导致学生阅读兴趣匮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家庭作为学生阅读影响的主要阵地,丰富家庭的语言环境,家庭的阅读习惯、阅读品质、阅读氛围,是学生通往阅读之门的第一把“金钥匙”。

2.现实阅读窘境之取舍

贝克提出的10个特征,供我们反观家庭阅读中的问题,当下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及家庭所承载的课业负担更多的是源自于课业之外的学习任务。在调查访谈中有一位学生这样表述:“其实周六周日还不如上学呢,周一到周五在学校还有点玩的时间,到了周六周日,不是上这个班儿,就是那个班儿,八点到九点半补英语、十点到十一点我有乒乓球、中午吃点饭,下午开始上奥数,三个小时好崩溃啊!回家还要弹琴,周日上午钢琴要回课,下午上完国学妈妈带我洗个澡收拾收拾,我又要开始写作业预习周一的课程了。”类似这位学生的生活,是大多数学生的真实写照,因此本研究中发现随着年龄的升高,学生的阅读时间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其本质并非学生不愿意读书、不喜欢读书,而是阅读的时间被占用,造成了学生不读书的现象。那么作为家庭教育中现实凸显的问题,如何使学生从课外辅导中抽离出来,还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作为阅读的保障,打造“书香家庭”。为培养具有人文底蕴的学生,举行适当的“亲子共读”“读书漂流”“家庭读书日”等活动,调动父母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来,这样能够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阅读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基。

(三)学校是课外阅读的领航者。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域,阅读环境的打造、书籍的数量种类等相关因素都能够给学生提供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和推动作用。固态环境的影响和动态意识的影响从表象和思想两个方面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1.校园是安全阅读场

以F小学的开放区域为例,书陈列在教室的走廊阅读区域,足够数量的书籍可供学生随手翻阅,为学生提供阅读的物质空间,让阅读成为学生学校生活的一部分。在学校中发挥图书馆的最大化作用,让图书馆的书真正在学生的手中“流动”起来,而非静态的陈列品。

2.教师是课外阅读的领路人

在美国市场上现有超过38.5万种在售儿童读物,并且以每年5000本的速度进行递增式增长。美国儿童读物种类繁多,在中国学生刊物同样良莠不齐,繁杂众多,考虑到不同学科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及帮助,学生阅读的选择应以学生自我选择为主体,从主观调动其积极性。

3.阅读材料选取

在学习过程中,参照美国儿童读物的文学分类进行了我国的本土化改造,课外阅读的材料可以充分考虑:一是,不同学科之间的兼容,学生的人文底蕴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阅读视野,学生从不同学科学到的知识都是对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增加实用文体的阅读量,丰富文学类文体的阅读。当下的语文教学经常被人诟病,语文不等同于文学教学;二是,内容选择具有经典性,经典的阅读作品经过时间的变迁依旧是学生阅读中经典的范本,阅读是构建学生已知的重要途径;三是,阅读是个性化构建语言世界的活动,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质,当教师做课外阅读推介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性别的阅读取向、不同阅读能力的高低、不同生活境遇的差异。

4.以“阅读工作坊”推动阅读方法指导

课内学习是使用习得方法和策略的重要途径,课外的延伸是对方法与策略反复操练的“试验田”。阅读方法应考虑到学生已有经验,结合读本的特点从阅读速度、阅读习惯、阅读技能等方面进行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形式应充分考虑到阅读与生活的联系、阅读与能力的关系,对于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交流可采用:对话型、分享型、进阶型等。

5.追踪检测持续评价

可以通过外界的奖励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的兴趣,建立阅读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具体的实践做法为开展各种有效的读书活动。例如:成立“阅读储蓄银行”,计算每天的阅读时间,将阅读时间进行储蓄;“读书汇报会”,将自己的读书进度、收获跟同学们进行分享;“我和图书比比高”,将自己读过的图书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看看谁更高。

总之,课外阅读对于学生人文底蕴的提升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浸润。只有将学生置身于阅读的环境中,才能调动读书的兴趣,进而养成读书的习惯,从书中感知世界的精彩,从书中感受文字的力量,底蕴必须依靠阅读来丰富,素养只有依靠阅读的浸润得以形成,让我们的学生做一名传统而又现代的中国人,不仅仅局限于了解书本的内容,更应该在阅读的世界中使精神世界变得丰盈而饱满。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家庭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家庭“煮”夫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恋练有词
我们一起读书吧
寻找最美家庭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