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动机、心理需求和生活中幸福状态的关系实证研究

2020-06-30马文颖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外语动机心理

马文颖

(长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一、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正进行着一场社会变革。“教育需要现代化、现代化需要教育”这一口号足以反映教育在这场社会变革中的角色及地位。现代化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则依赖于国际间文化的借鉴、交流和学习。在这种背景下,外语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历史角色。

许多人认为当下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勉强能满足各院校的要求。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外语教师如何在工作岗位奉献自己——即教师的教学动机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有关这一方面的中外文资料,发现该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以一篇文章为例,该文章调查了浙江省80位外语教师教学动机。该研究表明,80%的外语教师对工作不满意,50%的教师表示将来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职业,他们不再会选择成为外语教师。还有30%的外语教师正在努力通过研究生学习来试图改变他们现有的职业。这一结果表明,当下我国外语教师教学动机缺失等潜在问题渐露水面。

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复杂的。一方面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有授课技巧和课堂管理技巧。21世纪,变化是高等教育的一个主题(Altbach,2000)。目前全球高等教育大体呈现五个变化(Lee,2008),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就业市场给大学生带来的选课变化,学生们更喜欢选择能给他们带来就业机会的课程。第二,聘任制度使教师由原来的终身制变成了聘任制,有的甚至变成了合同制。第三,目前的高校管理模式多为企业式管理,管理者更多重视的是市场效益,而不会全面顾及教师的切身利益。第四,全球一体化增进了全球高校间的交流,开阔了学生与教师的眼界,也加大了教师授课的压力。第五,高校教师评估体系的变化使以往只重视教学转为教学和科研并重。在我国,高校也正经历着同样的变化。在信息化、大数据、智能化的今天,外语教师不仅面临着中国外语专业教育改革进入到全新发展时期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而且还要肩负着把打造“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的外语“金课”标准(吴岩,2019)应用到外语教育课程的新任务等。所有这些都要求外语教师在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此背景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压力,如何提高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动机无疑应该重点关注和解决。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前提是必须了解和掌握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动机有何异同,与哪些因素有关。

早期国际上对动机的研究已形成了很多理论,但这些理论主要是针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几乎没有成型的理论来研究教师教学动机及其相关因素。因此,有效的办法是借鉴行之有效的研究学生学习动机的理论,将其应用到教师教学动机的研究中来。近年来,研究者已开始了相关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如:Malmberg(2008)和Butler&Shibaz(2008)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目标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教师的教学动机也受学校政策的影响。Pajares(1996),Tschannen-Moran,Woolfolk Hoy&Hoy(1998)和 Eslami&Fatahi(2008)利用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来研究教师的教学动机,结果表明:教师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对教学效果有影响。Richardson&Watt(2006)和Watt&Richardson(2008)利用期望价值理论(Expectancy-value theory)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影响教师职业的选择。

在国内,Lu在2005年对268名高校教师职业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39.2%的教师认为他们缺少机遇和时间来提高教学水平;23.1%的教师认为他们的收入低;22.8%的教师认为教师工作环境需要改善;8.2%的教师认为工作中没有成就感;2.6%的教师认为工作中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Zhang在2007年对一所大学中144名教师进行了职业压力和授课风格关系的调查,结果表明:职业压力直接影响教师授课风格。Lu在2008年对268位高校外语教师的第二职业进行调查,研究表明,53.4%的教师校外有兼职。研究还表明第二职业对教师的第一职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以上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职业观、第二职业、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等方面,而对外语教师教学动机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非常有限。

二、理论研究

本研究拟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对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动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和Rya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它是一个探讨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该理论基于人是积极的有机体且具有与生俱来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动力这一基本假设之上。

(一)动机种类

在自我决定理论(Deci&Ryan,1985,2002)中,Deci和Ryan根据“自我决定”的意识从低到高的程度,把动机安排到一个连续体上。在这个连续体上,动机可分为无动机(amotivation)、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和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无动机指没有任何动机做事。内在动机指从事一种活动完全是出于一种兴趣或满足。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是指某人做某事完全是出于外在的原因。Ryan和Connell(1989)把外在动机又细分为不同的种类,他们称之为“调节”(regulation)。根据外在原因对自我决定的影响程度,相应划分为外在调节(external regulation)、摄入调节(introjected regulation)、认同调节(identified regulation)和整合调节(integrated regulation)。外在调节是指个体完全接受外部规则,行为的动机是为了满足外在要求或是为了获得附带的报酬,如奖赏或避免受惩罚。外在调节是外在动机中是最具控制的形式。摄入调节是指个体吸收了外部规则,但没有完全接纳和转化为自我的一部分,是相对受到外力控制的一种动机。在这种情况下,行为的动机是为了满足自尊或为了避免负罪感。认同调节是指个体对行为或规则进行有意识地评价,认为行为是重要的,进而接纳为自我一部分的一种外在动机。个体在这种动机支配下更多地体验到自己是行为的主人,含有自主或自我决定的成分,是最具有自主性的外部动机。整合调节是指个体把外部规则和自我的各个方面很好地融合,并对自己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种调节,虽有很多内在动机的特质,但它仍然是外在的,因为人们做事情是出于外在的预期而不是内在的兴趣或喜欢(Deci&Ryan,2002)。

(二)三个基本心理需求

自我决定理论在强调动机的种类同时也强调动机的维持,该理论认为个人的自我决定行为是建立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基础上的。三个基础心理需求即自主需求、能力需求和关联需求,若需求都得到满足,内在动机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自主需求即自我决定的需要,在自我决定理论中是指个体能够出于其自主意识而执行某种活动。这种自主感是受对所做事情本身兴趣的驱使,是主观能动的,是内在动机的基础。能力需求即胜任需求,指能够有效且熟练地完成某种活动或与环境交互的需求。人们渴望拥有能完成一项任务并达到预期成果的能力。研究表明,人们越是感觉到有能力做事情,就越是拥有内在动机去追求他们的目标,因而也就越拥有生活中的健康。关联需求即所属需求,它描述个体在一个集体内被关心和尊重的需求。这种感觉会提供一种安全,也会产生一种和谐。正是这种安全与和谐的关系为内在动机和幸福感提供了必须的、具有空间范畴的支撑。由此可见,能力和自主需求是人类内在动机的基础。关联心理需求为内在动机提供了支持。Deci和Ryan指出这三个心理需求的满足是外部动机内化的关键,是影响内在动机的首要因素。

(三)生活中的幸福状态

生活中的幸福状态是指个人体力上的健康和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目前国际上对生活幸福状态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享乐主义(Hedonism),另一种是幸福论(Eudaimonism)。享乐主义认为幸福就是获得快乐和避免痛苦。幸福论将幸福浸润于人的灵魂深处,强调人类内在的精神追求和完满即精神幸福。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生的幸福是追求精神幸福,是来自人类自身的一种和谐的快乐,并且认为取得幸福唯一的途径是三个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中国具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其思想长期受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影响,因此以前的中国人对待世界和幸福的观点各异。而现代社会的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已经整合了儒、道、佛家思想并赋予了其新的内容。一项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中国人获得幸福有四个途径:发现的快乐、感恩、给予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认同调节属于自控动机,是内在动机中的较高级形式,其实现的条件是三个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只有三个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内在动机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效果才能体现,教师因此才能处于幸福状态。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吉林省某高校100名外语教师生活中的幸福状态、工作中的三个基本心理需求和教学动机进行了调查。

(二)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的方法为问卷调查法。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问卷:

1.教师教学动机调查表

这个问卷是由 Fernet,Senecal,Guay,Marsh 和Dowson在2008年发明的。问卷共有15个问题,主要调查五种动机类型。问卷采用七级里克特(Likert)量表来测量调查对象对问卷中的陈述赞同或反对程度,即从(1)根本不重要到(7)完全重要。阿尔法(Alpha)值为0.84。

2.工作中三个基本心理需求的调查表

这个问卷是由Ilardi,Leone,Kasser和Ryan在1993年发明的。问卷共设12个问题,主要对工作中的能力、自主和关联基本心理需求进行调查。其中8个问题针对关联心理需求的调查,6个问题针对能力心理需求的调查,7个问题针对自主心理需求的调查。问卷采用七级里克特(Likert)量表来测量调查对象对问卷中的陈述赞同或反对程度,即从(1)根本不真实到(7)完全真实。阿尔法(Alpha)值从自主、能力到关联心理需求分别为0.655,0.634和0.732。

3.生活中的幸福状态调查表

这一问卷是由Ryan和Frederick在1997年发明的。问卷共有6个问题,针对调查对象的能量、活力和注意力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采用七级里克特(Likert)量表来测量调查对象对问卷中的陈述赞同或反对的程度,即从(1)根本不重要到(7)完全重要。阿尔法(Alpha)值为0.92。

四、研究过程和结果

本研究进行了两次对性别影响的t测试(ttest),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参加者的测试结果差异不大,因此在本文及以后的分析中排除性别所带来的差异。

本研究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元性分析来处理数据,在以下各表中报告了分析结果。表1展示了本项研究调查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偏差、阿尔法(Alpha)值、峰度、偏度以及范围,表明各项数据的有效性。表2反映了调查对象的教学动机种类。表3中的数据展示了调查对象的教学动机、三个心理基本需求及生活中幸福状态之间的相关性。

(一)研究问题

1.高校外语教师的动机种类。

表1数据的频率和表2数据分析表明:52.5%的参加者为内在动机;52%的参加者为外在动机中的认同调节动机。根据描述性分析和表1数据一致性的α值,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认同调节均处在正常范围内。因此,外语教师的动机种类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中的认同调节动机。

表1 平均值和标准偏差(N=100)

表2 教学动机调查表中数据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比率(N=100)

2.在我国高校外语教师中,动机、心理需求和生活中的幸福状态有何关联。

在表3中显示了动机、心理需求和生活中幸福状态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值。从表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内在动机同自主心理需求、能力心理需求和关联心理需求成正相关(r=0.46,r=0.59,r=0.63),这表明内在动机与三个心理需求相关。认同调节与自主心理需求、能力心理需求和关联心理需求相关度很高(r=0.36,r=0.43,r=0.64),表明认同调节与三个心理需求相关。生活中的幸福状态与内在动机和三个心理需求亦成正相关(r=0.55,r=0.53,r=0.51,r=0.52),表明生活中的幸福状态与内在动机密切相关。此项调查表明:高校教师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认同调节与三个心理需求相关,也同生活中的幸福状态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教师的三个基本心理需求越是得到满足,就拥有更强的教学动机,也就越来越会因成就而感到生活幸福。

表3 生活中的幸福状态、动机和三个基本心理需求的相关性(N=100)

(二)研究结论

本项研究应用自我决定理论检测了100名高校外语教师教学动机的种类,还对动机与三个基本心理需求和生活中幸福状态的关系作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中的认同调节是外语教师所拥有的动机种类,说明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动机是受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所驱动。也就是说,他们的教学动机来自他们对教学的兴趣和自我看重的外语教学的价值。因此,他们的教学动机是内在动机和认同动机,而且这两种动机很明显地存在于所有参加者中。不仅如此,内在动机的均值还高于认同动机。

调查数据还显示:三个基本心理需求与内在动机和生活中的幸福状态密切相关,即教师的心理需求越是得到满足,他们就拥有更多的内在动机,生活中的幸福感也更接近和处于最佳状态。这种最佳状态会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成果的提高大有裨益。因此,笔者认为三个基本心理需求是影响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教学动机和生活中幸福状态的主要因素。

(三)讨论

本项研究不仅为高校外语教师教学动机研究方面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数据,而且也拓宽了自我决定理论跨文化、跨领域的实证研究,丰富了国内外同领域的研究。

1.社会文化

正如一些研究(Cheng,2001;Wong,2001,2006;Zhang,2004)的结果认为,传统中国文化影响中国教育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在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个人稳定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教师强调个人能力就反映出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教师对职业精益求精的追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道教强调一切遵从自然的思想;而教师对关联的追求也反映了些许儒家“和谐”的思想,强调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间接影响外,目前中国的社会环境对外语教师的教学动机也有影响。随着中国社会的经济改革和社会变革,以市场为导向和国际竞争成为社会的主流,教育系统改革应运而生,成为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这些改革不仅包括办学预算、教师的聘任制度和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等,还包括教育部刚刚颁布的“金课”标准给外语教学提出的新任务。外语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对外语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精力投入提出了更高、更细、更严的要求。新的管理政策影响教师的三个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因此,对教师的教学动机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一发现与Richardson 和Watt(2006),Watt和 Richardson(2007,2008)的有关社会因素影响教师选择职业的动机的研究结果呈一致性。

2.教师的自主

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生产、传递与应用的专业人员,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塑造和完善学生人格等重任,其劳动是复杂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享有专业自主权。高校教师的自主主要体现在学术自主和学校决策过程的参与。一方面,高校教师根据受教育者的学习和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领域内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对知识进行再消化、再理解和再加工,并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因此需要有一个自主的创作空间。另一方面,教师的这种创造力被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公平、自主的良好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会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和发挥。因此,高校应当以民主、平等的方式鼓励教师参与管理,参与学校目标、计划的制定,参与决策,赋予高校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和更大的自由度,使他们创造性的发挥能得到制度层面的有效保障。

3.教师的教学能力

能力是一个人在同环境的接触中不断地探索、学习和应用知识的综合结果。在教学中,教师的能力胜任心理需求必须到满足。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都想做好。作为一个外语教师,我们首先需要有扎实的学术理论知识。而知识的获得除靠自己的努力来直接获得外,学校还应该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教师只有不断地掌握新知识,他们的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升,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这种能力胜任的需求不仅能提高教师教学动机,特别是内在动机,还能使教师的生活幸福状态有提高,促进教学质量上台阶。

4.社会活动

除教师的胜任心理需求须得到满足外,关联心理需求也应得到满足。在上个世纪,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1954)认为对社会关系的需求是人类最高的需求。有效的社会关系会使人产生被尊敬和被关爱的感觉,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高校外语教师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同样需要有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被接受、理解并彼此影响。学校在此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通过学校组织各种各样的专业技术知识活动,教师能彼此分享一些经历,表达并且理解不同的对社会和自己专业的观点。同时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们也会感觉到他们是工作在一个积极的、健康的、专业文明的学习和学术环境中。研究表明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能满足教师的感情需求,也能对其个人和专业学习有所贡献。

五、建议

本项研究应用自我决定理论检测了高校外语教师教学动机的种类,还对动机与三个基本心理需求和生活中的幸福状态的关系作了相关的研究。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我国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动机主要由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中的认同调节组成,没有无动机例证。与此同时,三个基本心理需求与内在动机和生活中的幸福状态密切相关,即教师的心理需求越是得到满足,他们就拥有更多内在动机,生活中的幸福感也处于最佳状态。在此,笔者就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外语教师的教学动机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提高教师的薪酬。研究结果表明,这所大学的外语教师均从事第二职业,其原因主要是弥补份内工作相对较低的薪酬。当教师从事其他的工作时,除非这一工作同他们的本职工作一样,否则就是在削减他们建立满足能力需求的机会。例如,从事第二职业会减少他们为职业发展所奉献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适当提高教师们的薪酬,让教师为他们的付出和收获感到欣喜和满足,愿意为高校健康发展献力量,进而激励教师们心无旁骛地奋斗在教学第一线。

第二,改进学校的领导风格。本项研究的结果表明,社会文化包括校园文化是影响教师教学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校中,学校领导在制定学校政策时要与教师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他们的自主权,从而使教师体会到其自身的价值。教师参加政策的制定与学校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相辅相承,同时也与教师的自主性和工作满意度息息相关(Sagie&Koslowski,1994)。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追求的幸福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幸福,而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上的;追求道德上的幸福,而不是环境上的;追求的幸福是自我认同的,而不是由他人决定的(Lu,2001)。这种有效性和工作的满意程度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动机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领导风格中的政策公开和教师参加政策的制定等都与教师的教学动机有密切关联。学校领导应该为教师创造一个激励动机的环境,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产生以校为家的自豪感。

第三,满足教师的三个基本心理需求。本项研究的分析显示三个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动机。对能力的需求是指人们渴望拥有能完成一项任务并达到预期成果的能力。在本项研究中,外语教师的能力和学生取得的成绩对教师的教学兴趣和满足感有影响,进而提高了教师的内在动机。自主的需求指人们对做事情的自治权利的需求,是指人们有权利选择做自己喜欢的并且认为是很有价值的事情,要有选择的权利,从而感觉到自己是行为的支配者。在本项研究结果中显示教师的自主权力得到了部分支持,这种从事某项活动的兴趣和满足感将会提高教师的教学动机。关联的需求可以理解为“与……联系”或者是“被关照”,是人们在一个集体内被关心和尊重的需求。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属于一个集体并了解集体内发生的事情,就会有一种心理认同感和安全感,其中包括教师与同事、学生、朋友、家人和学校的关系等。在本项研究中,教师与学生、家庭成员和同事的关系为他们提供了可靠的关系保证,让他们感觉到与人相关联,并且被人关爱着。这种联系的需求也为教师的动机提供了正能量支撑。

六、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动机,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提升教师的幸福状态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研究证明教师心理需求的满足影响教师的教学动机,亦影响教师幸福状态的提升。由此得出结论和解决方法:需要学校给予政策支持,为满足教师的自主性、能力胜任和关联心理需求的满足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推出举措,使教师的幸福感进一步提升,促进教学效果有序提高。

猜你喜欢

外语动机心理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