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学生研学旅行资源开发的实践
2020-06-29龚金秀
龚金秀
【摘要】教育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是世界共识,也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本文结合所在学校(中学)开展研学旅行的实例,阐述了围绕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力”这一核心素养来进行中学生研学旅行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中学生研学旅行;资源开发;国际理解力
所谓教育的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形势的到来,培养立足于本土,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已成为世界共识。
2020年,由新冠病毒引发的全球疫情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事件,比如超过40个国家向中国索赔,“瑞幸”强制退市,“原油宝”事件……无不凸显培养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当今的中国,迫切需要具有国际理解能力、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国际沟通能力的人才。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国际理解”素养的涵义: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自《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发布后,各地研学旅行发展犹如雨后春笋。笔者所工作的学校是一所外国语学校,以培养有“国家情怀、国际视野、外语特长、文理兼优、综合素质全面”的国际化复合型预备英才为目标。如何根据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及本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力的中学研学旅行资源呢?下面结合实例谈谈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联合海外友好学校,开发有利于培养国际理解力的海外研学旅行资源
“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走出国门看世界,这是最能开阔国际视野、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目前,学校已经与几个国家的数十所学校缔结友好学校,开发了安全可靠的海外研学线路,积极开展跨文化交流。已成功组织过美国研学旅行、法国文化之旅、西班牙研学之旅、中澳研学营、中新(新西兰)研学等活动。
比如,新西兰研学活动,就是以深度学习为主、全方位体验异国文化之旅。学生周一至周五在新西兰萨默维尔初中全日学习,学校为每位学生进行英语及学术水平评估,并按学生程度及兴趣安排入读班级。白天与当地学生一同上课、学习及活动,真正融入新西兰校园生活,交流文化及提升运用英语的能力;晚上入住当地家庭,亲身体验异国家庭生活,促进英语口头表达,锻炼克服困难的能力。
“横跨半球,相遇美好”。学生通过国外的游览风景名胜,参观博物馆等承载文明文化的场馆,开阔了视野;通过与异国学生一起学习、入住当地寄宿家庭,亲身体验异国文化的差异,学会理解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不过,海外研学活动,成本高,不能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参与;而且安全风险大,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确保安全的课程实施方案,配备组织管理能力强的领队人员。
二、携手高校,小手拉大手,开发有利于培养国际理解力的高校研学旅行资源
名牌高校往往有着先天的优质教育资源。突破思维局限,打破基础教育学校。与高等教育学校之间的阻隔,可以开发出许多优质的研学旅行资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为我校提供品牌支持的名牌大学。依托其优厚的背景资源,我们联合组织过不少旨在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国际理解力的活动。2019年,我们参加外研社组织的2019世界青少年模拟联合国主题活动,由此开发出“模联北外行”研学旅行资源。
“模联北外行”研学活动中,我校模联社团的同学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学生齐聚北京外国语大学,扮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外交官,纵论天下大势,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表达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尊重,极大地锻炼了国际理解能力,提高了语言(尤其是外语)表达能力。我们还组织学生参观了北外校园,聆听了专家讲座,真切感受到作为“外交官摇篮”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大学的独特魅力;与北外歆语工程大学生志愿者的交流、相处,也激发了同学们的斗志:大姐姐大哥哥,你在北外等着我!
三、立足区域经济,校企合作,开发有利于培养国际理解力的研学旅行资源
本校所在的区域经济发展迅猛,工业园、科技城林立,其中不乏外企或合资企业,这也是经济全球化的真实写照。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质会在产品、工艺工程、管理理念等方面反映出来。如果我们本着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的目的,联手企业,就可以开发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竞争力的研学旅行资源。
比如,我们曾与某中德合资企业合作开发研学资源,组织英德复语班(英语为第一外语,德语为第二外语)学生参观厂房,深入車间,观看现代化流水线,还有专业人员现场讲解中德工艺、技术、经验合作共赢的具体内容。这对于学生的触动是很大的。
四、丰富内涵,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的元素,开发具有外国语学校特色的研学旅行资源
高中国际班学生参加的“心之力·云南普者黑研学”,我们根据普者黑旅游资源设计了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作能力、户外生存能力的系列研学课程;特别是其中的“财商启蒙”活动,要求学生依托本地资源特点,展开头脑风暴,寻找商机并付诸行动,赚取“人生第一桶金”,捐赠给山区贫困小学。这个活动促使学生脑洞大开,组员分工合作,汗流浃背地奔波在“生财之道”上:有的学生找外国游客为其提供导游服务;有的学生搞起了直播带货;有的学生游说亲友来本地投资;有的学生把本地特色手工艺产品推介到海外……
必须看到,学生的创造力不可限量,只要教师搭建好平台,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必然会收获丰厚的回报。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研学旅行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1]何钰婧.各国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对比研究[J].新西部,2019(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7(01).
[3]柳红娟.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J].教育(文摘版),2019(07).
[4]王丽娟.研学旅行对学生核心素养中自主能力的培养[J].教育学文摘, 2019,6.
[5]黄敏,王露.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