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a(OH)2改善弱酸性软土水泥土性能的试验与实践

2020-06-29苏文生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外加剂渗透系数模量

苏文生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25)

软土地基的特性表现为承载能力较弱、含水量高、承受荷载时变形较大,且对于素填土等常见的地基土来说处理难度较高。若地基处理效果不满足工程要求,在软土上修筑的建筑结构容易发生沉降量大、不均匀沉降等问题。通常采用水泥对软土进行加固,如高压旋喷桩或水泥搅拌桩等。已有较多学者研究了水泥土的各种工程性质[1-3],马冬梅[4]研究了添加适量的石膏、粉煤灰和添加剂SN- II对矿渣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骆以道等[5]研究了搅拌水泥土抗压强度的特性,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软土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当内部有机物分解后,土体会呈现出弱酸性,对钢筋及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均有腐蚀作用。若弱酸性软土仅采用纯水泥进行加固,不利于水泥的水合和水化反应,水泥土的部分工程性能包括强度、密度、压缩性等可能达不到设计要求。为了提高加固效果,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原理,本实验在水泥土室内试验中添加碱性外加剂,分析对水泥土性能的影响,碱性外加剂选取成本相对较低的Ca(OH)2。

1 工程概况

某新建防洪堤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堤坝中心线长度为3817 m,主要用以预防本地沿海的风浪增水。堤坝顶部宽度为6.0 m,堤坝高度位于2.1~4.9 m之间,迎水面坡度为1∶3,采用浆砌片石砌筑,背水面坡度为1∶5,采用撒播草籽的方式进行防护。堤坝采用附近山体开挖的花岗岩风化残积土进行回填,剔除直径大于20 cm的块石,采用分层填筑碾压的形式。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该防洪堤在里程数K1+230~K1+890段内为低洼地区,地基内存在厚度为3.1~10.7 m不等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呈现灰黑色和黑色,经室内土工试验测试,其含水量位于32.3%~62.4%,不排水抗剪强度较低,位于8.7~14.5 kPa之间,有机质含量位于2.7%~4.9%,pH值位于6.4~6.8之间,表现出弱酸性。

为了提高该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增加堤坝的稳定性和缩短建设周期,该地基需进行地基处理。经业主、勘察、专家组、设计等单位研究论证,该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径为0.6 m、桩距为1.8 m,采用梅花形进行布设,设计桩长进入软土下部土层1.0 m,具体桩长以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控制。根据附近区域以往的工程经验,若只采用纯水泥对其进行固化,有时加固效果欠佳,为此本工程拟尝试添加Ca(OH)2对场地弱酸性软土进行中和反应。为了验证其可行性和改善效果,首先在室内进行配方试验,测试其工程性质改善状况,确定外加剂合适的掺量,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土样材料取自该堤坝K1+230~K1+890段典型软土,主要为淤泥。土样采集使用塑料密封袋保水密封,运回实验室后放入恒温箱内保存,温度设置与地基温度保持一致,保证土样性质未发生较大变化。碱性外加剂选用工业级Ca(OH)2,水泥采用普通325硅酸盐水泥。经测试,该水泥主要化学成分SiO2含量为24.3%,CaO为60.4%,Al2O3为3.1%。

2.2 试验方案

试验通过研究Ca(OH)2对弱酸性软土水泥土性能的影响,对比各掺量碱性外加剂水泥土的性能,从而得到相关结论。根据Ca(OH)2的掺量分为5组,第1组为对比组,Ca(OH)2的掺量为水泥掺入量的0%,第2至第5组Ca(OH)2的掺量分别为3%、7%、10%和15%。试验中Ca(OH)2作为唯一变量,需要控制水泥掺量,每一组水泥掺量均为土样质量的18%,保持水灰比为1∶2。试验共进行4项指标的研究,分别为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抗渗性和压缩性。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密度的试件模具均为内径45 mm、高90 mm的PVC管材,相应试件体积为143.14 cm3;渗透性试验与压缩性试验采用标准试件,直径均为61.8 mm、高为40 mm的圆柱体。为减少试验误差,每种条件的试样均制作3个,试验结果取3个试件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2.3 试验准备

(1)模具准备:做好标签,将模具按标签摆放好,并在模具内部涂抹满润滑剂;(2)工具、仪器准备:试验所需的仪器、工具有砂浆搅拌器、研磨钵、汤勺、天平和称取容器等,将搅拌器、容器冲洗干净,确保无前次试验遗留材料,天平要求精确度达到0.01 g。

2.4 试验过程

首先将原状土样称重,取约1 500 g,放置于搅拌容器内;水泥取约270 g,放在研磨钵或其他搅拌容器中;取碱性外加剂Ca(OH)2,根据制样掺量(分别为0%、3%、7%、10%、15%)称取合适的质量,放入水泥粉所在的容器内,将水泥与外加剂混合均匀,使用汤勺搅拌10~15次;将水泥与外加剂混合物掺入搅拌容器的土样中,加入适量的自来水,快速放入砂浆搅拌器中搅拌,搅拌时间控制在6~8 m,使得各种材料充分混合。将搅拌好的材料倒入模具中,每个模具分3次压实,并将两端刮平;每组试件做好后贴标签,放到恒温箱中进行养护,保持温度和湿度一定。养护24 h后取出来拆模,放置于室内自然养护;每组试件分别养护7、14、28 d;由于水泥土压实时体积会增大,可能会很难拆掉模具,此时需破坏模具(PVC管)。待试件养护到相应龄期时,分别测试上述四项工程性质,各测试方法严格按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中的方法进行。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密度

外加剂的掺入不宜对水泥土密度产生较大影响,否则在做地基处理时,水泥土桩重量的增大会提高下部未处理地基土体的附加应力,产生更大的沉降。根据试验结果,将碱性外加剂掺量与各组试件密度绘制成图1(以28 d养护龄期的密度为例)。可见:(1)当Ca(OH)2掺量增加时,水泥土试件的密度略有增大,但增幅较小;(2)28 d养护时间,Ca(OH)2掺量为3%时,水泥土试件密度仅增加1.5%,掺量为10%时密度增加到4.8%;(3)掺量0%~10%时,水泥土密度与Ca(OH)2掺量近似呈线性比例关系,掺量大于10%后,增长速率降低,曲线变缓。可见掺加Ca(OH)2对水泥土密度的增加作用较小,对水泥土桩产生的附加应力较低,即掺加Ca(OH)2对加固效果的不利影响较小。因为水泥土掺入Ca(OH)2后,Ca(OH)2与土样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其颗粒间隙比纯水泥土样反应生成化合物的要小,导致添加Ca(OH)2的试件孔隙减小,质量差异不大的条件下水泥土的密度略有增加。

图1 Ca(OH)2掺量与水泥土密度的关系曲线Fig.1 Relation curve between content of Ca(OH)2 and the density of cement-soil

3.2 无侧限抗压强度

通过比较添加不同含量的碱性外加剂Ca(OH)2对水泥土强度的提高作用,将各个不同龄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外加剂掺量关系绘制成图2。可以分析出:(1)添加外加剂的水泥土试件抗压强度有明显提高,提高幅度达到21%~50%。(2)水泥土试件的抗压强度随着外加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外加剂掺量在5%~10%时增速较明显,掺量小于5%时增幅不大,曲线较缓,外加剂掺量在5%~10%时曲线趋于指数变化,当掺量超过10%时,水泥土试件抗压强度增速趋缓。(3)掺量相同时,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水泥土抗压强度随之增加,养护7~14 d内水泥土抗压强度增幅较大,而养护14~28 d内,水泥土抗压强度增幅相对较小,表现出碱性外加剂Ca(OH)2对弱酸性水泥土早期强度有较好的提高作用,对后期水泥土强度的提高幅度没有早期的高。当掺量超过10%时,水泥土试件抗压强度增幅较小,说明Ca(OH)2掺量并非掺加越多效果越好。究其原因,主要是Ca(OH)2掺量过大时,在固化反应过程中,体积出现膨胀,试样孔隙增多,导致整体强度增幅不明显。且掺加过多的外加剂会增加软土处理的成本,不利于工程的经济性。综合提高效果和经济性,建议Ca(OH)2掺量不宜超过10%。

图2 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与Ca(OH)2掺量关系曲线Fig.2 Relation curve between uniaxial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Ca(OH)2 content

3.3 渗透系数

防洪堤地基渗透性一般要求较高,渗透系数越小,渗流量越小,对于防洪越有利。将试验测试得到的水泥土试件渗透系数与Ca(OH)2掺量关系如图3所示。由图3可见,28 d龄期时,随着掺量的增加,水泥土试件的渗透系数也随之降低,渗透系数从2.2×10-7cm/s降低到4.2×10-8cm/s,10%~15%掺量时曲线趋于平缓;可见Ca(OH)2掺入后,能够较明显地降低水泥土渗透系数,这对于防渗工程具有重要作用。在28 d渗透系数曲线中,Ca(OH)2掺量为7%时,渗透系数基于该曲线趋势稍高,但曲线趋势与7 d和14 d曲线大致相同,推测为试验误差导致。碱性外加剂提高弱酸性水泥土抗渗性能的原因主要是Ca(OH)2与土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固结体,提高了水泥土的密度,填充颗粒之间的孔隙,阻碍了水分子的运动,使水泥土抗渗性能得到提高。

图3 渗透系数与Ca(OH)2掺量关系曲线Fig.3 Relation curve between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nd Ca(OH)2 content

3.4 压缩模量

水泥土的压缩性关系到整个复合地基的沉降量,将水泥土试样压缩模量与外加剂Ca(OH)2掺量的关系曲线见图4。由图4可见,随着外加剂掺量增加,各个不同龄期的水泥土压缩模量均有提高,并呈现出随着龄期的增加,压缩模量也随着增加。28 d龄期时,随着掺量的增加,压缩模量由43 MPa提高到50 MPa。水泥土压缩模量的增加程度与土体原有的压缩性、材料间化学反应程度、充填孔隙的大小等密切相关[6]。压缩模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碱性外加剂Ca(OH)2与土样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使得颗粒间隙减小,水泥土密度增加,进而导致水泥土压缩模量增加。

图4 压缩模量与Ca(OH)2掺量关系曲线Fig.4 Relation curve between compressive modulus and Ca(OH)2 content

4 现场应用效果

本防洪堤软土地基加固中,基于上述室内试验结果,结合现场工程条件和经济性要求,水泥掺量控制在18%、Ca(OH)2掺量控制在10%左右。现场施工完毕后,进行水泥搅拌桩钻孔取芯和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试验,取芯孔数36孔。其中两处典型的芯样如图4所示(桩号分别为125#和342#)。可以看出,掺入Ca(OH)2后,水泥土芯样以长柱状为主,部分呈短柱状、块状,芯样基本连续、完整、胶结程度较好,水泥搅拌基本均匀、断口基本吻合,芯样侧面局部见蜂窝麻面;桩身完整性较好,未见明显断桩现象,桩身完整性为II类。且在施工过程中,加入Ca(OH)2后水泥浆流动性基本保持不变,搅拌性能不会降低,不会对施工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对现场取出4个孔的芯样进行了部分工程性质的测试,平均重度17.81 kN/m3,无侧限抗压强度2.84 MPa,渗透系数2.32×10-8cm/s,压缩模量43.2 MPa,基本与室内试验数据一致。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掺加Ca(OH)2并不会对水泥土桩重度有较大影响,同时还增加了水泥土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降低水泥土的渗透系数,提高了其压缩模量。

图5 现场搅拌桩钻孔取芯图片Fig.5 Pictures of core-drilling the mixing piles

5 结论

鉴于酸性软土水泥土强度较低的问题,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碱性外加剂Ca(OH)2对弱酸性软土水泥土进行了处理,通过室内配方试验,取Ca(OH)2掺量为唯一变量,每组制样Ca(OH)2掺量为该组水泥掺量的0%、3%、7%、10%和15%,测试了水泥土固化后的若干工程性质,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

1)水泥土掺入Ca(OH)2后其密度比淤泥本身的密度略微增大,但增大幅度基本小于4.8%,不会对下卧未加固土层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2)水泥土试件的抗压强度随着Ca(OH)2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外加剂掺量在5%~10%时较明显,掺量小于5%和高于10%时增幅相对较小,且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水泥土强度逐渐提高,特别是早期强度提高幅度较为明显;

3)随着外加剂掺量的增加,各个不同龄期的水泥土试件的渗透系数随之降低,最大降低了一个数量级,降低幅度超过70%,水泥土压缩模量得到提高。

4)Ca(OH)2掺入后,弱酸性软土水泥土的各项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综合提高效果和经济性,建议Ca(OH)2掺量不宜超过10%,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外加剂渗透系数模量
路基回弹模量变化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研究
酸法地浸采铀多井系统中渗透系数时空演化模拟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高劲度模量沥青混合料在京台高速车辙维修段的应用
室内回弹模量和回弹再压缩模量试验参数探讨
排水沥青混合料渗透特性研究
地学统计学方法在辽河平原河谷渗透系数空间变化特性中的应用研究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