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端视角的装配式建筑激励政策

2020-06-29乔丽丽陈群陈哲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装配式收益政策

乔丽丽,陈群,2,陈哲

(1.福建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2.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宁德 355000)

1 装配式建筑研究发展现状

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机械化程度高、保护环境等很多优势[1],但是在中国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需求低。为推广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国从国家到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1-7]。在学术领域,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激励问题是学者的研究重点之一。如王志强等[8]认为政府应从补贴额度、惩罚机制、宣传力度、开发成本4个方面着手来激励建设单位积极应用装配式建筑。李锦华等[9]认为选择正确的激励方式、对供给端进行严格的监管可以提高政策激励效率。金国辉等[10]提出强化装配率、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装配式建筑等激励策略,以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装配式建筑。齐宝库等[11]以政府和项目业主的利益为切入点,设计装配式建筑政府补偿机制,阐述政府激励政策的机理。陈勇等[12]认为政府的激励策略应倾向于技术研发和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以提高企业的参与度。刘晓君等[13]认为政府激励政策提高开发商的经济效益,是影响开发商开发意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刘树青等[14]发现当建筑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政府激励政策转向市场。单英华等[15]认为政府的激励措施可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合作。

综上可知,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广研究多聚焦于供给端,针对需求端的研究相对有限。基于需求端的视角研究装配式建筑,有助于实现装配式建筑企业和项目的商业可持续,需求端对装配式产品和企业的选择决定了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从而促使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等水平。因此,有必要针对需求端进行激励研究,促使需求端在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 政府与消费者间的演化博弈分析

2.1 基本假设

(1) 假设博弈双方为政府和消费者群体。政府制定激励政策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达到推广装配式建筑的目标,消费者会对政府的引导进行一定程度的响应;假定n个消费者中有i(i=1,2,…,n)个消费者对政府的激励政策做出反应。

(2) 假设建筑的生产方式只有2种,现场浇筑或者工厂预制的装配式。消费者的购买选择有2种,传统现浇建筑或者装配式建筑。政府对消费者购买装配式建筑的行为有2种政策选择,实施激励政策或者不实施激励政策。

(3) 假设博弈双方中的政府为完全理性决策主体,以推广装配式建筑为决策目标;而消费者为有限理性决策主体,需要经过不断思考、调整的过程,最终实现博弈平衡。

(4)假设消费者受利益驱动会欺骗政府。

2.2 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假设,设定γ为消费者购买装配式建筑的概率,购买传统建筑的概率为(1-γ);假设政府实施激励政策的概率为θ,不实施激励政策的概率为(1-θ);m0为政府没有实施激励政策时的收益;m1为政府没有对消费者实施激励政策但消费者主动购买装配式建筑而给政府带来的社会收益,如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使用、环境的改善、建筑质量提高进而后期对建筑的维护费用降低等;m2为政府推行激励政策的成本,如政府对政策的研讨、修订、宣传以及推行成本;m3为政府实施激励政策且消费者购买装配式建筑时政府带给消费者的收益;m4为政府实施激励政策并且消费者购买装配式建筑时政府获得的收益,如政府公信力的提升等;n0为消费者购买传统建筑获得的收益;n1为消费者购买装配式建筑比传统建筑多付出的成本;n2为消费者移用政府给予购买装配式建筑的经济补贴而获得的收益,实质上并没有购买装配式建筑。假定上述参数均大于0。

综上可得,政府实施激励政策情况下,消费者购买装配式建筑时政府获得的收益为(m0-m2-m3+m4),消费者获得的收益为(n0-n1+m3);消费者购买传统建筑时政府所获收益为(m0-m2),消费者所获收益为(n0+n2)。政府不实施激励政策情况下,消费者购买装配式建筑时政府获得的收益为(m0+m1),消费者获得的收益为(n0-n1);消费者购买传统建筑时政府所获收益为m0,消费者所获收益为n0。

2.3 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2.3.1 政府的期望收益分析

政府实施激励政策的期望收益E(θ1):

E(θ1)=γ(m0-m2-m3+m4)+

(1-γ)(m0-m2)

(1)

政府不实施激励政策的期望收益E(θ2):

E(θ2)=γ(m0+m1)+(1-γ)m0

(2)

γθ(m4-m1-m3)+γm1+m0-θm2

(3)

根据式(1)和式(3)可得政府的复制动态方程:

θ(1-θ)[γ(m4-m1-m3)-m2]

(4)

2.3.2 消费者的期望收益分析

消费者购买装配式建筑的期望收益E(γ1):

E(γ1)=θ(n0-n1+m3)+

(1-θ)(n0-n1)

(5)

消费者购买传统建筑的期望收益E(γ2):

E(γ2)=θ(n0+n2)+(1-θ)·n0

(6)

n0+γ(θm3-n1)+(1-γ)θn2

(7)

根据式(5)和式(7)可得消费者的复制动态方程:

γ(1-γ)(θm3-n1-θn2)

(8)

2.3.3 政府与消费者博弈演化路径分析

基于Friedman提出的方法,通过Jacobi矩阵可以得出均衡点的稳定性[16],对式(4)和式(8)分别关于θ和γ求偏导,可得Jacobi矩阵为:

然后求出矩阵的行列式和迹并分析均衡点的稳定性,具体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各均衡点的稳定性

图1 政府与消费者博弈演化趋势图Fig.1 Evolution trend of the gam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consumers

2.4 演化博弈结果分析

据图1所示,演化博弈结果随θ*和γ*取值的改变而改变,最终向点(0,0)或点(1,1)收敛。政府实施激励政策,消费者可能购买装配式建筑,也可能购买传统建筑。鞍点与两坐标轴所围面积越小,收敛到均衡点(0,0)的概率就较小,消费者购买传统建筑的可能性降低;相应地,收敛到均衡点(1,1)的概率就较大,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装配式建筑。因此,要使激励政策起到促进消费者购买装配式建筑的作用,应该减小θ*和γ*的取值,具体措施如下:(1)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加深消费者对装配式建筑的了解,即降低消费者购买装配式建筑比传统建筑多付出的成本n1,使得θ*减小,政府制定的激励政策起到效果;(2)政府对购买装配式建筑的消费者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即增大消费者购买装配式建筑时政府带给消费者的收益m3的取值,使得θ*减小,消费者购买传统建筑的可能性降低,增加装配式建筑的购买需求;(3)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入市场,利用市场调节,减少政府宣传及推行政策的成本,同时促使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即降低政府推行激励政策的成本m2,使得γ*减小,增大消费者购买装配式建筑时政府带给消费者的收益m3,使得θ*减小,消费者趋向于购买装配式建筑,政府的激励政策达到目标效果。

3 装配式建筑激励政策建议

1)提高公众意识。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或者开展讲座活动、出版专业书籍,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宣传,增强公众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消除公众对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担忧,使公众认识到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促进消费者主动购买装配式建筑。

2)进行多元化激励。政府可直接给予购买装配式建筑的消费者货币补贴,降低房款支付总价或者减少首付金额。在贷款方面,鼓励金融机构优先配置信贷资源、简化审批手续、降低贷款利率、增加贷款额度、放宽贷款限制条件、延长贷款年限等。对于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装配式商品房的消费者,可采取住房公积金优先放贷、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上浮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激励措施。此外,政府还可以进行声誉激励等精神激励,比如颁发荣誉证书、授予光荣称号等,肯定消费者行为,让消费者感到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满足消费者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进而呼吁更多公众购买装配式建筑。

3)完善配套设施。公开装配式建筑的材料费用,以便控制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减少地产开发商的投资负担,激励开发商建设装配式建筑,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选择。此外,还可提供企业技术研发资金补助、优先推荐装配式建筑参与评奖评优、加强用地保障、减免用于建造装配式建筑的新型材料的增值税征收、保障超大构件物流运输。同时建立从部品构件生产到施工验收的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落实装配式建筑各方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以便政府监督开发商,确保装配式建筑达到质量要求,而企业自身也需建立专业化队伍来保证建筑质量。并鼓励采用菜单式全装修,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猜你喜欢

装配式收益政策
政策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政策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助企政策
政策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