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课证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20-06-29张俊玲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证等级证书职业技能

张俊玲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从2019 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1+X 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以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一方面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得以夯实,就业创业本领得以拓展;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也得以不断深化。1+X试点工作与职业院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之间应该是互融互通、互相促进的关系。职业院校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内容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融合,将证书的技能点和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从而保证1+X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

一、1+X证书背景下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一)基于专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科学、规范构建课程体系

在构建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之前,首先对专业所属的“专业技术服务业”行业、区域内企业以及本专业毕业生和在校生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和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明确工程造价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工程造价及相关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形成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通过对工程造价专业岗位(群)岗位职责和工作过程以及职业能力等的剖析,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从事工程造价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 号)要求,遵循《高等职业学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标准》,科学、规范构建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在内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二)1+X证书背景下课证融合的思考

1+X 证书制度中,“1”代表学历证书,“X”代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与“X”的融合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实现,而人才培养方案中最重要的载体是课程,“1”与“X”的融合关键要实现“课证融合”[2]。和传统的支撑学历证书获得的课程体系设置相比,1+X证书背景下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和确定教学内容时应充分研究学生可考取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种类、等级以及相应涵盖的职业技能点,通过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和确定学生应该具备的主要技能点,并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各个课程模块和确定课程内容时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融入,如图2所示。

截至2019 年底,教育部已组织遴选出三批共计93 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涉及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可考取的证书主要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根据已明确出的证书申报条件,高职在校学生可以考取相应证书的初级和中级两个级别。因此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考虑与这两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和中级所要求的技能标准相融合,同时结合培养目标中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要求,对证书高级技能内容进行一定的考虑。

二、基于“课证融合”思考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确定培养规格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经过前期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分析,参考高等职业学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标准,最终确定我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规格部分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表述主要包括:

知识要求: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基础人文知识、专业英语知识;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经济法基础、工程经济、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熟悉常用建筑材料的名称、规格性能、检验方法、储备保管、使用等方面知识;了解建筑识图、建筑结构、施工工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等知识;掌握CAD、BIM建模、基于BIM确定工程造价等知识;掌握工程造价原理、工程造价控制、编制计价定额、招标投标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工程结算编制方法和建筑统计等知识;了解安装工程材料、识图、计量等知识。

能力要求: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施工图识读、正确使用相应标准图集、CAD 建筑图绘制、建筑信息模型建模能力;具有正确选择建设工程定额,学会查找定额和定额换算的能力;能够编制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报价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能力,能够与团队合作完成工程投标报价的各项工作;能够处理工程变更、价格调整等引起的工程造价变化工作、能够编制工程结算;能够参与企业基层组织经营管理和施工项目管理工作;能够运用一种或多种工程造价软件,具备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工程计价的能力。

(二)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的技能点

以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课程融合为例,按照《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主要涉及工程图纸识读与绘制、BIM 建模软件及建模环境、BIM 建模方法、BIM 属性定义与编辑和BIM 成果输出5 个技能点;中级主要涉及BIM模型构建、专业协调、BIM数据及文档的导入导出、专业应用4个技能点;高级主要涉及BIM实施规划及控制、BIM模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BIM模型多专业综合应用、BIM的协同应用管理、BIM集成扩展应用5个技能点。初级和中级的主要技能点与课程内容大致融合关系如图3所示,图中课程名称后带“*”的课程为专业教学计划中对应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的专项课程。可以看出,与初级技能点融合的课程以专业基础课为主,与中级技能点融合的课程涉及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此外,在专业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中可以考虑设置与高级技能点相关的教学内容,作为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首先要从学历教育的角度出发,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搭建课程体系框架。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专业综合课程、实习实践环节等基本课程模块,在从公共基础课向专业综合课、实习实践环节递进的过程中,立足于学生专业学习认知规律和职业发展需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规律,实现对学生由基本职业素养到综合技能的培养,在其中专业课程的建设部分充分融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最终实现学历教育课程与证书培训内容的融合[3]。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如图4所示。

图4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

三、1+X课证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

(一)以学历证书为主,选定主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X 模式中,“1”是根本,“X”是对“1”的强化、补充和拓展,将X个证书内容全部融入课程体系既没必要也不现实。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主线要遵循学历证书教育的主线,在X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可以结合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重点选择部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课证融合,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中进行充分考虑。其余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有选择地在专业拓展课程(选修课)中进行一定程度地体现。对工程造价专业来讲,BIM 技术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选择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一项主要证书,此外结合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可以选择与工程计价紧密相关的证书作为主要证书融入课程建设。需要注意的是,专业拓展课程不能完全被认定于X证书课程,拓展课程的内容涵盖范围应大于X证书涵盖的范围。

(二)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保障1+X课证融合真正实现

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是保障1+X 课证融合真正实现的关键。专业教师既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紧跟1+X 证书制度改革的要求,积极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培训能力,X证书内容是基于企业真实的技能点和岗位需求开发,这就要求专业教师首先要有非常强的专业技能,然后才能针对技能点对学生进行培养。“双师型”教师素质的打造,可以通过教师赴国内外研修访学、下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锻炼等方式提升[4]。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应充分利用下企业实践锻炼机会,深入建设单位、施工企业或造价咨询公司等相关岗位提升自身专业技能,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紧跟行业发展需求,掌握专业前沿知识和先进技术,可以考取造价工程师、建造师、建筑信息模型(BIM)等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课证融合”应更加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打造

在教育部办公厅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面向学生开展X 证书培训,要与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结合起来,“三教”改革中教法是关键。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教材内容改革的最终效果都要靠教法来体现。“课证融合”充分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的是“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过程,打破了理论与实践教学分离的界限,通过具体的、实际的教学(工作)任务的引入,帮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动手操作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充分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的技能点融入教学的过程。作为带有工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背景的工程造价专业,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尤为适合。因此,在1+X 课证融合背景下,应该更加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打造和运用。

(四)借助1+X 课证融合,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实行1+X 证书制度,是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建立的重要制度设计。1+X证书制度通过将企业实际需求与学生在校学历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将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具体化为若干个技能点,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形式将其有效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最终实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也进一步推动了校企全方位的深度合作。相较于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1+X证书制度的推行给校企合作以更明确的方式和路径。在1+X 证书背景下,企业可以更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内容的设计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资源的开发、课程考核和评价、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环节,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分工合作,共同承担1与X的培育任务,充分发挥“双元”育人机制作用。工程造价专业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可以将企业的需求具体化为课程,将企业承担的真实建设项目工作任务引入课堂教学,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由校企双方共同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授课和指导学生操作训练,在学生学的过程中强化技能培养,为企业进行人才储备,最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

四、结语

1+X证书制度推行的最终目的是要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通过强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构建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实施1+X 证书制度的有效举措,科学、规范、合理的课程体系能够有效推动1+X 证书制度的实施,而“双师型”教师队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及深度的校企合作都是深化课证融合课程体系落实的有力保障。工程造价专业作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依托专业之一,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证融合课程体系构建以及教学模式改革等措施,相信会在提升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解决社会对技术服务型技能人才需求方面取得预期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课证等级证书职业技能
课证融合背景下智能交通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X 证书制度”导向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高职跨境电商专业“1+X”证书制度课证融合实践研究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