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课放光彩,异构显匠心
——记一堂“苏式”高中英语课

2020-06-28

英语教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苏式被采访者苏州

肖 梅

引用文献

引言

为了精准解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探索和研究以此为背景的教学策略和手段,2018年10月11日,江苏省苏州中学承办了“基于新课标的英语阅读教学研讨暨北京—江苏同课异构交流活动”,北京名师和苏州名师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展现了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风采和理念。曾有幸观摩了北京八中倪亮老师和江苏省苏州中学叶文洁老师的两堂同题异构课。

一、文本内容简介

授课文本选自北师大版英语教材模块一Unit 3 Celebrations Lesson1 Spring Festival。该文本由三个语篇组成:三位年龄、身份、背景不同的被采访者叙述了各自的春节见闻和感受。第一位被采访者是16岁的外国交换生,他讲述了第一次在南京过春节的别样体验和感受,如节前打扫房屋、贴福字,节中吃团圆饭等活动。第二位被采访者是在上海工作的28岁电脑工程师,他讲述了离乡在外打拼者回家过春节的活动和情愫,如节前预定火车票、为父母购买礼物,节中与家人聊天、吃火锅、追忆往昔等。此外,他还提及小时候庆祝春节时喜欢放鞭炮、吃糖果和张灯结彩的热闹方式,与如今简简单单的阖家团圆方式形成了对比。第三位被采访者是70岁的黑龙江老奶奶,她描述了节前置办年货、准备团圆饭,节中享受孙辈欢笑、子女闲聊、家人吃饺子的祥和景象。文本最后还有一段总结,从三个采访中提炼出“节日的精神——家”这个主题。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多月的高中学习磨合,学生基本适应了高中英语教学。关于春节放鞭炮、吃饺子的传统习俗,学生并不陌生,但他们对于春运“一票难求”以及“空巢老人”盼望子女回家过节的社会现象可能只是有所耳闻,对春节内涵和意义的认识大多也只停留在表面,这有待于从文本的遣词造句、语篇架构、情感体验中领会、挖掘。

三、观课感想

北京八中的倪亮老师从教师和学生的春节记忆入手,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通过拼图阅读,提取春节前后不同人物、不同活动的事实性信息。在信息提取过程中探讨了被动语态的语用功能。接下来,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开展小组采访,试图挖掘文本信息与学生个人经历之间的内在关联。最后,通过视频总结、提炼春节的本质。在课后作业布置中,倪老师要求学生反思过往的春节庆祝方式,并写出明年的春节过节计划。

江苏省苏州中学的叶文洁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任务展开阅读,在对被访者身份的推测中培养学生从字里行间推断信息的能力;在集体回忆和分享春节习俗的活动中积累语言,激发文化自信;在体验受访者情感的朗读中欣赏语言;在阅读后续的批判性思考问题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掘春节的内涵和真谛,同时反思我们对待传统节日及家人的情感态度;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又回到最初创设的情境,以“给美国学生回信”的方式输出课堂所学的语言知识及内涵感悟。

通过认真倾听和总结反思,发现叶文洁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具有浓浓的“苏式”味道,即精致——思路精妙、设计别致;灵动——引导灵活、师生跃动;开放——理念开明、炫丽绽放。

(一)精致——思路精妙、设计别致

自古以来,苏州就以园林著称。苏州园林构筑精致,有“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美誉,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其特点是移步换景,透过不同的窗棂看不一样的风景——修竹,抑或水边的假山;还有一种构图上的对称与和谐美。叶文洁老师执教的课堂亦具有此特质,即思路精妙、设计别致。

教学片段1

上课一开始,叶老师首先呈现一封电子邮件,这是她以前在美国教汉语时所带的学生写的,内容如下(见图1):

图1

接着,叶老师就下面四个问题简单采访几名学生,了解他们过春节的庆祝方式和对节日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的理解。

Q1:What do you usually do during Spring Festival?

Q2:What do you like most about Spring Festival?

Q3:What does Spring Festival mean to you?

Q4:How do you feel about Spring Festival?

在课后布置的作业中,叶老师是这样设计的(见图 2):

图2

【点评】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学习主题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叶老师用一封美国学生的电子邮件导入,自然、合理,同时也快速聚焦主题——春节。接下来,师生之间简单的问答,既让学生熟悉采访的形式,又快速激活了他们关于春节的背景知识。此时学生对四个问题的回答比较宽泛和浅表,等这堂课结束时,他们对春节含义的理解才会有所提升。

一般情况下,教师都能做到利用图片或问题创设情境、导入主题,但叶老师在此基础上,如建造苏州园林般讲究“构图上的对称与和谐美”,体现在:在一堂完整的课的最后环节——布置课后作业上,匠心独运地呼应了前面的导入。经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在文化、语言、思维方面都得到了提升,此时布置这个“回复电子邮件”的课后作业,不仅与导入对称,而且能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符合苏州人的理念:精致且实用。

(二)灵动——引导灵活、师生跃动

太湖是苏州的一张名片。“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的滋润,使“苏式课堂”变得灵活与跃动。“灵活”主要体现在教师利用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因势利导地实施课堂教学,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成。“跃动”的“苏式课堂”充满了师生、生本、生生的多维活动,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丰盈润泽,就像水汽一样饱满。

教学片段2

在“详细阅读”环节,叶老师要求学生标出能反映被采访者对待春节情感的句子。师生对话如下:

T:Find out the sentences reflecting the interviewee’s feelings towards Spring Festival.

S1:In the last paragraph of section 1,I pick out these sentences:The greatest excitement began the night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Fireworks were being let off across the city.The night sky was lightened up by them.Children were covering their ears but with an expectant look on their faces.The fireworks were a lot of fun!

T:OK!Do all of you agree with him?

Ss:Yes!

T:Then what makes you think these sentences reflect Tom Jenkins’feelings?

S2:Because I find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s:the greatest excitement,was lightened up,an expectant look,a lot of fun.

T:Good!Can you complete the sentence:For Tom Jerkins,Spring Festival is a time of__________and__________.

S3:For Tom Jerkins,Spring Festival is a time of excitement and happiness.

T:Right!Anything else?

S4:For Tom Jerkins,Spring Festival is a time of joy and expectation.

T:Reasonable!But how do you know?

S4:Children were covering their ears but with an expectant look on their faces.

T:Yeah!Can you act out the description vividly?

第四名学生惟妙惟肖地表演出双手掩耳但又满脸期待的神情,引起台上师生和台下听众会意浅笑。

T:Now,who can read these sentences with proper emotions?

第五名学生用平淡的感情朗读了这些句子。

T:Hi,boy,did you read with proper emotions?What feelings should you have?

S5:Oh oh,I see.I’ll reread them.

这一次,该生用激动、欢喜的感情大声、略带夸张地朗读了这些句子,准确传递出文本背后的真实情愫,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对后面两个采访的处理中,除运用上述循循善诱、层层推进的方式外,叶老师还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设计问题并解答,最终总结出不同年龄、身份、背景的人对春节的感受各不相同(参考答案为板书):

For Tom Jerkins,Spring Festival is a time of__________and__________.

For Xu Gang,Spring Festival is a time of__________and__________.

For Li Yan,Spring Festival is a time of__________and__________.

(参考答案:excitement,joy,happiness;warmth,relaxation,togetherness;satisfaction,harmony,completeness)

【点评】《课程标准》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教育部 2018)。如何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和发展思维,叶老师给出了具有“苏式”味道的操作:要求学生开展生本对话,开放性地找出句子。叶老师没有要求学生阅读指定的段落、画出指定的句子,是因为考虑到作为每个生动、活泼的个体——学生——的体验各不相同。这种灵活的生本对话是教学方式由“传递—接受”式向“互动—体验”式的转变。当学生找出某个句子时,叶老师又顺势追问,层层推进地抛出了环环相扣的“问题链”。那一问一答、一唱一和、或表演或诵读,无不折射出水的光泽。课堂就是一条时间之流,课堂的精彩在于刹那的碰撞迸发出的智慧火花。与生本对话相比,师生对话更需要教师“有意”的引领和点拨,这就好像潺潺流淌的太湖水在微风的吹拂和助推下一路跃动,一路欢唱。

(三)开放——理念开明、绚丽绽放

作为一座拥有2 500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被周边日新月异的新城环抱。在这片土地上,静谧园林和摩登大楼比肩并存;幽深的小巷和宽敞的高架路遥相呼应;江南的小桥流水与现代的车水马龙相得益彰……它们就像一幅幅绝美的双面绣。苏州人以开放的心态、博大的胸怀,每天往来穿梭于吴门烟水和多元文化间,这造就了“苏式课堂”的开放特性。

教学片段3

如前面文本内容介绍所言,该文本由三位被采访者的叙述和一段总结构成。然而,在叶老师发给学生的这篇文章中,最后一段总结已经被隐去。

经过快读、细读环节后,进入思考阶段,叶老师要求学生用2—3句话给文章加上最后一段小结。因为有前面的层层铺垫,加上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都能给出大致相当的答案。之后,叶老师呈现文本作者的总结,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接下来,全班齐读文本的总结段:“Throughout history,some of the original customs have changed,but the spirit of the festival—the spirit of family—has largely been kept.Most of the important,Spring Festival traditions are stillbeing practiced by people across the country.”在此过程中,叶老师把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the spirit of the festival is the spirit of family”上,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人们对节日的理解折射出他们对家庭的理解,那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而言,家庭的涵义到底是什么?”。

The meaning of family for people of different ages:

For the kids,family is____________________.

For the young,family is___________________.

For the old,family is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a paradise where they can get food,toys,care or anything that they want;a shelter where they can always go back when they feel tired and hurt;the destination where their bodies and hearts always belong)

叶老师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趁热打铁呈现三幅日常生活中频频出现的庆祝节日的图片:(1)名义上是给老人庆生,实际上是扎堆陪各自的“小皇帝”“小公主”玩乐;(2)团圆的餐桌上,每个人埋头不停地刷着手机,只有老母亲忙着上菜、上饭;(3)子女送来了高档烟酒和保健品,但急着要去参加聚会或旅游,没时间陪伴父母。这些节日庆祝方式引发了现场每个人深刻的反思。在《春节序曲》舒缓的后半段音乐声中,在绽放的绚烂礼花中,叶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道:“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是家庭团聚的日子,但我们不能只在几个这样的日子里才表达关心和祝愿;务必要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每个时刻,使每一天都成为一个特殊的节日”。与此同时,PPT的呈现和切换虽简单却精美至极:幻灯片中央呈现Spring Festival,然后保持Festival不动,把Spring依次切换成Lantern,Mid-Autumn,之后把Festival切换成Family。最后呈现下面两句话:(1)Don’t save your care and wishes for only a few festivals.(2)Do cherish every moment being together with your family and make each day a special festival.

【点评】“苏式课堂”的开放表现在文本、情景、活动、思维、评价等诸多方面。以文本开放为例,具体表现在:文本只是教学的凭借或媒介,而不是高高在上不容改动的。极具开放意识和理念的叶老师没有囿于文本的呈现形式,而是大胆地进行了删除、重组。

删除文本的最后一段之后,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再比较原来的版本,这种开放的处理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梳理、概括、整合等高阶思维。接下来对“节日理解”的讨论,其实就是对主题意义(阖家团圆才是过节的本质)的探究。学生通过学习,感悟节日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和意义,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机会,至此,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犹如节日里的礼花一样绚丽地绽放开来。

结束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人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出苏绣、苏式糕点和苏州园林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物质、文化产品,同样,苏州教师执教的公开课也体现出浓浓的“苏式”味道。

有“苏式”味道的课堂宛如苏州园林般讲究设计的精致巧妙、匠心独到,而在开展课堂活动时又如太湖水般顺势变化、灵动生成。开放的“苏式课堂”既不盲目地抛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又乐于以一种开放的理念、包容的心态来实践课堂;既关注细节,又不拘泥于细节,具有点石成金、绚丽绽放的教学机智与优雅。

(特别鸣谢江苏省苏州中学叶文洁老师提供课件。)

猜你喜欢

苏式被采访者苏州
苏式美酒——惠泉
打开一扇窗,读懂苏式生活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园林美——童眼里的苏式家具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