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DAR技术在油气装置上的应用

2020-06-28朱机灵

河南化工 2020年5期
关键词:轻烃检测值处理厂

朱机灵

(中国石化 中原油田分公司天然气处理厂,河南 濮阳 457162)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光化学反应的重要前体,可能对空气中臭氧、二次有机气溶胶和雾霾的生成有一定的贡献。VOCs主要源于工业排放,其中石化行业排放占据重要地位。石化行业VOCs排放主要来自设备密封泄漏、原油及产品储罐的呼吸等12类排放源,绝大部分为无组织排放,其中设备密封点泄漏占VOCs排放总量的比例超过 25%,是最主要的排放源之一,其最佳实用控制技术是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1]。

1 LDAR概述

LDAR是指对工业生产全过程物料泄漏进行控制的系统工程。该技术采用固定或移动检测仪器,定量或定性检测生产装置中易产生VOCs泄漏的密封点(包括阀门、法兰和连接件等),并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有效措施修复超过一定浓度的泄漏点,从而控制物料泄漏损失,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周边环境、提高装置运行安全稳定的目的。

LDAR技术在石油炼制和化工行业得到了普通应用,环保部门也把LDAR应用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监管内容,加大了对企业的检查和考核力度。近两年逐步推广到煤化工行业,但是还没有见到应用于天然气处理行业的报道。根据《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环发【2014】177号)要求,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有机化合物的企业也在监管范围,详细产品目录可以参与《石油化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中附录A相关内容。

2 LDAR应用的必要性

中原油田的天然气以石油伴生气为主,溶解在原油中的天然气伴随着原油开采而分离出来,含有丰富的乙烷、丙烷、丁烷,还有部分戊烷以上组分。为了满足管输要求,同时回收轻烃提高效益,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厂建有天然气处理装置和轻烃深加工装置(以下合称油气装置)。油气装置对伴生气进行处理,脱除天然气中的水分和轻烃,并对轻烃进行精分离,主要产品有乙烷、丙烷、丁烷、戊烷、正己烷及其他烷烃类产品。根据VOCs定义,这些产品都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大气中能发生光化学反应,破坏环境和健康。为了降低装置的无组织排放,减少产品损失、保护环境,有必要在油气装置上推广应用LDAR技术,发现泄漏点并及时进行修复,同时也能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水平。

3 项目建立

根据《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相关要求,LDAR主要分为项目建立、现场检测及泄漏修复三个部分,并最后出具检测报告。中石化炼化企业LDAR项目使用的是石化盈科管理平台,建立了密封点数据库标准。天然气处理厂作为石化内部企业,为了保证LDAR项目的统一标准,便于今后管理,计划在中石化LDAR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单位特色的LDAR管理体系。

项目建立前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人员准备、资料准备及材料准备,其中资料收集是比较繁琐的工作,主要有P&ID(管道仪表流程图)、PFD(工艺流程图)、物料平衡表及MSDS(化学品安全说明书)等内容。项目建立主要指建立密封点基础数据库和组件标识,必要时要建立密封点基础数据库管理平台。以下以轻烃深加工装置为例进行说明,该装置的轻烃加工能力为2.5万t/a。

3.1 建立基础数据库

严格意义上说,甲烷属于VOCs的范围。但由于甲烷的光化学活性很弱,可忽略不计,美国EPA规定VOCs不包括甲烷[2]。但甲烷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甲烷泄漏会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对油气装置进行分析,从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对涉及天然气和烷烃的工艺管线进行识别,把天然气和烷烃都纳入LDAR范围。经统计,轻烃深加工装置有10 664个密封点,其中动密封点2 192个,静密封点8 472个。

在进行密封点数据库建档过程中,各企业普遍采用了“工艺流程法”,即结合PFD图对涉及VOCs的密封点进行统计,按物料流向进行组件划分和密封点建档工作。这样在LDAR检测过程中,就存在以下难题:检测人员由于不熟悉生产工艺,很难准确找到密封点;工艺流程上密封点在不同楼层或区域,检测过程需在不同楼层检测,检测工作量较大。为此,天然气处理厂采取了“区域化”建档法,首先确定涉及VOCs的管线,然后再到现场进行区域划分,可以按楼层划分,也可以按设备划分,不但提高了建档效果,还提高了检测效率。

3.2 组件标识

对于大型装置来说,密封点较多,定位较困难。为了便于管理,一般将有规律分布的管阀件作为一个组合,简称组件,组件上面集合了许多密封点。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找相应的组件,就能找到所要检测的密封点。对于组件管理,有三种方法:挂牌法、P&ID标示法和图片标示法。常用是图片标示法。在现场对组件进行拍照,在图片上完成密封点的标示,比较直观、形象,很容易在装置现场找到相应组件和密封点的位置。对组件图片进行标示管理,中石化还没有相应标准和规范,各炼化企业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有时同一企业各个车间就有不同的标识方法。为了便于管理,天然气处理厂制定了标准模式,对图片大小(如1.6 cm×10 cm)、文本框大小(如1 cm×0.8 cm)、标注位置、组件信息框及最大标注数量(如30个)等都做了详细规定,可以在PPT中很方便绘制密封点位置。

3.3 建立管理平台

企业可以自建LDAR管理平台,也可从市场上购置合适的管理平台。天然气处理厂根据单位实际,自建了一套管理系统,分为PC端和移动端。PC端实现了数据库管理、计划下达、图片标示管理及数据管理等功能;移动端实现了区域化划分、图示按键检测及无线数据传输等功能。在检测过程中,密封点找点定位是个难题,在天然气处理厂自建的LDAR管理平台中,把装置划分成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对应着现场装置图片,图片上标注有组件分布信息,点击组件编号就能调入相应组件图片,可以很方便找到密封点。防爆PDA上安装自研的检测APP,能与VOCs检测仪进行蓝牙连接,实现检测数据的无线传输和自动记录,检测人员不再手动记录数据,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4 泄漏检测

4.1 检测标准

天然气处理厂在LDAR检测过程中主要是参考《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HJ733-2014)、《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和《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利用便携式氢离子(FID)VOCs检测仪进行检测。其中动密封点每季度检测一次,静密封点每半年检测一次。由于所涉及介质是气体和轻烃,考虑到濮阳是“2+26”城市之一,为了保护环境,将泄漏标准定义为2 000 μmol/mol。以下以轻烃深加工装置为例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到密封点泄漏的发生规律,便于指导泄漏修复和现场管理工作。

4.2 检测结果

轻烃深加工装置投产近20年,未进行过LDAR检测工作,只有在员工巡检发现大泄漏时才对泄漏点及时处理,不能发现微泄漏,不能及时掌握密封点泄漏趋势和规律。2019年,组织员工对装置进行了首轮检测,检测过程执行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用仪器是美国LDARtools公司生产的Phx21型便捷式VOCs检测仪。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轻烃深加工装置LDAR检测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泄漏率最高的是阀门,泄漏率为3.48%,其次是开口管线,泄漏率是2.94%;泄漏点最少的是屏蔽泵,泄漏率为0。说明在设备巡检过程中,还没有对阀门和开口管线给予重视,只有发生较大泄漏时才能及时发现。密封点发生较大泄漏时,既污染了环境,也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5 排放估算

5.1 排放量核算标准

根据国家环保部《石化行业污染源排查工作指南》相关规定,企业可根据自身LDAR开展工作,选择核算方法。排放量核算结果的准确度从高到低排序为:实测法、相关方程法、筛选范围法、平均排放系数法。实测法是对于采用包袋法和大体积采样法进行实测的密封点,可根据实测情况确定该密封点的排放速率,但工作量较大,人力和物力消耗较多,成本较高。对于开展LDAR的企业,常用的排放量核算法是相关方程法,具体见下面公式。

式中:eTOC密封点的TOC(总有机碳)排放速率,kg/h;SV修正后净检测值,μmol/mol;e0密封点i的默认零值排放速率,kg/h;ep密封点i的限定排放速率,kg/h;ef密封点i的相关方程核算排放速率,kg/h。

相关方程式法规定了默认零值排放速率、限定排放速率和相关方法。密封点净检测值为0时,密封点也会有极小泄漏量,即为零值排放速率;当密封点的净检测值大于0且小于1时,把零值排放速率默认为该密封点的排放速率,即默认零值排放速率。当净检测值≥50 000 μmol/mol,用限定排放速率作为该密封点的排放速率;净检测值在两者之间,用相关方程计算该点的排放速率,相关计算见表2。由于油气装置的实际情况接近于石油炼制行业,表2中的相关数值采用了石油炼制的泄漏率。

表2 石油炼制设备组件的设备泄漏率a

注:a,美国环保署,1995b报告的数据。b,SV是检测设备测得的净检测值(μmol/mol)。

5.2 排放量计算

根据LDAR检测的实际数据,利用表2的默认零值排放速率、限定排放速率及相关方程计算,得到物料的排放数据为7 086 kg/a。轻烃装置全年的VOCs排放量不高,密封点泄漏量不大,说明企业整体安全环保水平处于较高水平。

6 泄漏修复

LDAR检测发现泄漏后,要求首次维修不得迟于自发现泄漏之日起5日内。首次维修未修复的泄漏点,应在自发现泄漏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实质性维修;若还无法进行修复,且符合延迟修复条件,应在下次停工检修结束前完成修复。天然气处理厂在完成LDAR检测后,及时对泄漏密封点进行了修复和复测,泄漏点的检测值大大降低,大多数低于2 000 μmol/mol的泄漏标准,甚至泄漏达到了零值,即保持了环境,也消除了安全隐患,达到了安全和环保双提升、双促进。

7 结论

LDAR技术在油气装置的成功应用,降低了VOCs的排放,还能提前发现较大泄漏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特别是在LDAR研究应用过程中,采用了“区域化”密封点建档和图片标示标准化模板,并借助自研的LDAR检测软件(包括PC端和检测APP),方便了检测人员进行密封点的现场定位工作,并实现了检测数据的无线传输,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猜你喜欢

轻烃检测值处理厂
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对降钙素原的影响
污水处理厂应急响应与措施
在建污水处理厂机械设备现场安装应注意的问题
探究GLP-1受体激动剂对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效果
油田轻烃分馏产品的深加工技术要点
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升轻烃运输效率
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升轻烃运输效率
污水处理厂的环保节能问题及对策
《2018年全国省级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结果分析》图版
提高轻烃产量的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