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通络汤(加味)对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治疗价值分析
2020-06-28丁荣伟
丁荣伟
(保定恒兴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脑梗死属于临床中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疾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相对较高。祖国中医学将脑梗死纳入到“中风”范畴中,并且认为多以风痰瘀阻型较为常见[1],为了进一步提升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并改善预后,本文旨在探讨应用中医药加味化痰通络汤对于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院内2017年7月~2019年3月的74例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就诊顺序奇偶性分组,观察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54~66岁,平均(53.5±0.2)岁,脑梗死病程5~52 h,平均(23.2±1.3)h。对照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52~68岁,平均(52.9±0.6)岁,脑梗死病程4~55 h,平均(22.9±0.7)h。两组线性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采取抗血小板聚集、保护神经和改善机体血液循环等指标措施,具体如下:丹红注射液3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行静滴,1次/d;吡拉西坦注射液250 mL行静滴治疗,1次/d;拜阿司匹林片口服,0.1 g/次*d。同时针对性的给予降压、调脂及降糖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化痰通络汤内服治疗,中药组方如下:白术、桃仁、天麻、红花及生大黄均为10 g,胆南星为6 g,香附、半夏及天竺黄均为9 g,茯苓、赤芍及丹参均为15 g,加水煎煮并取汁约300 mL,每日1剂,并分为早晚口服。两组均治疗2周。
1.3 评估标准
(1)评估两组疗效,显效:即病残程度达0级,NIHSS评分降幅≥75%;有效:即病残程度达1~3级,NIHSS评分降幅50~75%;无效:即病残程度≥4级,NIHSS评分降幅<50%。(2)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通过(±s)描述,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代表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8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痰症和血瘀证的证候积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痰症和血瘀证的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次研究中对于风痰瘀阻型的脑梗死患者采用中医药加味化痰通络汤的治疗价值进行了对比研究。祖国中医学认为此类患者的发病根源在于机体内痰瘀互阻,造成阴阳失调和气血逆乱,因而患者治疗中须坚持活血通络和熄风化痰的基本原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对观察组应用化痰通络汤,该中药组方中的茯苓与半夏等联用可发挥健脾燥湿等功效,白术等则可发挥痰液滋生之效,胆南星和天竺黄等联用具有良好的清热化痰治疗价值,而方剂中天麻可平肝熄风,加用香附能够疏肝理气,赤芍、红花、丹参以及桃仁等合用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而大黄则能够通腑泄热,因此全方可共奏活血通络与息风化痰之功效。从对比结果来看观察组总体疗效好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进一步提示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应用加味化痰通络汤的治疗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中医药加味化痰通络汤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显著提升疗效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