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课堂导入方法的探究

2020-06-27曹梅

教育界·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有效方法课堂导入数学教学

曹梅

【摘要】课堂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有效的课堂导入是教师经验、学识、智慧的结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有效的课堂导入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课堂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新知的过程中。

【关键词】有效方法;课堂导入;数学教学

有效的课堂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认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并运用有效的课堂导入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投入学习中,而教师在教学中也能更加得心应手,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探究出一些比较有效的激趣导课方法,具体表述如下。

一、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就是教师创编一些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生活故事、寓言故事等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引入新课的方法。所以,教师上课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征,适当地创编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来导入新课,这样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同时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下面我们来看看侯宏庆老师是如何运用故事穿针引线、导入新课的。

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上课初始,侯老师没有直接进入主题,讲什么是循环小数,而是问道:“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喜欢”。侯老师说:“老师今天给你们讲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他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他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侯老师把这个故事反复地讲着,重复了几遍后,学生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侯老师问:“你们笑什么呢?”学生回答:“老师,你这样讲下去,永远也讲不完。”侯老师又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故事是重复循环出现的。”“对,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说了一个很关键的词——循环。说一说故事从哪里循环的?”侯老师问道。“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总是重复这几句。”学生们笑呵呵地回答。

“一直先讲……再讲……总是那三句话,这样子‘循环讲的。”侯老师一边说着一边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循环”一词,然后他接着讲道:“在数学王国里,有一种小数,这种小数的部分小数也会像这个故事里的几句话一样,循环不断地重复出现,同学们想认识一下吗?”“想。”学生齐声回答。“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数学王国里一种特殊的小数(板书课题)。”侯老师用这样一个平时大家不太在意但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小故事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另外,马翠霞老师在教学“商不变性质”这一课时,以一个小故事导入教学:“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好。”“太好了,老师你快讲呀!”一听说讲故事,学生们迫不及待、兴趣盎然地欢呼起来。“这个故事发生在猴子王国里,猴王带着一群小猴子快乐地生活。有一天,猴王出去采了一些桃子,要给小猴子们分桃子。猴王说:‘孩儿们给你们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吧。小猴咪咪听了,心想:一共6个桃子,我只能得到2个,太少了吧,于是连连摇头说:‘大王太少太少。猴王看了它一眼说:‘好吧,给你们60个桃子,不过要平均分给30只猴子,怎么样?咪咪得寸进尺,嚷道:‘大王,再多给点吧!猴王一拍桌子,很慷慨地说道:‘那好,给你们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咪咪觉得占了大便宜,开心地笑了,猴王也笑了。”

“同学们,你们说,谁的笑是聪明的笑?为什么?”马老师顺势引导学生。

“猴王的笑是聪明的,因为桃子总数虽然多了,但平均一分,小猴咪咪还是分到2个桃子。”学生说道。“大家说得很对,那么,同学们想知道猴王是运用什么知识来教育这个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咪咪的吗?学了这节课的新知识,你们就知道了。”马老师借机导入新课。

这两位老师用自然、深刻的故事导入新课,很快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顺势进行启发,自然而然地就将故事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引出要讲授的内容。

這种以故事作为课堂导入的方式,生动有趣而又扣人心弦,学生们都很喜欢,所以笔者认为,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导入新课,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而且能很好地把学生的思维顺势引入新课的学习中,使教学伊始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笔者建议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多运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是通过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与本课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很好地将新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让学生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内容,而且能很自然地引入新课。

例如,刘彩绘老师在教学三年级“丰收了”一课时,首先带领学生复习了平均除和包含除的内容,为学生学习新知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这样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对平均除和包含除不会有陌生感,就能顺其自然地解决了新的数学问题。赵静老师在教学五年级“精打细算”一课时,复习了“9个1和6个0.1合起来是( )个0.1;18个0.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个0.1,也就是( )。”这样的复习导入环节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把新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这样他们就能抓住关键突破学难点。

三、谜语导入法

谜语导入法根据教学内容,用谜语导入新课,它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课堂导入方式。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主动地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而谜语以其趣味性、知识性越来越为学生所喜爱。实践证明,用谜语导入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手段,还增强了课堂的知识性、生动性、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例如,何霞老师在教学“年、月、日”时就把谜语搬到了课堂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何老师先给学生出了一道谜语:“有个宝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脫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学生争先恐后地说道:“日历。”何老师说:“那你们会看日历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何老师这样导入新课不仅符合学生的趣味心理,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轻松、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新知上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学习不再是一件令人头疼的苦差事。

四、多媒体导入法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悦耳的声音、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优美的画面等形式,在开始上课时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

比如,何霞老师在“什么是周长”一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演示小蚂蚁沿着树叶边线跑一圈的方式导入新课,生动形象地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体会什么是周长,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供了条件,实现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求知识的转变。多媒体导入法不但能够快速导入新课,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信息,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开展导入活动十分重要。以上几种导入方法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较为常用的方法,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应用,在实际教育中不断探索,创新导入方法,才能让数学课堂焕然一新,让教学活动行云流水、有条不紊地进行。

【参考文献】

孙丽娟.以导入境  因导生情——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例谈[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7):76-78.

黄平平.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138.

林秀红.先声夺人,渐入佳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浅析[J].学周刊,2016(09):214-215.

范茂海.“开门见山”谈导入——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例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3(29):32.

岳赛英.导入的艺术——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应用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10):27.

猜你喜欢

有效方法课堂导入数学教学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