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课堂文化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

2020-06-27谢维

教育界·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化意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谢维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为了奠定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教师要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积极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这需要历经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利用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有步骤、分阶段的渗透,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化意识;课堂教学

语言既能彰显独特的文化背景,又具有一定的地域色彩。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侧重传授知识,还要向学生渗透与英语相关的西方文化,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英语思维。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非朝夕间就可以做到,所以教师要利用各种契机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

一、利用文本素材,拓宽文化视野

小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及技能的主要阵地是英语课堂,而英语课堂同样是教师传播英语文化的重要场地。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抓住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的契机,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透彻研究教材。新版译林小学英语教材非常注重对文化理念的渗透,其中收录了许多生动形象、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小故事。因此,在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文本素材,让学生充分感受西方文化,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4 My family时,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关于家庭成员的知识。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家庭成员名称: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grandma, grandpa,让学生掌握句式“Who's he/she? He's/She's my...”,并借助照片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人。学生对家庭成员很熟悉,所以很容易掌握这些单词和句子。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猜姓名”游戏。例如,本单元中的Cartoon time部分教师可以为学生假设Bobby父亲叫Bob Smith,在此前提下,要求学生猜一猜Bobby妈妈的姓名是什么?教师可以给出几个相关选项,如Linda Smith, Lynn Baker, Sally William以及Jane Brook,教师注意到没有学生选择Linda Smith这个选项。接着教师询问学生原因,学生说很少见夫妻是同一个姓的,所以才没有选择这个名字。之后教师为学生介绍西方的婚姻文化:当西方女子嫁人以后,根据文化传统,需要冠夫姓,被称作某某的夫人,其本来的姓氏通常会被省略。教师可以继续为学生延伸,随着女权主义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女性拒绝在婚后冠上夫姓,这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

二、注重课堂生成,凸显文化差异

所谓课堂生成,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互动随机调节教学的过程。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便能不受课堂局限,深入认识英语语言。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而英语思维的建立,需要教师在课堂生成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所以,教师需要关注并积极利用课堂生成对学生开展文化教育。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时,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在课文情境中理解Story time,掌握如下词汇:Christmas, presents, Christmas tree, Father Christmas等,并学会描述圣诞节活动。对于圣诞节,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学生不了解西方的宗教文化,所以不是很明白圣诞节的意义。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与圣诞节由来有关的微课视频,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播放。学生观看视频后,才逐渐了解圣诞节是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具有宗教意义。而课文中出现的圣诞树“Christmas tree”,属于传统庆祝方式。在圣诞节前后,人们会将松树等常绿植物放在户外或者家中,接着用各种彩灯及星星进行装饰,并在上面悬挂装着礼物的红袜子,以此营造节日气氛。学生兴致高昂地观看视频,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阅读了一篇和西方圣诞节文化有关的文章,进一步了解了圣诞节的发展背景,从而对西方宗教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发挥网络优势,渗透语言文化

当前社会,网络无疑成为人们生活的必备工具。特别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为了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课外拓展,而网络就是最好的媒介之一。因此,教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熏陶,让学生感受英语自身的文化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搜索原声电影或迪士尼动画等影视资源,让学生能够接触地道的英语。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微信、QQ等现代网络通信工具和学生进行互动,引领学生感受西方的丰富文化。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1 Cinderella,这是一篇小学生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但教材中的语言相对比较简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注意到学生无法用课内学习的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建议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灰姑娘的动画电影或者真人版电影,让学生通过电影或者动画深入了解故事内容。后来教师了解到,在观影过程中,学生对剧中灰姑娘等人所穿的礼服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抓住机会在教学中导入相关知识,让学生借助网络平台搜索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人们普遍的着装方式。当然,有的学生对宫廷文化很感兴趣,教师则可以引導其自主搜集资料,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知识。

教师不能只着眼于文本教学,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文化方面的拓展,引导学生通过原版电影、动画等方式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而且能使学生积累很多的文化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四、开展实践活动,体验西方文化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获得了全新的语言体验,而且也了解了不同于国内的异域文化,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学生很难获得真正体验英语的机会,以致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往往只停留在课本上,很难获得真正的实践经验。但要想学到真正的语言知识,学生必须进行积极实践,所以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切感受语言文化。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六年级下册Unit 5 A party时,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西方聚会礼仪。根据课文Story Time内容,学生了解到故事发生的背景是Children's day, Su Hai等小朋友决定举办一个派对(party)。在party开始前,每位学生都在考虑应该带什么物品,如有的学生决定bring some snacks,有的学生决定bring some presents,还有的学生决定bring some toys for her friends...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制作相应的动画片,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西方聚会礼仪和中国有什么不同。学生注意到,西方人在收到礼物时往往会当面拆开,中国人却倾向于客套,而且拆礼物基本不会当着客人的面进行。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为学生简单介绍相关的聚会礼仪,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派对,让学生对西方聚会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

五、挖掘中英差异,培养文化意识

众所周知,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体系。因此,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西方文化的特别之处,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比较英汉差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英语和汉语的不同之处,从而有效避免学生用母语的学习习惯来学习英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习到地道的英语,纠正自己在应用英语过程中存在的逻辑错误,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以便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更多的语言文化。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5 How old are you?时,引导学生学习Story time之后,学生逐渐了解了如何询问年龄,也掌握了“How old are you?”这一日常用语。接着,教师向学生提问:“ 如果我们直接向一位外国朋友询问他的年龄,这样礼貌吗?”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意见的分歧。有些学生认为不应该询问对方的年龄,但是无法给出具体的理由,有些学生则认为可以询问年龄。接着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尽管在国内询问对方的年龄是一个很平常的话题。但对于西方人来说,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或工资待遇是一种极其不礼貌的行为,他们会认为你在侵犯他的隐私。”学生对此恍然大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但明确了中西方语言的差异,还了解了英语文化。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需要历经漫长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英语教师需要利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契机,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能够对英语文化形成全方位的了解。教师还需要挖掘网络资源以及文本資源,让学生在课内及课外对英语文化产生探索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黄桂萍.如何高效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9(30):73.

卢秀兰.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9(10):69+71.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