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提升班级管理效率的具体方法
2020-06-26王汇钦
王汇钦
摘 要:班级管理是针对学生的成长事务进行统一管理、宏观调控的管理工作,关系着学生的集体生活环境。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的具体成长确定具体的班级管理内容与实施策略,由此优化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将从人文沟通,尊重学生;恩威并施,引导学生;爱生如子,温暖学生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班主任应该如何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提升;方式方法
众所周知,初中生本就是一群不服管教的群体,基本原因是他们将逐步进入到青春期中,越来越看重人格主权,时刻都渴望当家做主,原先的唠叨关怀都有可能会引来学生的抗拒与反感心理。在这时,如果初中生产生了偏激意识,那么则有可能轻易被诱惑,走上歧途。因此,在初中阶段实施班级管理活动十分重要,应该从现实角度出发,树立终身发展的正确意识,引导学生及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其中,班主任则是实施班级管理活动的第一负责人,应该成为合格的人生导师,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爱惜学生,通过合理的管理活动去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摒弃错误的成长意识,及时改善学生的品德意识与行为习惯,通过丰富的人文沟通与民主管理来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人文沟通,尊重学生
人文沟通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方式,体现的是平等交往的互动原则。在过去,初中班主任经常会忽视学生的声音,总是单向提出管理指令,希望学生可以无条件服从。但是,虽然初衷是为了保护学生,但是如果无法赢得学生的认可与理解,那么也会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效率,只能在短期内改善学生的行为活动。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坚持实施人文沟通,懂得尊重学生,真诚聆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由此确定具体的班级管理策略。
为了体现出师生平等的理念,笔者经常会向学生解释实施班级管理活动的具体目的,同时也会倾听学生的内心诉求。比如,随着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笔者提出了减少课余活动的建议,希望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学习、复习,以便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但是,本班却有几个学生为此感到不满,明确指出笔者不应该剥夺他们放松、娱乐的权利,而且适当的放松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学习。为了了解其他学生的想法,笔者就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通过协商,笔者保留了原来的课外活动,而学生则可充分利用這一机会去学习、去放松,可自主安排活动时间。
二、恩威并施,引导学生
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时,初中班主任虽然要严肃对待每一个学生问题,但是同时也要懂得赏识学生、激励学生,成为学生坚强的成长后盾。如此才可切实优化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真正实现长足进步。因此,初中班主任要懂得恩威并施,在保证自身威严的同时去赏识学生,由此创设优良的管理环境,进一步改善班级管理质量。
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时,笔者从来不会过度苛责学生,而是会实事求是,既会让学生自觉承担犯错的后果,也会针对学生的突出进步去赏识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欢呼。比如,本班有一个学生行为十分懒散,做任何事情看起来都不够认真,但是自进入初三之后,这个学生便被现实环境影响,内心也产生了紧迫感。然而,这个学生却也因此感到十分茫然,不知道努力奋斗、刻苦学习的意义与目标。于是,笔者就与学生谈心,询问学生是否有梦想,是否养成了长期的兴趣爱好,由此唤起了学生的成长热情,使其及时树立了理想信念。之后,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便发生了明显变化,不仅会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去汲取知识养分,也会自觉压缩课后娱乐时间,变得刻苦、努力。面对这个学生的直观变化,笔者及时表扬了学生,告诉学生任何时候开始努力都不会晚,学生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不要虚度光阴。
三、爱生如子,温暖学生
在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理念中,每一个人民教师都应该具备爱生如子的高尚意识,且要懂得为学生付出、牺牲。这一点,同样也是初中班主任在组织班级管理时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坚持爱生如子,关心学生、温暖学生,让学生能够切实实现健康成长。
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时,笔者很少会苛责学生,而是会将每个学生都看成是自己的子女,尽全力去保护学生。比如,有一次本班有一个学生与外班同学发生了矛盾。为了保护这个学生,笔者及时了解了事情原委,发现过错方并不在本班学生身上。于是,笔者就立即展现出保护学生的姿态,为学生据理力争,阐述了事情真相,避免本班学生受到惩罚。这就让本班学生深受感动,也主动表示要努力克制自己,避免冲动坏事。
总而言之,初中班主任是实施班级管理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与学生交往最为密切。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利用每一次与学生交往的机会去实施班级管理,了解学生的需求,宣传新的管理理念,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逐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江芸,宗华.创和谐氛围 建幸福班级——浅谈初中班级管理的策略达成[J].名师在线,2018(26):95-96.
[2]尹继彩.初中班主任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对策[J].教书育人,2018(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