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2020-06-26杨秀娟

天津教育·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能力小学数学

杨秀娟

【摘要】问题解决是学生从探索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综合多方信息,对数学知识进行质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联合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演绎、归纳、综合推理,在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基础上,选出最佳解决方案。教师基于问题解决能力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启发学生去系统地分析问题类型,从贴近实际生活的复杂情境中诊断问题,找出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问题解决能力;小学数学;推理分析

问题解决能力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层理解,学生基于自身认知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经历抽象、操作、推理、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展开分析,并使学生能在不断优化和整合自身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本质规律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习过程的自由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在自主与合作中,展开观察、发现、质疑、提问、分析,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逐步实现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合理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数学知识问题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教师基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需要指导学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主动尝试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课中要始终围绕学生的认知经验,通过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思维潜力,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质疑、思考、分析问题。由于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过渡阶段,教师要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启发,将学生的思维带人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精准理解问题的基础上,提取、概括有价值的信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分数除法》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同时要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想法:“小明过生日时,小明和3个小伙伴每人吃1/2块蛋糕,4个人共吃多少块蛋糕?l/2x4=2”“把两块蛋糕平均分给小明和三个小伙伴,每人吃多少块蛋糕?2÷4=1/2”“把2块蛋糕分给每人1/2,可以分给几个人?2÷4=1/2。”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运用已经学过的整数除以整数的相关知识列出算式,产生问题,在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境中思考“分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一样的吗?”“三个算式的和得数是多少?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运算?”使学生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下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如果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4/7÷2=4÷2=2/7让学生结合分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深入探索发现问题”“同学们可以转化成分数乘法来算吗?”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质疑问题,总结出计算法则,理解新知,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推导过程。

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应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意识,让学生能亲身感受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存在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

二、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互动交流讨论质疑

基于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实践讨论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同时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建立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思考、讨论、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能相互启发、相互影响,突破思维的局限性,逐渐突破问题的难点。由于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实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学生自主探讨交流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进行适当的点拨,多为学生提供质疑和表达见解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质疑、分析、归纳问题时,感受到解答问题的快乐。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白己观察,“你有哪些发现?”“你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吗?”鼓励学生在相互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结合已有的知识技能去深入地質疑、探索、思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并在相互归纳、梳理、质疑的过程中,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形象具体的事物,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鼓励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发现教室内的数学知识:“同学们,我们找一找教室内有哪些长方形?看谁找到的最多,观察的最仔细。”让学生结合“书桌、黑板、文具盒”等实际物体,由表及里地发现长方形边、角的特点;“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长方形和正方形?”激发学生的思维联想;“你认为长方形应该有怎样的特点?”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流观点想法。教师在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同时,设计充足的学习条件、空间、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产生问题,并表述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利用直尺、三角板去验证猜想,在实际操作、比较探索归纳的过程中,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和区别。

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技能,来解决真实抽象问题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地设计问题,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建构,使学生在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驱动下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

三、逻辑推理计算知识,独立思考探索体验

教师在课堂中要基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尽量将抽象的数据概念形象化,引导学生从问题的直观角度人手,积极主动地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能将已掌握的知识经验与新习得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加工合理化,形成新的知识观点,让学生在数学问题计算推理的过程中,可以提出创新性的学习观点。同时教师要将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学习中,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点评,使学生可以在进一步的问题反思、改进、推理、计算的基础上,以逻辑化客观论据,运用新的知识经验来解决相关问题,加深对数学抽象知识的深层理解的同时,使学生亲身体验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在教学《百分数》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变式,激发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对问题的本质属性展开思考,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广州市原计划建造16万平方米的足球场,但实际足球场的建造面积为20万平方米,足球场实际建造比计划建造多百分之几?原计划建造为实际建造的百分之几?实际建造为原计划建造的百分之几?”实际建造比原计划多:“20-16=4万平方米;4÷16=0.25=25%”“20÷16=1.25=125%; 125%-100%=25%”教师通过问题的变式,点明解题思路激发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系统化、条理化地应用百分数来解答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评价问题的结果、数量关系、列出的算式有哪些不同?让学生在问题的独立思考中优化解题思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主成长的能力与品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要引导学生在独立分析思考的过程中,把握和理解问题的本质,使学生能以批判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将新知识和已习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新的解题思路,进而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发展。

四、结语

总之,教师基于问题解决能力设计教学方案,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结合现实生活经验,对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解答、质疑。同时教师要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在深入探索过程中能突破思维的局限性,深刻把握问题的难点重点。教师基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抽象知识概念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反思回顾和评价,促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提出个性化以及创新性的解题方案,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层建构。

参考文献:

[1]赵晓琴.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2).

(责任编辑 袁霜)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能力小学数学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探析
借力“三度开放”探究设计,点燃课堂思维之花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对策探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