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20-06-26孙立国

天津教育·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花样跳绳实施策略体育教学

孙立国

【摘要】跳绳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其方便携带、运动功效较高,已经被纳入《国家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测试的项目。花样跳绳的有效实施,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花样跳绳;体育教学;实施策略

好的身体素质,应该在儿童时代就打好基础,为此,小学体育课教学在夯实儿童身体素质基础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跳绳是一项集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运动,具有现代化元素。将其运用在体育教学课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跳绳强度大,如果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会枯燥,我结合白身教学经验,总结归纳了跳绳在有效提升学生运动能力方面的有效策略。

一、以绳育人,花样跳绳优势明显

(一)花样跳绳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的体育运动

花样跳绳,是在传统跳绳的基础上演绎和创新所发展起来的。 花样跳绳是由“跳”和“摇”两个元素组成的。“跳”的动作在转体变化、步伐变化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而“摇”的动作则在手臂位置、摇动圈数以及摇绳方向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它克服了传统跳绳的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融合了现代一些舞蹈、杂技、健身操、武术、体操、音乐等时尚元素,具有跑步的健身功效、舞蹈的优美姿态、音乐的节奏旋律,是一项非常适合竞技和大众健身的运动项目,对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耐力极有好处。

(二)花样跳绳运动功效多元,育人优势明显

1.花样跳绳运动安全风险点较低。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在实施中,体育教师除了关注运动的技术层面,更要研判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而花样跳绳具有安全性高的优势和特点,花样跳绳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可以由运动者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自由性比较强,加上操作器材安全简单,即使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失败,也不会对自身的身体造成损伤,所以,解决了体育教师的后顾之忧。

2.花样跳绳助力学生运动能力提升。花样跳绳是一项纵向的运动活动,学生长期进行花样跳绳,其骨骼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身高会得到有效的增长。

花样跳绳能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全身的肌群都得到锻炼,而花样跳绳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学生全身肌肉的相互配合和协调,腿部还要跳跃,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克服自身的重量。由此可见,花样跳绳可以提高学生全身肌肉和腿部力量的协调配合能力。

花样跳绳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力量,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上下跳跃,肺活量也有所提高,肌肉收缩力和肌肉面积都会得到一定的增加,爆发力和弹跳力也会有所增强。所以,花样跳绳训练可以提高学生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二、运用花样跳绳提升学生运动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开展花样跳绳,教师素质提升是关键

花样跳绳本身是一项创新性的体育运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初步形成运动范式的重要时期。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花样跳绳教学的效果,要指导学生练好花样跳绳,首先要提升教师的素质。因此,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深入学习素养理论,做到理论指导实践教学。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并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结构和认知特点、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等,积极开发花样跳绳的教学课程,结合花样跳绳的规律和特点,将花样跳、计速跳以及计时跳等渗透到花样跳绳教学课程当中。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规定,结合实际需要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课时安排。同时,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学生运动练习的引导者,并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花样跳绳的兴趣。课后要做到勤于反思、及时调整改进并优化教学方案,随时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前做到有的放矢、课后做到亡羊补牢,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

(二)实施花样跳绳,学习兴趣的激发要到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励是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时刻注意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利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

1.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重视合理的语言激励,从而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基本交叉花样教学结束后,我启发和激励学生:“同学们今天学习交叉花样学得很轻松,掌握得很好,有的同学甚全比老师跳得姿势还漂亮。你们能不能在基本交叉跳的基础上跳出更多的交叉花样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跳出很多的交叉花样。现在请大家尝试一下,看谁的动作有创意。”在巡视中,我发现有几组同学跳出了后摇交叉、同侧单腿交叉等难度较高的动作。我对他们大加赞赏:“你们太厉害了,这是成人三级动作,你们都会跳了,太了不起了。我相信你们还会有创新。”说着我还给孩子们竖起了大拇指。

2.同伴示范,提升其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教学“车轮跳”时,我让动作比较娴熟的同学表演给其他同学看,他们跳得很起劲,也很有成就感。在教师的表扬鼓励下,其他同学兴致也很高,自主练习这两个新动作,一节活动中,95%的同学学会了这一难度动作。

3.“互联网+花样跳绳”,让孩子个个都出彩。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重收集孩子练习及成果展示的影像资料,在学校宣传栏、微官网及时展示,让每个孩子都出彩。

三、提升花样跳绳运动效果,师生交流,生生互动要走心

花样跳绳教学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其自主快乐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教与学的互动合作,不是纯粹的讲解示范,而是引导学生去猜想、尝试、观察、思考、练习、反思,这样学生不是被动练习,而是用嘴去说,用脑去想,用心去跳。师生交流有深度,生生互动解难度,共同发展有长度。

四、创新花样跳绳教学方法,让教学质量有保障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以能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果为出发点。只有灵活地选择适宜学生接受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一)同伴互助共提高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还要发挥学生的互助作用。在大多数学生具备了花样跳绳技巧后,教师可以采用同伴互助的方法,自己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出现错误时,再进行适当的指导点拨。让学生当小教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主体地位,还能优化教学效果。

(二)示范引领促提高

作为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榜样作用和引导作用。在进行该运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示范和讲解,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促使学生积极实践和探索。在学生进行花样跳绳的过程中,教师要在一旁加以指导,对于学生的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以此提高学生的花样跳绳技巧。

(三)巧用游戏,循序渐进增实效

没有游戏的体育课,学生的情绪很难调动。教师不妨在花样跳绳教学中,实时穿插一些游戏活动,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双人跳的教学中,我通过“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结对子,给孩子们充分的准备时间,要求在展示时跳法多的组为冠军组。接下来,各组跃跃欲试,不断尝试新的跳法。经过6分钟的自主创编游戏,全班创新出:前带人、后带人、套人、左边跳、右边跳、车轮双摇跳等多种方法。由此可见游戏不仅深受学生喜爱,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潜能。

参考文献:

[1]杨小凤.花样跳绳[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2]张艳霞,张巍,吕韶钧.构建跳绳大众锻炼等级评价标准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2).

(責任编辑 袁霜)

猜你喜欢

花样跳绳实施策略体育教学
《跳绳速度训练——30秒单摇》教学案例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关于开展农村小学花样跳绳运动的实践研究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创建“花样跳绳”特色学校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