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新闻阅读载体对关注点、临场感、信任与态度极化的影响
2020-06-26林升栋
何 怡,林升栋
(1.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 100872)
引言
20 年来,人们阅读新闻的载体发生巨大的变化。截至2020 年3 月,我国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26 亿。[1]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普及的社会背景下,手机新闻客户端逐渐成为中国居民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途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纸质报纸正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据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数据,报纸阅读率从2012 年的53.9%降至2018 年的25.6%,呈持续下降态势。[2]现在正处于纸媒没落的历史节点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大众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方便及时地获取大量新闻资讯,曾经的地铁、公交车、排队、客厅、卫生间等天然读报场景被手机所替代,大众不仅能在网络新闻下发表自己的观点还能以诸如图文、链接、视频等形式进行再传播,阅读载体的变迁可能引发一连串的社会影响。
新闻阅读载体的变迁,首先可能导致受众对新闻关注点的变化,报纸新闻受制于版面,由一群“把关人”精心挑选,新闻发生的时间多为昨日或今日,而手机新闻客户端则可以提供无限链接的内容,追随受众的阅读兴趣并超越昨日或当日的时间限制,载体变化导致受众接触到的信息不同;中国报纸以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新闻引发的关注比正面新闻高,手机新闻客户端可能造成用户更多关注负面信息,导致其对待人性的基本态度比较消极;载体的变化还会导致阅读新闻的方式不同,快速滑动的屏幕导致速食性的浅阅读,而纸质报纸的手触和翻动的空间感,相对较慢的节奏有助于融入更深的思考,可能影响到受众对新闻中人物的经历与情感的体会,进而影响到受众对其与新闻中人物联系程度的感知,即社会临场感;载体的不同还意味着各自内在技术机制的差异,数据算法不断“投其所好”,有可能造成受众对社会事件产生态度极化问题。
本文尝试对这些媒介与人的互动关系进行模拟研究。具体而言,就是采用短期跟踪和田野实验结合的方法,对阅读纸质报纸和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阅读新闻的效应进行比较,在认知层面探究二者在受众新闻关注点和社会临场感方面造成的差异,在态度层面分析二者对受众值得信任性与态度极化造成的差异。
在正式研究之前,本文对田野实验的正当性做些解释。在国外社会科学中,田野实验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它是在观察对象的生活环境中进行的,研究者要精心设计,在尽可能少地干扰被试正常生活的情况下,“自然”地去探究所关注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田野实验通常都会遭遇一系列外部小事件的影响,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随机分配是关键,以使两组除了受到研究自变量的影响外,同时均匀地受到其他外部事件的影响。为了保证两组被试受到充分的自变量的影响,研究设计需要恰当的干预措施,比如让他们接触到某种类型的信息,或者像本文让他们每周都有较充分的时间使用报纸/手机新闻客户端。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下文围绕新闻关注点、社会临场感、值得信任性以及态度极化四个关键词展开文献回顾并提出研究假设。
(一)新闻关注点
新闻关注点,指受众在不同载体上所关注、在意的新闻内容。目前尚没有对新闻关注点的标准化定义。新闻关注点具有片段性、概况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一般情况都是比较简略的“点”,大多是一个片段或场面。[3]
固定在当下纸媒没落的时间点,横向比较报纸阅读的关注点和手机新闻客户端读者的关注点意义不大,因两个读者群在年龄等人口统计学特征上存在巨大差异。回放到15 年前报纸还比较鼎盛的时代,主流人群通过读报来获取新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读者经常阅读的报纸中,头版要闻、影视娱乐报道、生活常识类、文化信息类的平均阅读率分别为67.4%、26.9%、18.5%、7.1%。[4]而当前有关中国手机新闻资讯阅读的研究发现,中国手机网民对社会类资讯、娱乐类资讯、生活技巧类资讯、历史文化类资讯的关注度分别为83.9%、49.5%、45.2%、42.3%。[5]关于报纸内容阅读率和手机资讯内容关注度的调查,二者的内容类别划分标准不一。阅读部分15 年前的报纸和现在的手机新闻客户端内容,纵向直观对比可发现,手机网民对娱乐、生活技巧、历史文化等内容的关注度更高。
本研究拟在当下的时间点采用统一的内容类别划分标准,采用短期跟踪和田野实验结合的方式,对纸质报纸与手机新闻客户端两种载体引发的新闻关注点进行模拟比较。实验前分析两种载体上同一时间点新闻的内容,发现纸质报纸的内容整体上是严肃新闻,受众更多关注一些较为严肃的社会议题,如党和国家重大方针与政策、政局变化、市场行情、疾病流行、天气变化、重大灾难事故等,20 年来变化不大;而手机新闻客户端上的新闻涉猎广泛、来源多样,除了严肃新闻之外,还有大量娱乐消遣性质的新闻资讯,或是文化艺术类的知识等,受众在严肃议题之外可以直接点击一些休闲娱乐或文化艺术类的内容。据此,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设。
H1:纸质载体与手机新闻客户端会导致被试的新闻关注点存在差异。
(二)社会临场感
社会临场(social presence)理论最初由肖特(Short)、威廉姆斯(Williams)和克里斯蒂(Christie)三位学者于1976 年提出,他们认为社会临场感是指在利用媒体进行沟通过程中,一个人被视为“真实的人”的程度及与他人联系的感知程度。[6]后来的研究者对社会临场感进行了拓展,并各自对社会临场感下了定义。
社会临场感是个复杂的概念,既涉及技术因素也涉及社会因素。二者同时影响社会临场感。社会临场感的内在属性也一直是研究的争论点,不同学者有不同的主张:肖特等人认为社会临场感是媒体的一种属性,不考虑媒介两端对话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关注社会临场感的技术因素;杜(Tu)和古纳瓦德纳(Gunawardena)等人则指出社会临场感是人在通讯交流时对他人产生的心理感知,强调了社会临场感的社会因素。[6]
关于社会临场感,以往研究多关注远程通讯、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传播、在线学习、网络购物等领域,针对人通过媒介与他人交流过程中的感知与体验的研究很少。此外,对于社会临场感的界定也多指涉通讯媒介,少有涉及新闻媒介。本研究结合研究实际情境将社会临场感定义为:在阅读新闻过程中,一个人对其与新闻中他人联系的感知程度。
根据社会临场理论,通讯渠道的社会临场感有强弱等级之分,面对面沟通的社会临场感最强,音频加视频(比如视频会议)的次之,只有音频的(比如电话)再次之,文本或印刷媒介的最弱。[7]在基于媒介的通讯过程中,依赖多种语言和非语言线索传递资讯,通常传递更多线索的媒介会引发更高水平的社会临场感,让沟通者产生更强烈的对他人的感知,从而获得与面对面沟通时相近程度的真实感。[8]
将通讯领域的临场理论照搬过来,纸质报纸作为印刷媒介,其社会临场感应是最弱的,图片和文字所能传递的线索有限,虽然图片可以传递诸如面部表情、注视方向、姿势、穿着等非语言线索,但无法传递诸如声调、语气等语言线索。而手机新闻客户端作为集文字、图片、音频、音视频为一体的新闻载体,其社会临场感应较强。然而,新闻阅读有别于两人或多人间的通讯,前者是事件的旁观者,后者是事件的参与者。技术通过对真实尽可能逼近的呈现,有助于增强参与者的临场感。但对于旁观者来说,虚拟的真实再现本身可能是一个悖论。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手机新闻客户端读者头部和眼部不动或微动,手指快速滑动,导致速食性的浅阅读,纸质报纸的手触感本身给人真实而非虚拟世界的感觉,阅读时头部的摆动和眼部的转动,以及翻动时产生的空间感(读者会模糊记得在第几版的哪个位置看到这个新闻),相对较慢的节奏有助于融入更深的思考,可能影响到受众对新闻中人物的经历与情感的体会,进而影响到受众对其与新闻中人物联系程度的感知,即社会临场感。基于上述讨论,提出两个相互竞争的假设。
H2a:相比阅读纸质报纸,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进行阅读的被试感知的社会临场感更强;
H2b:相比阅读纸质报纸,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进行阅读的被试感知的社会临场感更弱。
(三)值得信任性
莱特斯曼(Wrightsman)1964 年提出人性哲学量表,该量表被用来测量人们对人性的基本态度,亦即人们对他人一般会如何表现的期待。[9]莱特斯曼将人性哲学这一构念划分为六个不同成分,本研究选取与本研究目的相关的“值得信任性”构念来考察被试对人性的基本感知和判断。值得信任性指“人被看作是道德的、诚实的和可靠的程度”[9]。
纸质报纸的内容以引导社会优良风气、传递正能量为导向,多报道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先进事迹,弘扬真善美,即便是一些负面报道也能让受众感受到为恶者终将难逃法律制裁,所以纸质报纸的受众对于人性的感知与判断相对来讲会更为积极。而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内容涉猎较广,一些有关官员贪腐、婚内出轨、违法犯罪的新闻消息时有涉及,甚至以此类负面新闻来吸引受众眼球。此外,由于手机新闻客户端相关推荐的影响,当受众阅读了一篇负面新闻后可能会有其他相关的负面新闻被推送至受众眼前,受众便有可能阅读更多的负面新闻,这些负面新闻可能会使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受众对于人性的感知和判断更为消极。据此,提出第三个研究假设。
H3:相比阅读纸质报纸,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进行阅读的被试对值得信任性的判断会更消极。
(四)态度极化
一个问题的对立双方对相同的证据体系进行了不同的评估,这种现象被称为有偏见的吸收(biased assimilation),对支持己方立场的证据不加批判地接受,对相反的证据则仔细审查并且(主观上)不信任。[10]麦克霍斯基(McHoskey)进一步指出,在对混杂的(涉及不同立场的)证据进行考虑之后,人们有态度极化(attitude polarization)的倾向,他们不会弱化或改变他们的观点,而是强化了初始观点。[10]并且,有偏见的吸收(biased assimilation)的程度与态度极化相关,这表明对证据的偏倚处理会造成主观上强化初始观点。[10]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所指涉的态度极化(attitude polarization)不同于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态度极化主要是指观点、态度、立场的强化或激进趋向,这种态度的极化并不一定是因为群体讨论所造成的,而群体极化中的“极化”所强调的是群体讨论对群体决策及群体成员态度改变的影响。
两种载体导致媒介本身信息呈现的特性与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自主性不同。在媒介本身信息呈现方面,报纸上的内容是出版时便已经定制好的内容,受众在读完一篇新闻时较少机会接触到其它与该篇新闻相关的文章,不会反复接触相关信息;而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看新闻时由于相关推荐的影响,受众会看到较多其它与该新闻相关的文章,而当一个人反复表达或接收某种相似的观点时,他们对这种观点的认可和信任程度也可能得到强化。[11]新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获取更加便利,手机新闻客户端运用算法向受众推送符合他们口味与兴趣的个性化信息,从而也可能使受众反复看到与自己的兴趣或观点相一致的内容,进而不断强化自己对社会议题的态度。在受众获取新闻信息过程中的自主性方面,公众通过选择性信息接触机制不断接触“情投意合”的信息内容,反复强化原有的立场和观点,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理解越来越偏激,最终可能致其观点逐渐走向极端。[12]维卡里奥(Vicario)认为Facebook 用户总是趋向于根据自己的信念体系来选择信息从而形成了极化态度和行为。[12]比较报纸与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内容可知,受众读报时的选择面较小,可供选择的“情投意合”的信息内容相对较少;而手机新闻App 上有海量的新闻资讯,受众的选择面相对较大,可以选择并接触到大量符合自己意愿的信息,反复强化自身既有的观点,从而导致态度极化。
两种载体还导致受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互动的差异。美国当代哲学家凯斯·R·桑斯坦(Cass R.Sunstein)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指出,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13]阅读纸质报纸是比较个人的行为,一般较少能得知别人对相应事件的看法,对于新闻有自己较为独立的判断,不太会受到其他人观点的影响;而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阅读新闻时会看到别人的评论,读者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同时也能回复别人的评论,如此便通过评论构建起了一个对于社会议题进行讨论的场域。在这样的舆论场中,持有相似观点的受众之间彼此交流互动,信息之间交流佐证并强化彼此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尤其可能会走向极端;[14]面对不同的意见与观点时,早期研究表明,对那些已经就某个问题持有强烈态度的人来说,接触和他们固有意见相反的信息不仅不会改变他们的意见,反而可能会使他们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14]因此,在手机新闻客户端所构建的讨论环境之中,受众对于社会议题的态度可能更易走向极端。综上,提出第四个研究假设。
H4:相比阅读纸质报纸,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进行阅读更容易导致被试的态度极化。
二、研究设计与执行
(一)实验设计与过程
采用现场追踪实验开展为期6 周的研究,设置两个组别,一组为纸质报纸阅读组,另一组为手机App 阅读组,自变量是阅读新闻的载体。本文意在探究两种不同载体所引发的社会影响,尽可能模拟被试自然的新闻阅读行为,不对两组被试的阅读内容、阅读时间等做严格限制,尽量营造一种契合生态的现场实验环境,让被试自由读报或者用手机App 阅读新闻。
(二)被试与实验材料
1.被试。实验最初招募了70 名被试,并随机分配到纸质报纸阅读组和手机App 阅读组中,每组35 人。尽管本研究受某互联网公司研究基金的资助,为被试提供较丰厚的报酬,由于实验持续时间较长且需要被试付出的精力较多,随着实验的开展陆续有人退出。最终坚持完成六周实验的人中,报纸组19 人,手机组20 人,两组退出的人数大致相当。实验结束时测量两组被试的社会临场感、值得信任性和态度极化三个因变量。实验期间要求被试每周对所阅读的新闻内容进行记录,最终坚持完成六周实验的人当中,报纸组有18 人完成每周记录,手机组有15 人完成每周记录。鉴于被试比较宝贵,而且每周记录所花精力较多,没有完成每周记录的被试也都坚持了四周以上,我们对四个因变量采用不同的被试人数进行分析。社会临场感、值得信任性和态度极化采用19/20 的被试数分析,新闻关注点采用18/15 的被试数分析。两组被试的专业分布、性别比例、学历和年龄结构均相似,为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两组被试对实验目的均不知情。
2.实验材料。报纸阅读组的实验材料:在本校图书馆报刊阅览区所提供报纸的范围中,选择出大众报纸和有一定量综合新闻的专业类报纸作为实验材料,其中包含了发行量较大、较为知名的报纸,报纸名单如下: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参考消息、环球时报、某市(所在城市)日报、某省日报、某市晚报、某省导报、中国剪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某省晨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光明日报。
手机阅读组的实验材料:本研究根据《2017-2018 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研究报告》[15]与《2016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新闻客户端发展分析报告》[16]中提供的新闻客户端的活跃用户占比数据,并结合研究实际情景从传统媒体类、门户类和算法分发类三大手机新闻客户端的细分领域中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手机新闻客户端供实验之用,以期能映照当今社会移动新闻阅读的生态,分别是:澎湃新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新闻。
(三)实验过程
1.实验时间与地点。本实验从2019 年4 月24日始至2019 年6 月11 日止。纸质报纸阅读组的被试根据自己的闲暇时间前往校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区读报,手机App 阅读组的被试可在任意地点阅读新闻。
2.实验步骤。报纸阅读组的实验步骤:①每周至少4 天到图书馆报刊阅览区读报,每天至少20分钟;②每次读报前后分别签到签退,并记录当日所读报纸名称和报纸发行日期;③每周结束时凭记忆记录本周看过的新闻内容;④实验结束时填答一份问卷。
手机阅读组的实验步骤:①每周至少4 天使用手机新闻App 阅读新闻,每天至少20 分钟;②每天读完新闻线上填写签到表,在表中记录当日所读内容的链接和阅读时长;③每周结束时凭记忆记录本周所看过的新闻内容;④实验结束时填答一份问卷。
3.实验规则。实验秉着让被试在最自然的状态下阅读新闻的原则,对纸质报纸阅读组所读报纸的种类和数量不作过多限制,让被试在本研究提供的报纸范围内自由选择;对手机App 阅读组的浏览方式(可以认真阅读也可粗略浏览、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浏览内容(可以是App上的任意内容,包括图文、音频、视频等各式内容)也不作限制,让被试在本研究给定的范围内自由选择一个或几个新闻资讯类App 安装使用。
在上述自然阅读原则之外,有以下要求:①报纸阅读组在实验期间尽量不看自己手机上的新闻资讯类App(但如微信、微博等其内附带新闻资讯的App 可以使用);②两组被试必须在完成每周的阅读任务后才能开始记录当周所阅读的新闻内容,当天读完当天记录可能会破坏被试的“自然”阅读;③参与六周实验、每周至少4 天、每天至少20 分钟的新闻阅读时间,以保证两种载体对被试产生较充分的刺激与影响。
(四)变量测量
1.自变量及其说明。本研究的自变量为阅读新闻的载体,包括纸质报纸与手机新闻客户端。
2.因变量及其测量。
(1)新闻关注点的测量
欲了解受众的新闻关注点,分析受众在阅读新闻之后还能停留在记忆当中的内容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式。受众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不可能记下所有内容,但他们对自己所感兴趣的、所特别关注的内容会有所记忆,记忆本身就是受众关注点的一种体现。故本研究拟对纸质报纸和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受众在回忆自己读过的新闻后所记录下来的内容进行内容分析,以考察不同媒介受众的新闻关注点是否存在差异。
实验要求两组被试在每周读完当周新闻后回忆自己读过的内容,并在不回看所读内容的条件下凭记忆写下来。本研究通过对两组被试所记录的新闻进行内容分析从而比较两组被试的新闻关注点。
(2)社会临场感的测量
本研究对社会临场感的测量参考代宝与刘业政2015 年所用的测题[17],以及阿里麦什(Animesh)、平索诺(Pinsonneauit)、杨(Yang)与奥(Oh)2011 年所用的测量题项[18],并结合本研究实际情景对题目进行改编(具体题项如“看新闻时,我有与新闻中的人物正在一起的感觉”),所有测量题项均采用7 级李克特量表计分。
(3)值得信任性的测量
值得信任性的测量依照莱特斯曼1964 年提出的人性哲学量表中的14 个测题,包括7 个正向测题(具体题项如“如果你交给一个普通人一项工作,并放手让他去做,这个人会好好地把它做完”)和7 个反向测题(具体题项如“人们总是声称自己具有诚实和道德的准则,但是在遇到关键时刻,却很少人能坚守这些准则”),[9]所有测量题项均采用7 级李克特量表计分。
(4)态度极化的测量
麦克霍斯基指出态度变化的测量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让被试自己报告他们的态度相比实验开始时有无改变;第二种是通过用后测态度减去前测态度的方式来测量态度变化,被试在实验结束时需要回答与实验开始时相同的态度测量题项。[10]
一般来讲,对态度极化直接的测量需要在实验前后各测一次态度,通过后测态度与前测态度之差来计算态度改变的情况。但基于本研究的具体情境,对于被试态度的测量需要基于被试所阅读的新闻内容,本研究根据被试每周提供的记录都共同关注的内容自行设计态度测量问卷,故而无法做实验前测,只做了后测。由于两组被试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基本一致,事前也做了随机分组,两组是比较匀质的,故只通过后测态度的极端程度也可比较两组态度极化的差异。
本研究自行编写社会态度量表,主要通过设置一些具有争议性的社会议题来考察两组被试对这些议题态度的极端程度。在量表的维度设置上,依据态度的ABC(affection,behavior,cognition)模型,并参考李路路与王鹏对社会态度的测量,将社会态度分为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维度:认知指对于社会整体状况的感知,在该维度下细分出社会公平感(具体题项如“现在有的人挣的钱多,有的人挣的少,但这是公平的”)和社会信任感(具体题项如“总的来说,在这个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信任的”)两个变量;情感指基于群体的情感和价值所进行的评价,在该维度下细分出对公共领域的争议性议题的评价(具体题项如“当一个医生在能够拯救一个残缺的婴儿的生命,但治不了他的残缺之下,就任其死去”)与对私人生活领域争议性行为的评价(具体题项如“为了共享朋友和同事所享用的奢侈,而过着超过自己经济能力的生活”)两个变量;行为倾向指行动者对于某项行为的支持与反对或行动意愿,在该维度下细分出对一般越轨行为的反应(具体题项如“‘未婚同居’是个人行为,他人不应该指责”)与对极端越轨行为的反应(具体题项如“‘嫖妓’是个人行为,他人不应该指责”)两个变量,分别反映作答者的行为开放度与作答者的行为容忍度。[19]
所有测量题项均采用7 级李克特量表计分。社会态度量表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测量被试的态度,而是测量态度的极端程度,以此来评估两种阅读载体对态度极化的影响,所以本研究取态度评分值为1 分和7 分的题项数量作为该量表得分,极端评分的题项数越多表示态度越极端。
三、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一)新闻关注点的内容分析
1.分析材料与编码类目。内容分析的材料是两组被试在为期6 周的实验期间所记录的所有新闻内容(以下称新闻记录)。报纸阅读组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完成6 周的新闻阅读及记录任务的有18 人,记录的新闻数共880 条,手机阅读组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完成6 周的新闻阅读及记录任务的有15 人,记录的新闻数共813 条。
考虑到被试所阅读的内容主要是新闻,虽然手机新闻客户端上的内容丰富多样,除了狭义的新闻外也有其他自媒体发布的内容,但基本都可以给受众带来资讯与信息,所以针对被试对自己记忆中新闻内容的记录构建编码类目时,参考新闻学界对新闻的分类及不同类型新闻的定义,并结合本研究用于分析的新闻记录的内容特征以及预编码工作中的总结归纳,最终将被试所记录的新闻内容分为政治、法制、经济、科技、社会、体育、军事、文化艺术、医疗卫生、休闲娱乐、教育学术科研和环境12 类,得出相应的编码规则如表1 所示。
表1 新闻记录的编码规则
2.编码结果与信度检验。笔者对两组被试所写的共计1 693 条新闻记录全部进行了编码,并对这些新闻记录进行抽样,以供另一名编码员分析。通过标准误的公式计算出所需要的用于信度检验的样本量,以达到一个给定的置信水平,该公式如下:
其中,N=总体规模(研究中的内容单位数量),P=总体的一致性水平,Q=(1-P),n=信度检验的样本规模。
在本研究中,设可接受的最低的一致性水平是85%,总体的一致性水平的估计是90%,取95%的置信水平,从而计算得出纸质报纸阅读组和手机App 阅读组用于信度检验的样本规模n 都等于91,再从两组的新闻记录中各自抽取相应规模的样本用于信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简单一致性、Scott’s Pi 与Krippendorff’s Alpha 作为信度检验的指标,针对这三个指标的可接受的信度水平都是0.8。分别针对两组的编码结果计算编码员间信度,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 可知,编码员间信度较高,即不同编码员对内容归类的一致性较高。
表2 两个编码员间信度
3.新闻记录的统计分析。对纸质报纸阅读组和手机App 阅读组的新闻记录差异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纸质报纸阅读组与手机App 阅读组关注的内容议题的比较
经卡方检验发现:两组被试在所关注的内容议题上有显著差异(χ2=196.529,df=11,p=0.000<0.01),研究假设H1 得到验证,具体说明如下:
报纸阅读组(29.1%)对政治议题的关注度显著高于手机阅读组(10.6%),这与纸质报纸与手机新闻客户端两种媒介在内容呈现上的差异性有关。本研究要求被试阅读的报纸中既有较为严肃的官方报纸,兼有大众化通俗报纸,分别代表了我国社会流行的两大类报纸。从总体上说,报纸是以传播硬新闻作为生存、发展的基础的,因而这些报纸内容中较多涉及关系到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改变,或是政局变化等议题。[24]而手机新闻客户端中除了涉及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严肃新闻外,还有更多比例的诸如娱乐、体育等非政治类新闻,手机新闻App 上各式各样的海量资讯不可避免地会分散受众对于严肃的政治消息的注意力。
手机阅读组(12.3%)对法制议题的关注度显著高于报纸阅读组(6.8%),本研究对法制类目的定义较为宽泛,举凡涉及到一些民事或刑事案件,或是违法乱纪行为皆归入法制范畴,手机新闻客户端相比纸质报纸充斥着更大比重的关涉到违法、犯罪之类的负面消息,而往往这些消息又足够吸引受众眼球。
手机阅读组(7.1%)对文化艺术的关注度显著高于报纸阅读组(2.7%),报纸总体上以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为主要目的,虽也会提供一些纯知识、纯趣味的与人们切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信息使人们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但这类信息较少。相比之下,手机新闻客户端上有形形色色的自媒体生产丰富的文化艺术类内容,受众自然对此类信息有着更高的关注度。
手机阅读组(19.8%)对休闲娱乐的关注度显著高于报纸阅读组(5.2%),手机新闻客户端上的休闲娱乐类内容量较多,诸如今日头条、腾讯新闻、一点资讯、新浪新闻、网易新闻等手机新闻App 均专门设有娱乐版块,内有大量的娱乐类资讯,故而从媒介的内容呈现来看,手机新闻App的受众会比纸质报纸的受众关注到更大比例的休闲娱乐类内容。另外,考虑到本实验的被试为年轻大学生,且女性偏多,据调查显示,形式新颖的网络娱乐、手机娱乐已经占到城市青年休闲娱乐内容的2/3 左右,是当前青年休闲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25]在性别差异上男性更偏好严肃型报道,女性更偏好娱乐型报道,受众年轻时更偏向娱乐型报道,随着年龄的提升慢慢开始转向严肃型报道,[5]所以实验被试本身对娱乐内容的浓厚兴趣可能也是手机App 阅读组在休闲娱乐类内容方面关注度较高的原因之一。
(二)实验测量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
1.信效度分析。本研究的社会临场感量表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改编而来,社会态度量表是本研究自行设计,在正式使用之前需通过预调查来修正规避可能存在的问题。值得信任性出自较为成熟的人性哲学量表,故可不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
预调查问卷包括社会临场感量表和社会态度量表的相关题项,通过在线问卷的形式面向被试之外的大学生群体发放,共回收106 份有效问卷。
对社会临场感量表和社会态度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后,社会临场感量表删除题项SP5,社会态度量表删除题项SA4、SA11、SA20、SA21、SA22、SA28,修改题项SA6、SA13。
2.社会临场感分析结果。正式问卷中社会临场感量表包含4 个题项,每个被试的社会临场感得分为这4 道题目得分的均值,得分越高说明社会临场感越强。对报纸阅读组与手机阅读组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如表4 所示。
表4 独立样本t 检验的组统计量表
t=1.893,df=37,P 值为0.066。如果将P 值显著性水平设定在一般认为的0.05 以下,该差异是边缘显著,考虑到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又是现场追踪实验,而有些研究将难度大、样本偏小的P 值显著性水平设在0.10 以下,本研究也设定为0.10(下同)。按照这个标准,报纸阅读组的社会临场感量表得分均值(4.289)显著高于手机阅读组(3.475)。在两个竞争性假设中,数据支持H2b,否定了H2a。
从媒介内容的角度来看,手机新闻客户端上的内容虽然表现丰富,涉及图文、音频、视频等不同类型,相比纸质报纸传递出更多语言和非语言线索,从视觉、听觉等不同层面对新闻进行了更为立体化的呈现,但是受众一打开新闻客户端映入眼帘的即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各样的新闻内容,大量的新闻恰恰分散了受众对于单条新闻的注意力与投入度,且有研究表明读者进行数字阅读时的沉浸体验水平明显低于纸质阅读,[26]同时移动新闻用户倾向于短暂的、快餐式的浅层阅读。[27]故而受众在使用手机新闻App 的过程中更多扮演着信息速食者的角色,他们穿梭于形形色色的信息洪流之中,却无暇认真阅读某则新闻的内容,来不及体会新闻中人物的经历与情感,更难以感知到与新闻中人物的联系。
从媒介使用环境的角度观之,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受众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新闻,本研究也不限制被试使用手机新闻App 的环境与方式,所以被试对于手机新闻资讯的阅读也可能是一种旨在简单了解资讯的浏览式、随意性、碎片化和娱乐化阅读,阅读场合更加移动化。[27]相形之下,前去校图书馆报刊阅览区阅读报纸的被试的阅读环境更为静谧,不易被其他人和事打断,读报的过程也更为严肃甚至带有一种仪式感,这种情况之下受众对报纸新闻的阅读可能是一种充分融入读者主观能动性,同时进行思考和创造的过程,所以纸质报纸的受众更能用心去体会新闻中人物的经历与情感,也就更能感知到与新闻中人物的联系,所感知的社会临场感更强。
3.值得信任性分析结果。值得信任性测题包含14 个题项,每个被试的值得信任性得分为这14 道题目的总分,得分越高表明值得信任性越强。对纸质报纸阅读组与手机App 阅读组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如表5 所示。
表5 独立样本t 检验的组统计量表
t=1.740,df=37,P 值为0.090(<0.1),故纸质报纸阅读组与手机App 阅读组在值得信任性得分的均值存在显著差异,报纸阅读组的值得信任性得分均值(53.11)显著高于手机App 阅读组(47.20)。手机App 阅读组对人性的感知和判断相比纸质报纸阅读组更为消极,H3 得到验证。
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内容把关没有纸质报纸那么严格,在大量各式各样的新闻资讯中充斥着较多低俗、缺乏营养的内容,[19]涉及较多道德不端、违法乱纪等负面消息,甚至以色情、凶杀类的内容来吸引受众眼球,而这些负面内容在受众长期使用手机新闻App 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受众的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受众对于人性的感知和判断较为消极。
相比之下,纸质报纸的新闻生产有着更为严格的把关,报纸上登载的新闻消息虽也有负面信息,但并不足以影响整个报纸风气的走向,在负面新闻之外受众依旧可以看到关系国计民生的报道或是社会生活中涌现的新思想、新风尚以及新道德等,因而纸质报纸的受众对于人性的感知和判断更为积极一些。
4.态度极化分析结果。态度极化的测量采用社会态度量表,即用该量表测量社会态度的极端程度,该量表包含23 个题项,每个题项以7 点李克特量表进行评分,计算每个被试评分为1 分和7 分的题项总数,即产生极端态度的题项数,该题项数即为每个被试的社会态度极端程度得分,得分越高表明社会态度的极端程度越强。对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如表6 所示。
表6 独立样本t 检验的组统计量表
t=-1.243,df=37,P 值为0.222(>0.1),手机App 阅读组与纸质报纸阅读组在社会态度极端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H4 不成立。
这个结果有多种可能的解释。手机新闻客户端上相似内容对受众的反复刺激以及受众对与自己“情投意合”内容的反复接触虽有导致受众态度极化之嫌,但是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6.9%的受访用户认为手机新闻客户端新闻内容专业性差是最大使用痛点,[19]故而受众对手机新闻App上内容的专业性持保留意见,对那些内容也许只是姑妄读之,并不会特别在意,对于社会议题态度的极端程度也就不至于太受影响。
另外,虽然手机新闻客户端给用户提供了发表个人观点及与其他用户沟通交流的功能,从而使得受众在新闻文章下方你来我往的评论与回复形成了对于社会议题进行讨论的场域,但是手机新闻客户端毕竟是以受众获取新闻资讯为主的新闻媒介,受众之间的线上讨论尚达不到在社交媒体之类的平台上讨论社会议题那般的规模,所以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有限的群体讨论对受众态度的极化影响不太明显。
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进行阅读比阅读纸质报纸更容易导致受众的态度极化的假设没有得到验证也可能是受限于本实验的不足所致。由于被试参与实验的成本较高,所以最终坚持参与完成六周实验的被试数量不多,且实验持续时间不算很长。
结论与讨论
对于新闻关注点,本研究发现不同载体导致受众的新闻关注点存在差异,纸质报纸的受众对政治议题给予更高的关注,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受众对法制、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等议题的关注度更高。手机新闻App 上有大量休闲娱乐类的内容,非传统媒体类的手机新闻App 一般都专门设有“娱乐”版块,甚至有的新闻媒体(如新浪新闻)还专门打造特定的娱乐资讯平台向广大受众提供丰富的娱乐八卦明星相关的信息,以迎合受众的娱乐、消遣或猎奇的需求。美国传播学者、世界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通过分析美国从报纸媒介主导向电视媒体主导的转换过程,[28]指出电视作为天然的娱乐性传播工具,其表现话语的形式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在这种话语表现形式的影响之下,任何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渐渐构筑起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终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9]现今的手机新闻客户端无疑加剧了这一趋势。如今的我们在使用手机新闻App阅读新闻的过程中也要警惕自己沦为娱乐的附庸。所谓“循欲是苦,绝欲也是苦”,如何在两者间求一个平衡呢?
对于社会临场感,本研究验证了第二个假设,即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进行阅读的受众比纸质报纸的受众所感知的社会临场感更弱。新闻阅读不同于通讯,通讯中个体是参与者,阅读中个体是旁观者。手机新闻媒介虽然以尽可能丰富的形式向受众传递出尽可能多的线索,但是这似乎也为受众营造出一种喧嚣的新闻阅读环境,往昔晨起一杯茶一份报静观天下事的情景已经日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受众非连贯性的快餐式阅读,[30]他们仿佛被裹挟于信息的洪流之中而无暇去静心体会新闻中人物的经历与情感,更难以感知到与新闻中人物的联系,而这种对个体与外界间联系的感知淡漠也许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观感,使得他们产生一种与社会联系松散甚或是疏离于社会之外的感觉,这种感知淡漠甚至会作用于他们心中对世界图景的勾勒与描摹,外界社会在他们心中更像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不可依附的所在。
对于值得信任性,本研究验证了使用手机新闻媒介的受众对人性的基本态度更为消极,或者说他们认为人更不值得信任。
对于态度极化,本研究的假设未能得到验证,手机App 阅读组与纸质报纸阅读组的社会态度极端程度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为在面对争议性社会议题时,依托先进推荐算法、掌握用户行为特征的手机新闻客户端受众是否真得比纸质报纸的受众产生更为极端的态度提供了值得商榷的伦理空间。本研究将极化研究延展至媒介效果研究的范畴,不仅探讨了手机新闻媒介上由用户之间通过新闻评论等形式进行互动所生发的群体讨论的影响,还观照到受众对支持或反对某些社会议题的新闻信息的阅读与评估在态度极化方面产生的影响。
总而言之,本研究探讨了从纸质报纸为代表的传统新闻媒介到手机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变迁所引发的一系列变化。
从媒介内容本身来看,纸质报纸的受众更为关注政治等严肃型议题,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受众则更为关注法制方面的违法乱纪事件以及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等消遣型议题,不同类型的内容在长期的新闻阅读活动中逐渐形塑着受众的认知与态度,使得手机新闻App 的受众对待人性的态度更为消极,对人更为不信任。
从新闻阅读方式来看,通过手机新闻客户端阅读新闻更像是一种速食性的浅阅读,其受众对新闻内容缺乏较为认真的阅读与思考,所以较难感受到与新闻中人物的联系,造成所感知的社会临场感较弱,久而久之可能会形成外界社会是不太真切的甚至是虚无的认知。
从媒介技术机制来看,手机新闻客户端的相关推荐、个性化推送及新闻评论互动等功能影响着受众的信息接触方式,使得受众反复接触某类信息或者受群体讨论的影响从而强化自身的态度提供了可能。然而技术的进步未必就代表着内容的专业可靠,新闻媒介所构筑的讨论空间也比较有限,受众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手机新闻App 的影响,这种新媒介对于态度极化的作用究竟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现在还不能形成定论,本研究也未能给出一个可靠的结果与合理的解释。
综上所述,新闻阅读载体的变迁并不是单纯的内容承载形式的变化问题,媒介载具的变化意味着媒介内容、新闻阅读方式以及内在技术机制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无疑会引发受众关注点、社会临场感、信任、态度极化等相关的一系列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