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思考
2020-06-26刘京林
刘京林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北京 100024)
近三十年来,我国的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在教学、科研、学术活动及为传媒实践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传播心理学从不被世人所知到被学界、业界认可。在我们为之兴奋、欢呼之时,更需要清醒地看到传播心理学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对传播心理学这门学科作更加深入的认识。
一、传播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心理研究所多年来持续编辑刊发《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动态》,该动态是面向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者定期发布的一种内部交流电子刊物,每年辑录四期,主要从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和心理学核心刊物中遴选有关传播心理学研究方面的论文。
通过对2019 年度选录的95 篇论文进行文本分析后发现:其中真正属于传播心理学论文的只有57 篇,仅占总数的60%。不符合传播心理学论文的原因有多种,最主要的问题是摒弃了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将传播学研究替代传播心理学研究。
在2002 年的张家界会议(第四届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上就有代表提出过这样的疑问:“传播心理学出现时,传播学中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心理学研究课题,也已应用了许多心理学理论,为传播心理学留下的空间不多了,那么,传播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呢?”“与传播学重复和重叠是没有意义的,成为传播学中心理现象的解释也会使它的存在价值大打折扣。”[1]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尖锐也非常重要。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此问题重视得不够。因而至今部分研究者还普遍存在着忽视传播心理学和传播学研究对象的区别,摒弃了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的现象。不过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传播心理学学科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
二、传播心理学研究的难点
目前我国传播心理学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尚不成熟。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传播心理学的研究仅是同类研究的统称,与有自己的一套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并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相差很远。教育心理学从产生、发展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用了一百多年,而我国传播心理学从产生到现在才仅有二三十年的历史,所以,在传播心理学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首先,传播心理学研究的难点与传播心理学的学科特点有关,传播心理学是一门传播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要求研究者既具有传播学又要具有心理学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便更增加了研究传播心理学的难度。
其次,与传播学和传播心理学的边界模糊有关,由于传播学的研究离不开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很难不涉及心理问题,所以在传播学中有相当数量的心理学术语。可以说传播学和传播心理学在某些层面上相互重叠,分辨这两门学科确实不易。
再次,与心理学具有的“两端性”特点有关。“两端性”指:“低端”和“高端”。所谓“低端”是说,由于人人都有心理感受和经验,即使不学习心理学知识也会明白一些心理学概念,如“情绪情感”“记忆”“思维”等,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有心理学家认为“人人都是心理学家”。与理工科、医学、人工智能等不学习就无法知晓相比,似乎心理学可以不学而明。这就容易使人们忽视对心理学的学习。其实心理学具有“高端性”,它博大精深,对人的心理的探讨即使终其一生也难以全面掌握。
最后,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传播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意义认识不足。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传播心理学研究的基础理论缺乏深入探索,仅仅停留在传播学的某些表面层次,很容易将传播心理学和传播学混淆。那么传播心理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迫切需要答案。
三、传播心理学研究的基础理论
研究传播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传播学的研究可以取代传播心理学,那么传播心理学就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进而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种假设常会使笔者产生深深的危机感。尤其在当前,能否确认传播心理学的独立性还有其重要的实践意义。2018 年教育部将传播心理学设置为传播学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随之就存在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教材的编写、课堂教学及学术研究上如何能真正体现出这门学科独有的特点和规律的问题。研究传播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迫在眉睫。
传播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其核心理论。(1)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必须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2]其研究对象更宏观一些;传播心理学则是研究传播活动中认识主体心理活动的特点、规律及其生理、心理机制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更微观一些。(2)传播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传播心理学属于交叉学科,其母体学科是传播学和心理学,在研究中强调将心理学理论、原理和法则应用于传播实践领域。(3)传播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传播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就是心理学理论。主要是社会心理学,还有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以及各种心理学流派等。
四、传播学和传播心理学的区别:“传统导向”和“问题导向”
将传播学研究取代传播心理学的研究,与这两门学科中都存在心理学的术语有关。为辨清这二者的区别,需要重温传播学者施拉姆对心理学研究传播现象的历史及其在传播研究中地位演变过程的论述:“在传播学确立的早期,是心理学从各自的学术传统出发,把传播现象作为心理学各自领域的一个研究对象”(传播学在建立之初被认为是“缠绕在社会心理学这棵大树上的藤蔓”),“可称为传统导向的研究”[3](本质上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开始出现由传播学者进行的大规模传播研究,这些研究被认为是心理学研究向传播学者易手的转折点”“以传播现象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而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仅作为一种研究工具。这些研究被称为问题导向的研究”[4](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播学研究)。
“传统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区别在于对传播现象研究的过程中,“心理学从‘主导地位’转变为‘研究工具’”,它只具有工具价值。所谓工具,“比喻用于达到目的的事物”[5],所谓“工具价值”,指物品或观念自身所具有的工具性作用。通俗地讲,就是当传播学出现了大量内生的理论之后,为说明一些问题,便采取借用心理学理论并以之为工具,为传播学研究服务。例如,刊于2020 年第1期《国际新闻界》上的《2019 年中国的传播学研究》一文。该文整合出十个专题,其中有4 个专题的题目借用了5 个心理学概念,如“自我表露与隐私”“政治传播的情感维度”“听觉文化研究”“互联网历史与记忆研究”[6]。
我国对传播心理学的探索肇端于20 世纪80 到90 年代。①1989 年由韩向前编著的我国第一部以《传播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出版,本文以此作为我国传播心理学研究的开端。其研究内容遵循“回归”或者“延续”传统导向的研究,需要强调的是,这绝对不是对历史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扬弃的、螺旋式上升的回归,因为20 世纪80-90 年代心理学的发展状况比20 世纪初期有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导向的研究思路,即强调运用心理学理论及概念对传播活动中认识主体的心理特点、规律及其心理、生理机制的研究,所以坚持“传统导向”既是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也是判定是否属于传播心理学论文的可操作性的客观标准。
按照上述标准,本研究对57 篇属于传播心理学的研究论文进行了文本分析,这些论文运用了4 种心理学理论和145 种心理学概念,凸显出传播心理学将心理学理论、原理和法则应用于传播实践领域的学科性质(见表1、表2)。
表1 传播心理研究中使用的心理学理论②括号内的数字表示使用该理论被使用的文章篇数。
表2 传播心理研究中使用的心理学概念
五、非传播心理学研究的几种表现形式
本研究对被剔除的38 篇非传播心理学论文进行了文本分析,说明它们“非”的理由,这样可以反过来理解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这些论文中,不乏有论述深刻、文笔精彩的文章,但是它们各有自己的学科归属。
(一)对传播活动认识主体的分析不是运用心理学理论,而是其它学科的理论
1.跨文化或亚文化传播理论:如《粉丝社区的面子协商:一种跨文化研究视角》《后亚文化视角下网络“丧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反思》;
2.符号学理论:如《以符号叙事学理论为视域研究网络公共事件的同情动员问题》;
3.教育心理学理论:如《知识获取VS 理论享受——基于UTAUT 拓展模型的网络课堂使用探究》;
4.建构运动理论:如《社会公共事件中网络媒介与公众情绪联动机制研究》;
5.网络信息生命周期理论,如《新媒体时代下网络热点事件情感传播特征研究》。
(二)属于传播学研究
例如《中国城市的网民性格与网络影响力:基于90 个城市微博大数据的研究》,本文通过微博大数据的分析总结出不同城市群体对微博内容的偏好得出结论:北京网民喜谈政治;上海网民偏爱经济。心态上,上海网民较为消极,广州网民表达温和等等。全文没有对何为性格,何为群体性格的内涵做任何介绍和具体分析,缺少心理学理论。在这里的性格和群体性格仅是对网民大数据统计的落脚点,它们只是起到工具作用而已。
(三)疑似传播心理学研究
之所以用“疑似”,是因为这类论文虽然涉及到了一些心理学理论或者心理学概念,但采取了蜻蜓点水的方式,即点到为止,缺少深入的阐释。例如《抖音短视频APP 用户使用行为及动机研究》里几乎没有对“动机”这个心理学概念做任何界定和具体分析。
(四)使用与满足理论、媒介依赖等传播学理论
这两个理论属于传播学理论,但是它们本身具有很强的心理学色彩(心理学和传播学重叠部分),所以对这类论文不能一概而论。凡是坚持传统导向,运用心理学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章,可以算为传播心理学论文;反之缺少具体的心理学理论的阐述,则归于传播学范围。
本文是笔者在传播心理学研究中发现并且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希望能对传播心理学研究同仁有所启发,也希望能有更多研究者来思考和探索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内涵、学科发展和学科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