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改良外测量法的应用

2020-06-24李雪红李兰张艳曾莉萍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PICC置管测量方法

李雪红 李兰 张艳 曾莉萍

【摘  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改良一字型外测量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导管门诊经右侧上肢或左侧上肢行PICC置管的患者624例,按置管顺序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测量路线从穿刺点至右侧胸锁关节再向下折返至第3肋间;改良组测量路线从预穿刺点测量至右侧胸锁关节外侧缘,如果从右侧肢体穿刺,则在该测量基础上加5cm,左侧肢体穿刺则加6cm。置管成功后,根据X线胸片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比较两组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改良组PICC置入上腔静脉下1/3的准确率为92.3%,明显高于传统组的8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一字型外测量方法,使PICC导管尖端位置更为精准,提高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因反复调管增加患者X线透视次数、操作时间、费用、感染和血栓机率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PICC置管;置入长度;测量方法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其穿刺点在上臂的外周静脉(如贵要静脉、肱静脉等),由于其操作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利于维护等优点,成为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输液工具,在临床得到廣泛应用[1-2]。在PICC导管置入操作过程中,PICC尖端位置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关系,导管尖端位置不正确有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3-4],因此正确地测量置入长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有较多的测量方法,我们将传统"一”字测量法进行了改良,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病人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多个科室住院且符合PICC置管要求的患者,按置管顺序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312例。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18周岁;(2)与PICC置入的要求相符,无PICC置入的禁忌证;(3)均使用美国BD生产的PICC三向瓣膜导管(4Fr)。 排除标准:(1)年龄小于或等于18周岁;(2)有PICC穿刺禁忌症者;(3)X线无法显示心影右缘者;(4)患者基本信息或穿刺记录不全者。入选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两组患者按照年龄、性别、病种、置入静脉等资料情况比较见表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1.2操作者 由经过PICC培训并取得资质的PICC专科护士操作。

1.2方法

1.2.1.体外测量改良组

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患者置管侧上臂外展与躯干呈45度或90度,用超声评估患者置管侧肢体血管,确定穿刺点,并做好标记,测量长度(由穿刺点测量至右侧胸锁关节外侧缘,右侧肢体穿刺加5CM,左侧肢体穿刺加6CM)。

1.2.2体外测量传统组

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患者置管侧上臂外展与躯干呈45度或90度,用超声评估患者置管侧肢体血管,确定穿刺点,并做好标记,测量长度(穿刺点到右胸锁关节后再向下折返至第3肋间)。

1.2.3置管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穿刺侧上臂外展与躯干呈45度或90度,洗手,开无菌穿刺包,戴手套,用75%乙醇、洗必泰或2%碘伏各环形消毒皮肤3遍,消毒面积为整臂,洗手戴无菌手套, 穿无菌手术衣,常规铺无菌巾(最大化无菌屏障),用盐水预冲导管备用,按使用顺序备好用物,安放无菌超声探头套,在探头套外安装导针器,扎无菌止血带,在预穿刺点再次评估血管,进针,在见到回血后,减小穿刺角度,将导丝平行送入穿刺血管 ,撤针,局麻后延穿刺点行纵向扩皮,送入血管鞘,撤离峭芯和导丝,送入导管到预测长度时,助手用超声探头判断导管有无异位于颈内静脉,若无,则撤出支撑导丝,校对修剪多余导管(体外保留6cm,以便固定),安装连接器,脉冲式冲管并正压封管,妥善固定导管。行X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1.3评价方法

两组患者置管成功后,均行X线胸片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有研究表明, PICC导管置入后尖端最理想的位置是位于上腔静脉下1/3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5],在本研究中,以PICC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为标准,位于上腔静脉上端或无名静脉为导管尖端位置过浅;位于右心房或右心室为导管尖端位置过深。评价方法是患者置管当日行X线胸片检查,PICC专科护士当日查看影像及报告结果并将结果记录在PICC置管记录表上,比较两组PICC置管后导管尖端位置的精准率,即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导管尖端位置精准率比较,改良组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PICC导管置入长度的测量方法决定了PICC导管尖端的最终位置,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可能会导致PICC导管尖端位置过浅或过深,尤其会因导管尖端位置太浅无法调整到位(常规置管后体外保留6cm,以方便固定)而影响后续治疗安全。有研究报道,导管尖端位置过浅,发生血栓、导管异位机率会增加;本研究中,传统组就有4例肿瘤患者由于位置太浅未调管到位(告知风险并征得患者同意后保留导管)在带管期间其中有2例发生了血栓,因此置管前PICC导管置入长度正确的测量方法很重要。目前推广使用的腔内心电图导引尖端定位技术也存在少许不足,如心律失常和安置人工起搏器等患者不能使用,基层医院由于各方面原因也未普遍开展该技术,有研究[6]显示使用传统的"一”字体外测量法进行测量,测量出左右侧手臂穿刺时的长度无差异,根据人体解剖结构,实际人体左臂穿刺比右臂穿刺需要的导管长度更长。有文献[7]报道,左侧胸锁关节至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交界处的距离约为5cm~7cm,右侧约为4cm~6cm。改良“一”字型体外测量法,患者置管侧上臂外展与躯干呈45度或90度,在预穿刺点沿血管的走形测量到右侧胸锁关节外侧缘,再根据血管解剖的特点,在此测量的基础上,如果从左侧手臂穿刺进入则加6cm,从右侧手臂穿刺进入则加5cm。克服了传统“一”字法左右手血管穿刺长度不同的差异。

综上所述,运用改良“一”字型外测量法有助于提高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后导管尖端位置的精准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良“一”字型体外测量法操作简单、方便,是根据左右手血管解剖特点,增加不同长度而进行置入,确保了导管尖端位置的精准性,延长了带管时间,保证了治疗安全。本研究中,传统组导管尖端位置到达上腔静脉下1/3为81.1%,改良组为92.3%,导管尖端位置精准率改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因反复调整增加患者X线透视次数、操作时间、费用、感染和血栓机率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但在本研究中对身体畸形如佝偻、脊柱侧弯等患者可能存在有一定的误差,需进一步做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于士玉,吕红英,,边艳玲,等.PICC置管长度体外测量改良方法的临床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6, 31(8):702-704.

[2] 伍焱, 王蓓, 王开慧. 置入PICC前行胸片定位法体外测量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2016 (2):63-64.

[3] 王凌,金晓娜,姚凯博,等.胸片及体表测量公式在乳腺癌病人PICC置管长度测量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17),2776-2778.

[4] 杨颖,程丽,黄亚雪,等.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对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7):136-138.

[5] 何丽娟,高春恒,茅卫东.心脏超声实时监测在调整PICC导管头端最佳置入长度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 (12) :158-159.

[6] 张晓菊,胡雁,李全磊,等.PICC体外测量方法的系统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4,29(6):78-82.

[7] 雷国华,王秀华,王秀军.PICC置管长度测量卡尺的研制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 345-347.

课题项目:

《川南地区PICC维护区域协同延续护理模式探究》,编号:2018LZXNYD-SK09 。

猜你喜欢

PICC置管测量方法
基于CORS的高精度GPS测量方法在公路测量中应用研究
圆周运动角速度测量方法赏析
生理节律对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全站仪在数字绘图中测量方法优化方案
GPS高程测量技术航道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快递业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方法》审议通过
PICC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65例小儿白血病行PICC置管护理体会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分析
电功率有关知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