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重症监护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评价
2020-06-24董凌峰
董凌峰
【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的原理,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加护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重症监护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强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重症监护;护理;效果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脑卒中的病因是脑内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是由脑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该病致残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许多医院开始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重症监护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意识障碍。本文对10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重症监护的临床应用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2.4±5.5)岁(48-7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7-25小时,发病至入院时间(16.1±3.4)小时。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6~78岁,平均(63.1±5.6)岁,发病至入院时间6~24小时,发病至入院时间16.0±3.5小时。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按医嘱服药、病房巡视护理、病情监测及生命体征监测。观察组患者接受如下重症监护。① 状态监测。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颅内压、脑电波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② 颅内压护理。如果颅内压过高,可能会引起脑水肿或脑疝。护理人员要定期检测病人的颅内压,并按医嘱给予甘露醇降压。同时,做好室内环境护理,保证房间安静、黑暗,这是适合其他重症患者的。③ 加强脑供氧护理。根据医生的指导,护理人员可以对病人进行持续的高流量氧护理,观察血氧饱和度。如果吸氧治疗后血氧饱和度达不到正常标准,可以进行高氧溶液治疗,即:,以500毫升高氧溶液为基础溶液,放入溶解氧活化处理制备设备中20分钟,形成高氧溶液,然后静脉滴注。④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定期协助患者排痰,避免掉肺炎,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压疮和肌肉萎缩僵硬。如果病人的背部和臀部有皮肤损伤,可以在身体下方放置橡皮圈,以避免压力和摩擦损伤。同时给予胃酸抑制剂或胃粘膜保护剂预防胃肠道出血。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 采用NIHSS评定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情况。分数越低,中风的严重程度越轻,对神经功能的损害也越轻。② 应用FMA评价护理前后患者的运动功能。总分是100分。分数越高,运动功能障碍越轻。③ 采用GCs对护理前后病人的意识进行评定,最高分为15分,最低分为3分。评分越高,患者意识越好。④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包括压疮、肺炎、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GCS及FMA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NIHSS、GCS、FM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CS、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压疮1例,水肿性肺炎1例,肺部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8.00%;对照组压疮3例,水肿性肺炎4例,肺部感染5例,尿路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3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重症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治疗周期长,难度大。受疾病影响,患者会产生强烈的疼痛感,这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也容易导致其生活质量的下降。因此,医院有必要根据此类疾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临床预后。重症监护可以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提供溶栓、大容量、高灌注、脑室引流等多种治疗方案,同时根据患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重症监护护理,通过监测病情变化提供脑供氧,通过降低患者颅内压等方式为患者提供监护护理,确保患者的异常情况能得到及时处理,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因患者颅内压过高而引发的脑疝等严重并发症,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意识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此外,通过按摩、翻身、吸痰和预防性用药,有效降低了坠肺炎、压疮、肌肉僵硬和萎缩、肺部感染和胃肠道出血等多种并发症的风险,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了积极影响。结果表明,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和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P<0.05)。
综上所述,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重症监护可以改善其受损的神经功能、意识功能和有限的肢体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改善预后。因此,这种护理模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动态急救护理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护理效果观察[J].蔡文岚,唐瑾,邓宝珍.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22)
[2] 重症脑卒中患者鼻饲治疗及护理的效果评估[J].王莹.開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01)
[3] 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营养护理的效果[J].卓宏亚,焦瑞红.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02)
[4] 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神经康复的影响[J].刘国明.双足与保健.2017(12)
[5] 急重症脑卒中患者应用中药氧吸入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效果评价[J].祝敏.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