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措施的实施对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效果探讨
2020-06-24何小雪
【摘 要】目的:分析在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环节中应用循证护理措施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患儿高热惊厥复发情况与患者家长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在复发次数、复发体温以及复发时间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在患儿家长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针对研究对象差异,以P<0.05,证明其在统计领域中具有价值。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工作中,通过循证护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降低患儿病情复发的几率,同时对于患儿病情的缓解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过程中进行广泛普及。
【关键词】高热惊厥;护理模式;循证护理;临床价值
本次研究针对在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环节中应用循证护理措施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整理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者在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儿年龄在10个月~4岁;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患儿年龄在1岁~4岁;在基本资料上,以P>0.05,表示患儿间差异无统计价值。
1.2 方法
1.2.1 對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主要采用物理方法对患儿体温进行控制,同时有效开展护理干预。
1.2.2 研究组 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循证护理方案的制定:组建专业护理队伍,针对患者高热惊厥情况进行全面的探索与分析,以便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2)落实循证支持:护理人员应结合相关理论资料对患儿的护理内容进行合理讨论,从而有效提升患儿护理能力;(3)生命体征监测: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同时,应对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全面询问与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儿家族病史、惊厥时间、体温、脑电图以及产期异常等;(4)护理知识宣讲:为了有效提升护理工作效果,护理人员应就相关护理知识进行宣讲,以便有效提升患儿家长的护理能力;(5)饮食方案的制定:护理人员应针对患儿情况有效进行科学饮食方案的制定,以便确保患儿营养的全面摄入。
1.3 观察标准
本研究将患儿的护理效果与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其中,护理效果包括患儿复发次数、复发体温以及复发时间,患儿家长的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取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的处理与计算,其中,计数资料使用%表示,选取χ2进行相关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选取t进行相关检验,针对研究对象差异,以P<0.05,证明其在统计领域中具有价值。
2 结果
2.1 患儿护理效果比较
在护理效果上,研究组患儿在复发次数、复发体温以及复发时间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领域中具有价值(P<0.05)。见表1。
2.2 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在护理工作满意度问题上,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总体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领域中具有价值(P<0.05)。见表2。
3 讨论
作为儿科常见病之一,高热惊厥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病率约为6%,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幼儿身体处于发育阶段,各项身体机能尚不完善,因此对于该病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差,从而导致了病情反复情况的出现[3]。在临床过程中,该病患儿多数伴有双目上翻、口吐白沫以及意识障碍等情况,若不能及时加以干预,则容易对患儿大脑造成严重损伤,从而造成患儿出现智力障碍,进而对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现阶段,常规的护理模式难以有效确保患儿的护理质量,因此,研究人员表示,在护理过程中,应有效推动循证护理的开展,从而提升患者护理效果的优化发展[4]。
本次研究证明,通过循证护理干预后,患儿的治疗效果得到了优化,且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出现明显上升。
综上,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过程中,通过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患儿复发问题的合理预防,对于患儿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孟颖.小儿高热惊厥中实施优质护理对其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7):101.
[2] 顾长风.以电话随访形式行延续性护理对急诊小儿高热惊厥后再复发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2):61-62.
[3] 张苏华,李小莉,郭艳菊.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0):174-175.
作者简介:
何小雪(1992-),女,贵州遵义,本科,护师,研究方向:儿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