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
2020-06-24丁向宁
丁向宁
【摘 要】目的:针对临床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开展较深入地研究。方法:对被确诊为高血压同时存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36例患者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药物治疗方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指标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采取上述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在心功能变化、血压及心绞痛一周内发生次数等方面与治疗前的差异比较明显(P<0.05),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有26例患者治疗后效果良好,优良率为72.22%。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针对性药物治疗方法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对于改善患者血压及心功能有关指标及患者预后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
在临床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其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缺血、坏死所致。该病症多由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所致,而高血压则属于其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临床需予以重视,且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疗,以改善患者病情,促进其预后。在临床中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主要是受高血压影响而造成患者全身性血管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血压超过正常范围持续时间较长导致患者左心室产生心肌纤维化及心室肥厚症状,使冠状动脉血流供应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降低了冠状动脉储备能力,冠状动脉在损坏血管内皮功能后而损伤其内膜,血管壁逐渐肥厚增生、使脂质发生一定程度的沉积,进而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造成冠心病。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的诊断为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36例患者有关资料,其中有21例男患者,15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44~77岁之间,平均年龄(58.7±5.2)岁,高血压病程2~17年,平均病程(8.1±1.8)年。9例患者心功能Ⅰ、Ⅱ级,16例患者心功能Ⅲ级,11例患者心功能Ⅳ级,本研究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36例患者的诊断方式为:先对患者血压进行测量,保持5分钟静坐后,将上臂完全露出后使肘部与心脏保持水平,患者选择适宜袖带对血压连续进行2次测量,每次应有2分钟间隔,测量2次取平均值,如果存在差距较大应保持2分钟时间间隔后再进行1次测量,对3次测量计算平均值。测量患者身高、体重后,对患者体重指数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关检查,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法,或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及心脏彩超等检查方法对冠心病是否存在进行诊断,采取有关诊断措施后,结合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有关诊断标准可知,36例高血压同时存在冠心病的患者与标准中的具体表现基本相符。经临床确诊后采取药物治疗方法,应用20毫克硝苯地平缓释片采用口服方式进行治疗,每日服用2次,连续进行一个月时间的治疗后,对临床中患者指标变化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评定标准: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血压水平均控制在正常水平為显效;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有所减轻,心功能改善1级,且血压水平有所降低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条件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18.0软件,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变化、血压及心绞痛一周内发生次数等方面与治疗前的差异比较明显(P<0.05),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有26例患者治疗后效果良好,优良率为72.22%。
3 讨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属于高血压影响下发生的全身性血管病变现象,长时期血压异常状态下左心室出现心肌纤维化及心室肥厚的现象,使得冠状动脉血流供应出现程度不一的障碍,影响了冠状动脉的储备能力,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后冠状动脉出现内膜损伤现象,血管壁出现增生肥厚、脂质沉积,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出现,引发冠心病。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长期持续高血压水平是造成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即患者心脏血液可因高血压而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与正常人相比,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高出2倍。对于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而言,若其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则约有50%左右的患者可因合并症而死亡。在治疗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时,目前临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而常用的即为硝苯地平控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二者均为钙通道阻滞剂,前者为长效制剂,后者为控释制剂,二者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从而缓解患者病情。作为一种降压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的作用更为显著,其可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可对该离子膜运转加以阻止,因而可降低血管扩张性和心肌收缩性,从而有效降低心肌耗氧量,进而发挥显著的疗效。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生物因素等多方面影响下导致的,且血压控制难度较大,极易引发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属于长时间血压异常下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现象,对于患者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威胁。
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指标方面具有较大的控制难度,容易使患者产生各类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中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比较常见,该疾病主要是受高血压影响而造成患者全身性血管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血压超过正常范围持续时间较长导致患者左心室产生心肌纤维化及心室肥厚症状,使冠状动脉血流供应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确诊疾病后应及时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硝苯地平缓释片是一种比较常用并对血压进行高效控制的药物,通常利用转运心肌及血管平滑肌钙离子膜进行阻碍实现对钙离子向细胞内流入的有效抑制,使血管扩张及心肌降低收缩性,心肌减少耗氧量。心绞痛症状得到缓解,进而获得比较明显的疗效。本研究中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后,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变化、血压及心绞痛一周内发生次数等方面与治疗前的差异比较明显,有26例患者治疗后效果良好,优良率为72.22%。与治疗前相比,血压、心功能及心绞痛一周内发作次数都得到良好效果,充分表明硝苯地平缓释片对于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即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和血压水平,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针对性诊断治疗的效果明显,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华伟.高血压引起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9,32(19): 20-21.
[2] 冉丽华.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4):69-70.
[3] 李海波,那曼丽,张滨,樊文鑫,于明川.冠状动脉CTA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危人群的随访观察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34(04):518-522.
[4] 刘静.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8,31(4):162-163.
[5] 李一衡.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与早期治疗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6): 118-119.
[6] 赵杰.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治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4(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