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2020-06-24刘艳蓉侯大鹏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低分子肝素疗效

刘艳蓉 侯大鹏

【摘  要】目的:探析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68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低分子肝素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患者并发症及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合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低分子肝素;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常见的疾病,病变特征为持续的气流受限。COPD的发生发展主要与呼吸道对有毒有害的颗粒、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相关,COPD患者临床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数据表明,COPD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疾病如果进一步发展将会演变成肺心病、呼吸衰竭等,造成呼吸和循环功能的障碍,增加了疾病的致残率、致死率[1]。本研究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COPD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分析其对治疗效果、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68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60-72岁,平均年龄(66.3±5.7)岁,平均病程(8.2±5.8)年。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60-71岁,平均年龄(65.6±5.9)岁,平均病程(9.0±6.1)年。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基础性治疗,主要为包括服用抗生素进行防感染处理,日常祛痰处理,并采取低流量呼吸机进行吸氧治疗,保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5%以上,并逐步纠正患者电子质紊乱,并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主要以肉类、鱼类、蛋类、牛奶和豆类为主,要注意对患者的营养搭配[2]。观察组在对照组一般性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进行抗凝治疗,主要以皮下注射为治疗方式,每天注射一次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3910,0.6mL:6000IU),6000U/次,在治疗时要密切注意患者是否会出现皮下出血现象,两组患者均以7d为1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

顯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肺功能逐渐恢复;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一定改善,肺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肺功能未出现好转迹象。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分析

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PaO2、PaCO2分别为,治疗前:(54.42±13.36)mmHg、(61.13±9.34)mmHg;治疗后:(83.12±12.06)mmHg、(49.23±7.28)mmHg;对照组分别为,治疗前:(54.97±14.36)mmHg、(61.25±9.41)mmHg;治疗后:(71.55±11.56)mmHg、(59.34±6.35)mmHg。观察组经治疗后对患者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改善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分析

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0.59%。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是老年患者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会出现慢性缺氧情况,增加红细胞产生、血粘稠度,以及激活血小板,造成患者极易出现肺动脉压力增高、肺血栓栓塞等危险情况,通常会出现头痛、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死亡率极高。其急性发作期多数是由于感染导致,使患者气道产生炎症反应,释放炎性介质,炎症细胞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可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影响,血小板产生激活反应,启动纤溶和凝血系统,进而使血液流变学异常,诱发血栓的形成[3]。此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还会使缺氧和潴留二氧化碳的状况在患者体内较长时间存在。因而在患者机体内的反馈信号系统会被启动,此时红血细胞生成素会由肾脏产生,刺激骨髓释放大量成熟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升高,血容量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促使血栓形成。因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的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显得十分重要。

低分子肝素由普通肝素解聚而形成,其不仅有普通肝素抗凝血酶的结合能力,同时还兼具抗凝血酶活性,可以有效控制血小板、红细胞的粘附,抑制血液有形成分聚集,减少血液高凝、血浆高黏滞状态,对抗血栓形成有显著效果,已经成为临床抗凝治疗的常用药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效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取低分子肝素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患者并发症及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培凤.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发作期肺心病疗效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8,16(3):54-55.

[2] 张凌雁.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效果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2018,4(2):69-71.

[3] 董燕.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18,30(5):27-28.

猜你喜欢

急性加重期低分子肝素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宽胸理肺汤治疗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30例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探讨
痰热清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百令胶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对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