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食物不耐受的检测及意义

2020-06-24王长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平均值状况病程

王长安

(福清市妇幼保健院,福建 福州 350300)

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儿科中非常多见,其主要是在1年内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频次明显超过正常范围,其中根据其年龄的不同,诊断标准也不同,小于2岁的患儿,一年内感染>7次,5岁以内儿童一年内感染>6次,超过6岁的儿童1年内>5次则视为反复呼吸道感染[1]。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通常采用补充维生素的方式进行治疗,但在临床上难以获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探究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食物不耐受的检测以及可用性,现作报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中2016年8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根据本次研究要求抽选出106例符合实验标准的患儿。首先对所有患儿的各项基本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录入同时间段内接受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106例作为对照研究。实验组患儿男女比为(62:44),患者年龄信息为1~6岁,患者年龄平均值为(3.4±0.9)岁,病程0.5年~2年,病程平均值(1.6±0.4)年;对照组患儿男女比为(59:47),患者年龄信息区间为1~5岁,年龄平均值。(3.8±1.1)岁,病程1~3年,病程平均值(1.9±0.8)年。

比较患儿年龄、性别、病程、发作频次等基本数据未发现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所有患儿在入院时由相关临床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状况进行分析,记录患儿的食物不耐受状况,,主要记录所有患儿的牛奶、小麦、大米、大豆、虾、蟹、西红柿、牛肉、鳕鱼状况。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实验数据均由统计人员录入Excel表格后,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0进行实验统计学计算。文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分别选择x2、T值进行统计分析,若各实验结果中P<0.05,则说明本次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儿童的血清食物特异性总阳性率数据较对照组儿童来说明显更高,两组中均存在多种食物不耐受的儿童,但总体数据而言,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食物不耐受状况对比

3 讨 论

首先来说儿童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事件的概率较高,究其原因多是由于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呼吸中枢调节功能在生长发育时还处于较为稚嫩的阶段,呼吸道内粘膜较为柔嫩,并且其中含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管,自身具有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处于较差状态。

食物不耐受是近年来受到瞩目的一种复杂变态反应性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免疫系统不识别人体饮食中的某种食物或食物成分,并将其作为有害物质生成各种免疫反应而出现的状况。会导致患儿出现全身性的炎症反应,现代临床研究中发现食物不耐受与儿童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事件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小儿发生临床反复呼吸道感染事件饮食因素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在临床治疗时应当针对这类因素进行积极预防,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猜你喜欢

平均值状况病程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由时变Lévy噪声驱动的随机微分方程的平均值原理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变力做功时运用F=F1+F2/2的条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