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院前急救治疗的措施及疗效评价
2020-06-24马丽娜
马丽娜
(山西省阳煤集团二矿医院内科,山西 阳泉 045008)
高血压危象患者具有病情变化快、凶险性强、预后差、病死率高等特点,是指血压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上升趋势,且伴有急性主动脉夹层、左心衰肺水肿、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颅内出血等,此类疾病在心血管内科中较为常见,为了控制病情恶化,还需加强院前急救治疗,从而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减轻脏器功能损伤性,稳定血压水平值,改善预后[1]。而本文在面对高血压危象患者时,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如下文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6月22日—2018年6月22日期间选择100例高血压危象患者为此次深入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抓阄法分组,各5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1:19,平均年龄(62.47±3.22)岁,平均病程(11.05±2.38)年,急诊抢救时间(125.89±16.52)min;危象诱因:10例劳累因素,16例情绪激动因素,10例天气因素,11例未按时服药因素,3例饮食因素。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3:17,平均年龄(62.59±3.34)岁,平均病程(11.14±2.45)年,急诊抢救时间(125.65±16.89)min;危象诱因:11例劳累因素,17例情绪激动因素,10例天气因素,10例未按时服药因素,2例饮食因素。两组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①患者各项资料齐全;②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模糊、多汗、心悸、呕吐、恶心、烦躁、头痛等症状;③患者能够主动表达内心感受,无听力障碍、交流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未改进的常规急诊治疗,在患者进入急诊室后,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采取半卧位,采取对应治疗,包括防治脑水肿、预防惊厥、吸氧、降压等措施,且注意密切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观察组采用全面性院前急救治疗,主要措施:(1)院前急救措施:当患者出现高危症状后,需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心痛定,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2)紧急救治方案:①常规治疗:给予止痛镇静药物治疗,稳定情绪,保持低盐、易消化、清淡饮食,保持心电监护和高流量吸氧;②用药指导:a.硝酸甘油:每日一次,每次10 mg(加入25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滴注),维持每分钟20 ug滴速;乌拉地尔治疗:每日一次,每次50 mg盐酸乌拉地尔,以每分钟0.2 mg静脉滴注;依那普利治疗:每日2次,每次10 mg;双氢克尿塞治疗:每日一次,每次口服12.5 mg;b.对于急性高血压患者,需使用硝普钠治疗,对于合并子痫患者,选用拉贝洛尔降压;对于合并心肌心肌梗死患者,选择静脉泵注硝酸甘油,对于合并心力衰歇患者,选择硝酸甘油、硝普钠等药物治疗,对于合并脑梗死患者,选择艾司洛尔、尼卡地尔等药物治疗,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选择利尿剂、乌拉地尔等药物治疗,对于高血压脑病患者,选择拉贝洛尔、乌拉地尔治疗;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选择艾司洛尔合并硝普钠治疗。③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在解除高血压危象后,还需加强原发病的治疗,比如妊高症、嗜络细胞瘤、急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中毒性甲亢等疾病;④防治脑水肿:静脉滴注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对于抽搐患者,还需静脉推注安定[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后30 min和治疗后6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高血压危象消失时间、血压平稳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0.0软件,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血压水平改善情况
观察组治疗后30 min和治疗后6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对比各时间段心率
观察组治疗后30分钟、60分钟心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对比治疗效果
观察组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压平稳、危象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高血压危象是心脑血管中常见病,具有病情变化快、起病急骤、预后差、发病急、病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常见于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而骤停患者中,随着相关研究深入[3],可发现高血压危象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性升高的慢性疾病,根据疾病进展和程度,分为亚急症和急症两种,高血压危象急症可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导致血压突然性上升,加重各脏器功能受损,引起病情急剧恶化,若无法有效、正确、及时快速降压处理,可增加临床致残率和致死率,甚至在发病后60分钟内出现不可逆损伤,诱发严重心脑血管损害等并发症,为了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安全,还需加强治疗。
表1 对比血压水平改善情况
表2 对比各时间段心率
总而言之,全面性院前急救治疗具有有效性、安全性、疗效性、作用性强等优势,用于高血压危象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阻断外周α1受体和突触后α1受体,降低明显血压水平值,获取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