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化环境下统编版小学语文数学

2020-06-23陈煜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统编版信息化小学语文

陈煜

【摘要】当下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儿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语文课堂要求教师紧扣文本,紧抓语文要素,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创造出有助于学生理解、发展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环境能大力促进课堂教学情境的生成,助力统编版语文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化  统编版  小学语文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适应当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有活力、有思想的小学语文教材体系。伴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统编版教材中的课文既保留了优秀传统篇目,又加入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新课文;既关注文体特征,又注重内涵的深化。

面对全新的教材,如何将语文要素融入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是每位教师的关注点和生长点。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注重跨越学科的交融以及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使学生在学习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迫切需要寻找信息化所支持的教学信息的多样呈现与反馈,在打开学生视野的同时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落实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一、充分备课——夯实基础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语文课堂可操作性的基础是备好课,教师要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穿插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备好教学内容

《父爱之舟》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回忆性散文,课文用朴实的语言,以梦的形式呈现往事,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父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和表达效果。这篇文章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这一件件小事,就是生活中一个个动人的场景,这些琐碎的小事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同时也蕴含着儿子对父亲的爱和感激。这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朴素的真情,字里行间流淌着父子情深。

2.备好教学对象

五年级学生的情感更为丰富,他们能不断意识到自己的情感表现及随之产生的影响,并能进一步加强控制和调节情感。步入高年级,他们已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具体形象思维,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启发式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此外,五年级学生的集中注意力有所提升,科学研究表明,该群体专注的时间可达25分钟,且注意力分配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教师可针对五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特点合理安排任务,将课堂效能最大化。

3.备好教学方法

《父爱之舟》一文写作的时代背景较远,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写作年代的距离。五年级学生使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较强且富有热情,可利用网络和信息化平台实现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个性化探究学习、课后作业远程提交,并在分享圈中留下学习痕迹与成果。对班级而言,则有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凸显学习效果。

二、激发兴趣——学生主体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的教学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科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图片、视频、VR、大数据分析……知识的呈现方式更加个性化、人性化。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颠覆了传统的教师、教材、学生三要素,相较于枯燥的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学生更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感受视觉、听觉上的冲击,在此基础上刺激大脑,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课堂主人翁的意识。

为使学生產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父爱之舟》一课时,笔者抓住学生心理特征进行信息化备课。开篇笔者制作了吴冠中水墨小船合集视频,潺潺的流水声、咿哑的摇橹声将学生带进一个梦的世界,这也正印证了文章的内容——吴冠中的梦境。检查预习部分,学生将自己的预习成果上传至“全景课堂”平台,班级中的其他同学都能进行浏览、评论或点赞。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他们在对比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与他人的长处,这样的反馈及时而有效。在第一课时教学中,为找出3个与舟相关的场景,笔者设计了一个多选题,基于文本选择与“父爱之舟”相关场景的自然段。学生答完题后系统自动评阅,教师端系统自动整理学生的答题情况,既可按正确项分类,又可按小组分类,学情反馈及时,大数据分析精准无误。在场景教学中,画笔功能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与传统的文具功能不同的是,学生可自由选择画笔的颜色,直线、波浪线、实心色块、空心色块……操作有误时点击撤回。这样的实践操作趣味性强,大大激发了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积极性,课堂的学习氛围浓厚了许多。在聚焦父亲为吴冠中缝补棉被这一细节时,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笔者用翻页笔聚光功能将一束光聚焦在这个背影上,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这个背影定格在瞬间,凝结为永恒,描绘出父爱的细腻与伟大。这个细节感人至深,情到浓时,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学生齐读这一背影描写的语段,加深其情感体验,很多学生读完后仍是一脸意犹未尽,这就是语言的魅力。第一课时教学笔者紧紧扣住这条小渔船,这条小渔船是父爱的化身,更是文章的线索。三个场景学完,笔者以一条小渔船渐行渐远的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父亲一路陪伴吴冠中成长,这条小渔船正是一条线,贯穿并推进全文的内容发展。最后学生小组间交流自己与父亲的细小动人故事,并以弹幕形式将想对父亲说的话发送上墙,掀起了学生的参与高潮。新颖的发弹幕功能在课堂上掀起了一股热潮,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看着父亲的背影将一句句质朴感人的话发送至大屏幕。在个性化学习环境下,这堂课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充满梦幻的梦境中,甚至代入成为文中的主人公,收获了相似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绪、轻松地融入,一篇离学生年代较远的文章就这样走近了学生,走进了学生的内心。

三、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俗话说“举一反三”,学习的最终目标是灵活运用。在运用中模仿、在运用中感悟、在运用中创新,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多媒体信息环境适时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环境,在现有信息的重组再利用中,丰富了信息的内涵,扩大了信息量。在新旧信息的互联中,学生更易于吸收知识,为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预习《父爱之舟》时,学生根据“全景课堂”中的作家词条,浏览吴冠中的所有信息,最后抓关键词整合为一张作家名片,从而对吴冠中的生平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广阔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自主将课内外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及运用能力。

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信息范围更加广阔。信息化技术不仅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还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域,更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提升学生的语感。可以说,用好信息化技术,学生的学以致用水平会得到较快的提升。

【参考文献】

李培文.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J ].学周刊,2017(24).

猜你喜欢

统编版信息化小学语文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插图的作用
共在理念视域下的小学低段悦纳课堂构建策略探讨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谈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整合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启示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