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布鲁姆

2020-06-23张璐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布鲁姆

张璐

【摘要】对于小学课堂教学而言,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采用的最普遍的方式之一,合理的课堂提问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阐述了小学科学课堂提问的现状,阐明了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的意义,讨论运用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打造高效的科学课堂。

【关键词】布鲁姆——特内   教学提问模式   科学课堂提问   高效科学课堂

一、科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1.課堂提问对象单一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教育公平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课堂教学作为教育实践的基地,其公平性会直接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然而在真实的课堂提问中,教师往往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课堂上,教师总是倾向于让部分学生来回答问题,采纳个别学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那些从未受关注的学生会发出这样的声音“我的老师总是点那几名同学回答问题”。久而久之,这些被忽略的学生会产生挫败感和消极的学习情绪。这实际上是教师未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时,不同水平的问题应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打造公平的课堂教学。

2.课堂提问缺乏价值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提问过于简单,“对不对”“是不是”这样完全封闭的问题,是不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课堂提问。这类问题虽然很多学生都能作答,但没有实际的意义,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充分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促进没有太大帮助。

3.课堂提问缺乏层次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往往在抛出一个较难的问题之前没有做适当的问题铺垫,也没有从易到难的渐进过程。在多数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就直接抛出了这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抓不住教师提问的核心,无法获得教师提问的准确信息,导致提问成为无效或者低效提问。教师缺乏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没有形成问题层层递进的意识,也无法养成学生由分到总的思考脉络。

二、布鲁姆——特内提问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

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将教学提问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他正视了学生个体化差异的存在,将每一个水平的提问与学生不同类型或不同水平的思维活动相联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问答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2.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中的评价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对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出判断、选择或者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在这些提问中常使用的关键词是“判断”“评价”“你对……有什么看法”等,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去思考问题。这种问题可以使学生自主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锻炼他们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目标的要求,将问题分为六个层次:认知问题、理解问题、应用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评价问题。在这六种类型的问题中,前三类属于初级认知问题,一般具有直接、明确、清晰的答案,而后三类问题属于高级认知问题,通常答案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在问题设计中,布鲁姆提倡课堂提问内容应该引导学生从浅到深逐步探索科学知识的起源和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浅层次的问题,在适当的时候,高级的认知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课堂教学变得高效。

三、布鲁姆——特内提问教学的应用

1.知识水平的提问

知识水平的提问是其他提问的基础,用来确定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若缺少适当的记忆就不可能进行高水平的学习。很多新知的形成都是建立在旧知的架构上的,我们要学会利用学生的前概念来进行新知的教授。

(1)判断是非的提问

这类问题比较简单,要求学生能迅速作出反应给出正确答案。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导体与绝缘体》一课中,笔者让学生判断生活中的一些物体是不是导体,“金属铁是导体吗?水是导体吗?我们人是导体吗?”对于这类问题,学生只需要根据已有知识做出基本判断,回答“是”或“不是”,无须经过过多的思考。

(2)概念回忆的提问

这类问题一般是对已知概念的回顾。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加热与冷却》一课中,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在加热和冷却过后发生的具体变化并不陌生,只不过难以对这些变化进行分类和归纳。因此在本课的教授中笔者对学生的已有概念进行提问,请他们回忆生活中各种事物在加热和冷却后发生的变化,再带领学生一起对这些变化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得出事物在加热和冷却过后形态和体积会发生变化的新知识。

2.理解水平的提问

理解水平的提问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组织所学的知识,明确它们的含义,并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他们所学的知识。在课堂教授每个环节的最后都要进行简短的小结,笔者主张小结内容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叙述,这是一个由他人知识转变成自己知识的内化过程。

(1)浅层理解的提问

这类提问一般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或者对现象做出解释。例如,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解释》一课中,“这是两只小动物留在雪地的脚印,你能做出怎样的解释?”“观察毛细现象,你对这个现象能做出怎样的解释?”;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一课中,“将空的一次性杯子倒扣放入水中,观察到杯底的纸团会不会湿?为什么杯底的纸团不湿,对这一现象你如何解释?”等。在科学探究实验中,往往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这些浅层次的提问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事物发展的规律。

(2)深层理解的提问

这类提问要求学生对问题的本质有深入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已学过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问题的实质。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导体与绝缘体》一课中,经过大量的科学探究之后,笔者用“现在你知道什么样的物体会被称为导体,什么样的物体会被称为绝缘体了吗?”等提问,让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做出自己的解释,以便他们能够进一步弄清导体和绝缘体的含义。

3.应用水平的提问

应用水平问题的目的是鼓励和帮助学生利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科学课堂来说应用水平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科学知识本就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不失科学的本质。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吸热和散热》一课中,笔者用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冰箱后的散热板要漆成黑色?为什么热带地区的人喜欢穿浅色的衣服?”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或者对生活中的现象做出解释,可以让他们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布鲁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蒋小平,张琴美,罗晶,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1).

[2]吴万广.学习“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推进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建设[ J ].考试周刊,2011(62).

[3]黄小波,李宗信.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在中医教学中的运用[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2).

猜你喜欢

布鲁姆
影响的焦虎
脸书将收购伦敦人工智能企业 布鲁姆斯伯里
论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理论
布鲁姆斯伯里第一季度营收增长19%
浅谈英语词汇教学法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对英语语音课的启示
基于混淆布鲁姆过滤器的云外包隐私集合比较协议
城市“他者”视角下的都柏林及其启示
从人际关系层面解读布鲁姆的理性情怀
符号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