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招提寺十一面千手观音造像考释

2020-06-23周胤君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鉴真木心观音

周胤君

(1.上海大学 上海美术学院,上海 200444;2.宁夏大学,银川 750021)

位于日本奈良市的唐招提寺,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主持修建。奈良天平时代,日本僧人前来大唐求佛风气浓厚,年轻僧人荣睿、普照来华求佛留学,后敦请鉴真东渡赴日传佛弘法。鉴真和尚于754年起,耗时12年历经五次失败才到达日本。鉴真一行至平城京后先居于东大寺并建立戒坛。天平宝字三年(759年),天皇将新田部亲王的宅邸赠于鉴真,改建为佛寺,提名“唐招提寺”。“招提”译为四方①,也为“迦蓝”之意,唐招提寺便是立于日本的“唐寺”,是鉴真在日本修行的道场。这座具有中国盛唐风格的建筑被日本定为国宝,成为中日两国古代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之一。

唐招提寺院内殿宇重重,内设金堂、讲堂、御影堂、戒坛等建筑。寺内还藏有许多重要的佛教造像,有镰仓时代的弥勒佛坐像,木造的药师如来以及众宝王菩萨等立像。御影堂安放着被誉为“唐招提之冠”的鉴真和尚干漆造像。正对中门的金堂为鉴真弟子如宝于奈良后期所建,保留了大唐建筑的完整风貌。金堂内供奉主尊卢舍那佛像,两侧分别为药师如来佛立像与十一面千手观音立像,此十一面千手观音像为日本最大最古老的十一面千手观音立像(图1)。

一、唐招提寺十一面千手观音之造型

据载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在唐武德年间(618—626)由天竺僧传入唐土,随着佛法的东传进入日本。唐招提寺千手观音立于四重瓣莲台上,像高535.7公分,台高53公分。观音面相方圆,双耳垂肩;额上开第三眼,眉间镶一白毫;鼻梁直挺,鼻翼较宽,嘴唇略厚唇上绘有两须;腮阔饱满,颈部有三道横纹。络腋自左肩斜至右腹,绕过身后在胸前敷搭,肩覆天衣,条帛下垂至双腿前呈弧形。下着长裙,系于腰部,裙边在腰部外翻,此种身装服饰为唐代菩萨造像常见样式。

唐招提寺千手观音头部共十一面,发髻中间有一化佛,围绕发髻有五个呈安详态的菩萨面,三个嗔怒天王面,正后方还有一大笑面,加之顶部一佛面与观音正面共有十一面(图2)。十一面观音与千手千眼观音都属密宗,但在佛教经典中却有各自不同的文本及图像体系。在唐代汉译佛典中,这两体系平行发展,十一面观音图像由最初的六臂、八臂、十二臂尊形一直发展到千臂千手;而千手观音是从一面发展至十一面,之后还出现有五百面的千手观音。在藏密体系中,千手观音与十一面观音形象更加多样与复杂。

图1 十一面千手观音

>图2 千手观音局部(头部)

>图3 千手观音手持物

>图4 千手观音局部(手持物)

>图5 千手观音局部(背光)

>图6 唐招提寺千手观音制作流程

唐招提寺十一面千手观音,现存大手42只,小手911只,每只手掌心都雕刻有一眼,在最初期制作时可能设计有千只手臂,形成千手千眼的造型,“千手”代表了大慈悲的无量广大,“千眼”则表示智慧的圆满无碍。这些手臂中有两大手合掌于胸前,两大手捧钵于腹前,其余大手中各持一物(图3)。对于所持之物,招提寺千手观音持物与伽梵达摩译《千手千眼陀罗尼经》中描述基本一致:主要有合掌手、化佛手、如意珠手、宝钵手、宝经手、施无畏手、绢索手、日精摩尼手、月精摩尼手、锡杖手、金轮手等等②。从持物角度来看,千手观音可谓是各式佛神的合体,有地藏菩萨的锡杖与宝珠,有毘沙门天的宫殿与花车,有不动明王的剑和索,还有爱染明王的莲花与弓箭等。千手观音所有的手印以及持物均有相对应的含义,如合掌手能令一切鬼神敬爱,持白莲花手可成就种种功德,持月精摩尼手可为热度病求得清凉,持宫殿手意为生生在佛宫殿中,不受胎生,持锡杖手则意为慈悲覆护一生。千手观音可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以其无边的发力以及智慧满足一切愿求,因其“千眼照见、千手护持”的神力得到信众推崇,因而成为诸观音化身中最为流行的形象之一。

唐招提寺千手观音这42只大手持物大多为后代重制,其中宫殿、宝珠、太阳轮、月轮、柳枝等为天平遗存。宫殿手中的宫殿造型简朴,其正面的柱子和飞扬的檐角与金堂造型极其相似,宝珠置于莲座中,制作饱满的莲瓣一片片层叠插入,是为天平时期常见的莲瓣制作方式(图4)。这尊造像除本尊、千手及手持之物雕刻精细外,藏于身后的背光同样制作精巧。圆形背光中心为一圆形莲花,外扩有两圈团型图案,里圈为扁圆形对称卷草纹,外圈为圆形团花,周边雕饰有繁杂的枝叶。每层花纹由连珠纹以及花瓣形连续纹样隔开,边框外侧透雕着火焰形状的蔓草纹(图5)。这种自由的纹饰组合以及自如的雕刻技法,是天平时期雕刻水平的体现。

二、唐招提寺千手观音技法与制作

在日本雕塑发展史中,奈良时期雕刻材料以木材为主,多干漆造像。在招提寺千手观音身上没有发现制作的佛工姓名,但从造像技法上大致可推测应出自东大寺造佛司佛工之手。制作佛像的工匠在古日本被称为“佛工(仏工)”。早期他们隶属于各个工艺制作部门,无专属职位。在“大化改新”之后,专职佛工开始出现,但人数较少,地位也不高。随着日本佛教的日益兴盛,建寺造像的需求逐渐增多,政府便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如“造佛像司”与“造菩萨司”。至天平末期,管理机构细化了各部门的职责,造像所也有了具体的等级划分,有专职的统领长官,下属将领以及技术工人等。唐招提寺所藏不同时期的部分造像,都是由这些佛工所造。

唐招提寺的十一面千手观音为木心干漆,“干漆”也就是我国古代的“夹纻”,“纻”为苎麻、麻布的古称,“夹纻”则指将麻布夹于层层漆灰间的意思。“夹纻”最早见名于梁简文帝之“为人造丈八夹紵③金箔像疏”,《大唐西域记》卷十二中亦有“中有夹紵立像佛”。《新唐书》中有云“则天以木为瓦,夹紵漆之”。此工艺初见我国东晋,隋唐时期较为盛行。日本奈良时期唐风盛行,夹纻造像技法随之传至日本,有研究称此技法是为鉴真及其弟子东渡传入的日本④。夹纻造像是使用生漆、苎麻、麻布、漆灰等材料,将泥胎或木胎造像表面用麻布蘸漆层层贴覆而成,泥胎去泥者称之为脱胎干漆,木胎者称之为木心干漆,招提寺千手观音便属木胎。木心干漆是在脱胎干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方面它可节省漆的用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内胎木心的支撑,可防止干漆造像日久变形的情况发生。

根据大正九年(1920年)的维修记载来看,唐招提寺十一面千手观音像胎心是由数根桧木拼接而成,在拼接完整的棱柱状木材上雕刻大型。在雕刻结束后,将漆灰木屑蘸漆来修饰表层,处理细节部分。完成后在底漆上贴金箔,亦称作漆箔。千手观音的手臂为单独雕刻,42只大手手臂内部掏空,以便减轻重量,手掌及手指为实心。九百多只小手及手臂为实心木刻。手臂单独制作完成后逐一进行安装。头顶上的十面分别用雕刻成型,将木粉蘸漆薄薄地涂上,继而贴金后按顺序安装在头部。(图6)

三、结语

唐招提寺千手观音历时千年之久,虽经多次整修,但其高大的躯体以及数千只手臂仍留存完整,彰显着天平造像工艺的较高水准。日本现存被指定为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产的十一面观音千手观音共有百尊以上,具足大小手者有大阪葛井寺千手观音及京都三十三间堂中尊千手观音,其余大部分只存42只大手,如京都广隆寺新灵宝殿的十一面千手观音、奈良兴福寺旧斋堂主尊十一面观音,以及清水寺十一面千手观音等。由此可见唐招提寺的千手观音作为“真数千手”造像极为珍贵。它的制作工艺不仅体现日本木心干漆的精湛技术,同样也是我国传统夹纻造像工艺沿革的具体表现。唐招提寺的千手观音既为日本重要的国宝级文物,更是世界佛教造像艺术中的宝贵遗产。

注释:

①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687.

②净空法师倡印.大正新修大藏经图像第二十卷[M].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117-119.

③“紵”通“纻”.

④郁进.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鉴真夹紵像[J].文物,1980(3):40.

猜你喜欢

鉴真木心观音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木心《从前慢》
张岪与木心
张岪与木心
观音送子图
那个写从前慢的木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人在气头请闭嘴
在气头上不说话
藏传佛教艺术中的十一面观音研究——兼论千手千眼观音
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