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与实践结合的“导链式”教学模式优化研究
——以环境艺术设计《民族艺术采风》课程改革实践为例

2020-06-23王阁岚张晓阳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测绘思政教学模式

王阁岚,张晓阳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

一、引言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经济领域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教育领域也逐步从规模增长向内涵发展转变。根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要建立“大思政”格局,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推进课程思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综合型艺术学科,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环境艺术设计在“大思政”格局下将思政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克服专业理论知识、思想政治素养与实践脱节的痼疾,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输送人才。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将实践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结合性改革,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重要需求。

二、“导链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与不足

(一)“导链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导链式”教学模式源于2015年天津理工大学教学基金项目《基于行业需求的环境设计专业“渐进式课程导链”教学模式研究》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项目编号:YB15-35)。

“导链式”教学模式主导理念:首先,以“表现技法—计算机—制图—空间构成”建立学科基础知识导链;“设计概论—环境设计导论—设计史”建立理论基础知识导链;再通过“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初步—室内设计一~四、景观设计一~四”建立室内、景观两大类的专业课导链,通过几门课程以紧密的逻辑构筑成一个递进式的课程导链来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有效的实施方式,引入设计功能分析、团队合作实践、竞争性测评来保障教学目标的落实。最终,通过追踪反馈,形成可持续性的教学成果,建立持续性、关联性的课程导链,提升学生设计能力,为后续课程夯实基础。(图1)

(二)“导链式”教学模式的不足

《基于行业需求的环境设计专业“渐进式课程导链”教学模式研究》实施五年并已经完成,通过教师学生反馈、毕业生追踪等调查研究显示评价良好,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有以下不足:

1.专业理论知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合性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二是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三是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现行教学模式下的专业课程如“装饰材料与施工”“室内空间设计4:传统室内”“民族艺术采风”等专业课、实践课大部分针对传统文化进行讲授,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结合性差。

2.“导链式”教学模式与实践环节联动性差

现行“导链式”教学模式主要是将多门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筑成一个递进式的课程导链来推动教学目标,但实践环节未形成内部课程导链,且现行导链仅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链接。课程导链未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使“导链式”教学模式与实践环节联动性差,学生理论与实践学习及转化不足。(图2)

图1 现行课程导链结构图

图2 现行课程导链与实践环节联动性差,实践环节内部未构成导链

图3 “课程思政”教学闭环

图4 实践环节导链及其联动结构

3.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结合不够紧密

在当下的教学中,思政教育内容延展性不够,与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关联性不够密切,不能使三方面教学构成内在逻辑,推导出关联的教育目标与内容。此外,思政教育没有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致使“课程思政”实效性不强,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结合不紧密。

三、课程思政与实践教学结合引入的必要性与基本思路

(一)课程思政与实践教学结合引入的必要性

首先,结合思政教育教学,可以将传统文化、革命历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融合讲解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入思考。其次,以实践课程为阶段性支点加入“导链式”教学,建立课堂授课与实践教学的联动以及实践课程之间的递进。最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紧密地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转化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再创作的能力,为学生建立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过渡性知识体系。

(二)课程思政与实践教学结合引入的基本思路

1.形成“课程思政”教学闭环

在思政教育的指导下,将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教学及科研、服务机制串联,将其全方位渗透本专业知识,对教学形成进阶式影响。通过党建促进专业的社会化服务,通过服务促专业的思政教学,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促进学生社会服务的意识。基于实践,最终形成教学闭环,提高传导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践行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图3)

2.建立实践环节导链并联动现行导链

实践教学环节集中于第三、四学年,每个学期配置1~2门。此阶段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掌握得较为系统,实践课程的加入活化了课堂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融通”课堂内容,通过实践升华过的理论知识能够直接“反哺”于下一阶段的专业课程。

在现行课程导链基础上维持其渐进性,将环境设计专业四门集中性实践课程作为阶段性支点,以民族艺术采风课程为起始支点,快题设计、专业实习为中间支点,毕业设计为最终支点,分阶段参与“渐进式课程导链”所涵盖的中后段专业课程,增强实践课程之间的递进关系,建立课堂授课与实践教学的联动性,优化教学模式。(图4)

(三)课程思政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改革目标

1.针对教学

(1)在党建、服务、教学、学生之间形成“课程思政”课改闭环进行有效传导,提高落地性、服务性。践行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基点,素质的综合培养为支撑,专业知识为辐射的课程思政的教育体系。

(2)提高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联动性:在课程导链中后段每个课堂教学模块之后,开设实践教学环节,让各个阶段所学的理论成果在实践中检验,并获取直接经验,融汇于下一模块的课堂教学中去。同时,每一门实践课程搜集的资料均可作为下一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主题进行深化设计,使课程之间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2.针对学生

(1)通过服务机制提高学生学习、实践的质量,并增强其服务社会的意识。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及目标,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能力提升的渐进性: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不再是独立的、松散的,而是通过呼应阶段性课程,让学生在每一阶段实践课程后均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环境艺术设计《民族艺术采风》课程改革实践

(一)《民族艺术采风》课程简介

《民族艺术采风》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特色课程,是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将艺术、创新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考察传统民俗文化,领悟工匠精神,提升专业技能。

(二)《民族艺术采风》课程改革

1.现行课程存在的不足

现行课程主要是要求学生以巩固、消化和拓展已学知识为主,收集资料,学习传统文化,促发设计创新。但是学生通过采风主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革命文化、国家的形势与政策、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了解得不够,扩展服务社会的能力还较弱。此外,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但与其他的专业课程联动性差、渗透力较弱,产学研转化能力较弱。

2.课程改革思路

为优化教学模式,在采取集中实践的教学方式不变的基础上,以美丽乡村、特色地方小镇建设为大背景,要求学生实地了解采风当地的传统建筑文化和民间艺术文化,走进地方村落调研、测绘,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通过调研了解当地形势与政策,找寻地方村落文化优势,分析汇总文化基因、红色基因。通过仪器测绘丈量,利用CAD、SU等软件绘制三维模型,达到保护古建筑、总结地方特性,从专业本位出发提出服务地方经济、优化地方文化、提升地方特色的设计构想和实施策略的目的。

3.课程改革目标

(1)弘扬传统文化:课程贯彻党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要求学生基于实践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扬民族艺术文化。

(2)立足基层、立足乡村实践: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时代意义、乡村的价值、乡村的产业兴旺、新时代城乡融合角度,重构中国乡土文化。

(3)“课程思政”精品课程:课程贯彻思政教育的精神,把思政、教学、社会实践有机融合,发展为实践环节“课程思政”的精品课程。

图5 《民族艺术采风》课程改革目标

图6-7 婺源李坑

图8 婺源莒莙村>

图9-10 现场测绘>

图11 整理测绘数据指导

图12 研究性学习指导

>图13 校内展览

图14 交流平台

图15 课程导链的优化

(4)提高专业能力: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工作能力。基于乡村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专业知识转化服务于社会。

(5)推进教研相长:教师通过教学检验自身科研价值,通过科研成果提升教学水平,形成师生间的“传帮带”,推进教研相长,并启动科研招募计划以培养其科研能力、创新意识。

(6)服务全校师生:推进“课程思政”下文化育人,将成果展览、讲座服务于全校师生,共同推进育人机制。

(7)提升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实践夯实理论知识,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基于实践教学,推进行业共建、校所共建、校际、校企共建,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痼疾。(图5)

(三)《民族艺术采风》课程安排

由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于第五学期带队前往江西、浙江、云南等地的革命老区、传统村落、红色基地、扶贫村镇进行集中实习,共计四周。

1.第一阶段(第一、二周):立足基层、立足乡村实践,了解传统文化、红色资源、区域经济建设。

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写生,了解当地传文化,并开展访谈、党日活动、红色基地学习等活动。在现有测绘教学基础上,将测绘地点与“课程思政”结合分专项测绘和学思践悟。

(1)传统村落:如江西婺源李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夯实专业知识、树立文化自信。

(2)红色基地:如江西婺源大鄣山乡莒莙村,了解红军精神、“景村党建”的引领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党的历史,了解红色资源,思考专业与其之间的转化方式。

(3)扶贫村镇:如江西婺源许村镇,了解当地发展及业态,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家政策,研究性学习区域经济建设,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图6-8)

2.第二阶段(第三周):通过测绘提高专业能力,统计整理数据推进教研相长,为产学研提供支持。

分专项统计整理测绘数据,包括计算机测绘模型、人文历史环境资源、业态、产业结构等。

(1)为后续高年级课程及毕业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强化课程导链。

(2)将专业实践与“课程思政”切实理论与实际结合,将其数据化、量化。

(3)将其教学成果化、数据化,为产学研提供支持,为其他高校提供本专业与“课程思政”结合的数据支持,推动校际共建。(图9-11)

3.第三阶段(第四周):研究性学习,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研究分析并撰写报告,为当地政府提供保护地方文化、服务地方经济、提升地方特色的建议。为产学研、校企结合提供支持。(图12)

4.第四阶段(第四周):巩固所学,服务全校师生。

校内布置成果展览并进行汇报。结合德育教育开展分专项讲座,归纳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让本专业学生总结所学,也为本校其他专业师生提供交流平台。(图13、图14)

五、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及影响

(一)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已建立了多种基于实践的“课程思政”学习途径:与地方领导、党员群众、老区人民、军人烈士遗属、抗战革命人物进行访谈,参加党日活动、当地红色基地学习等,并提升了课程的社会作用。

2.通过实践及体验式教育,初步形成了“课程思政”全方位渗透专业知识的新思路: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挖掘当地文化资源、红色资源,互助互建党史思政文件及思政课程。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3.总结了民族艺术采风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了地域文化基因提取,立足本专业用艺术手法提出了提升民族特色的建议。

4.测绘机制的设立:用技术手段汇总了当地历史、人文、环境的数据。让学生通过对传统村落的实地测绘,建立SU、CAD等计算机模型并绘制图纸进行测绘展览,巩固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对未来教学模式的优化

1.立足基层,发挥艺术、创意服务社会的职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民族艺术,使其在未来设计中促发传统文化创新的可能性。

2.为高年级课程、毕业设计夯实基础:关联毕业设计和4年级综合设计课程,如改造性设计、景观设计3等,为其提供设计地形、数据支撑、初步调研成果。

3.形成课程体系的优势传导,提升课程导链质量:帮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串联课程、巩固理论知识、提升软件技能、锻炼设计能力。(图15)

猜你喜欢

测绘思政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思政课“需求侧”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