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元素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研究
2020-06-22霍虹化越
霍虹 化越
[摘 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鲁迅元素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该研究将鲁迅个体生命史融入近代大历史背景中去,使学生对近代历史发展框架有更形象的认识和更深刻的记忆;将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融入到对中国近代社会问题的思考中去,学生通过鲁迅的个人思想发展历程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什么鲁迅和历史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将鲁迅的杂文融入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对中国近代革命斗争的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鲁迅元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6-0118-0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文一般简称“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來侵略、推翻反动统治以及争取民族独立以及实现人民解放、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大学生在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深刻领会为什么中国人民最终做出了“四个选择”。可见,这门课程在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当下社会多元化发展、互联网技术全面普及的大趋势下,大学生的眼界和思维更加开阔,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灵活便捷,他们逐渐对传统课堂的宣讲教材以及知识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纲要”等思政课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兴趣,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文史不分家,极具感染力的文学和讲究实证的严谨史学相交融必然会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擘,鲁迅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一直被当作青年朋友的精神导师,在“纲要”课教学中融入新鲜、感性的鲁迅元素将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更有活力,进而以熏陶感染的渗透式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
一 、“小历史”与“大历史”的交相呼应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出生于1881年,于1936年去世,生活在那个风雨飘摇、被称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他的个人命运与时代紧密相连,他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中国近代史(注:“纲要”教材中的中国近代史时间跨度为1840~1949年)的复杂镜像。对鲁迅个人经历的叙述是诠释“小历史”与“大历史”关系的经典案例。一方面,大历史塑造了生活在其背景下的个体生命;另一方面,个体生命的“小历史”又是“大历史”的构成主体,推动着“大历史”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在洋务运动背景下,鲁迅作了人生道路的第一次选择。1840年以来,清政府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及一系列战争与动乱,国家内忧外患、千疮百孔。清政府试图通过镇压农民运动、抵御外患来维护巩固政权的统治。19世纪60年代初,封建地主阶级发起了洋务运动,开始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洋务学堂、派遣留学生。1881年鲁迅出生时,洋务运动兴办已将近20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因为封建体制不变,最终以失败告终。1884年,鲁迅3岁,中法战争爆发,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清政府在甲午战争的惨败不只是割地赔款,而且深深地刺痛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全国上下都弥漫着悲愤之情,变法之声日益高涨,而此时的鲁迅正是十三四岁的少年,又恰逢家遇变故,“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之中。少年鲁迅开始真正深切体验到家国衰败的痛楚,从而开始对中国的社会现实以及个人的人生道路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鲁迅曾回忆说:“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1]437鲁迅来到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物铁路学堂继续学习。鲁迅选择走“异路”,放弃当时传统知识分子“科举取士”的道路有一个基本的历史条件,那就是洋务运动中“新式学堂”的开设。可见是“大历史”塑造了鲁迅的个人生命史。
其次,鲁迅前期以进化论思想为基石上下求索。维新运动时的鲁迅已经是17岁的青年,他满怀一腔热血,积极思考救国之路,开始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的思想和知识。当时他读了赫胥黎的《天演论》,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目睹了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清政府腐败无能、国人思想迷信愚昧之后,鲁迅决定探索新的出路。1902年,清政府派遣留学生到日本留学,他便毅然前往学习医学,希望能以现代科学救国。求学日本期间,鲁迅广泛阅读了西方的社会科学和文艺作品,接受资产阶级启蒙时期民主主义和个性解放思想,参加反清活动。回国以后,面对无可救药的清政府,鲁迅更加坚定了革命信念。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支持并参与其中。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鲁迅得以在教育部任职,随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然而新政府不过是“旧瓶装新酒”,鲁迅在经历了“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复辟、护法运动失败、张勋复辟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之后极度失望并陷入苦闷与彷徨之中。1917年,鲁迅以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向封建文化、思想宣战,振聋发聩,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鲁迅以“将来必胜于过去”的进化论思想为武器在文化领域继续坚持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鲁迅选择弃医从文是从器物技术层面救国到思想文化领域救国的转变,他想借助文艺改造国民性。然而,五四运动落潮后,中国大地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由于看不清中国未来的出路,鲁迅再次陷入苦闷与彷徨之中。
最后,鲁迅后期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为思想斗争武器。1925年的五卅惨案,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的失败给鲁迅带来极大震撼,他出离愤怒,对北洋政府的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走狗国民党极其失望,在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鲁迅的思想开始从进化论转向阶级论。鲁迅说:“由于事实的教训,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却是的确的。”[2]195“中国以外,阶级的对立大抵已经十分锐利化,农工大众日日显得着重,倘要将自己从没落救出,当然应该向他们去了。”[2]63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党政府不抵抗,制造内乱,鲁迅用鲜明的阶级斗争观点批判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行径。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时,居住在上海的鲁迅全家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幸免于难,之后鲁迅提醒中国民众不要被帝国主义及其奴才所欺骗。1935年,爆发华北事变,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此时的国民党政府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方针,而中国共产党从大局出发,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同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主张“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一二·九运动爆发。鲁迅在运动中提供了很多支持,他从多方面帮助到上海开展学联筹备工作的邹鲁风,还帮北方局将一封重要信件转交给党中央。在生命的最后一年,病重的鲁迅不畏强权,坚持战斗,用他如匕首般锋利的笔对国民政府进行揭露与批判,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并且时刻系念着长征途中的中国工农红军,千方百计了解红军的消息。当他得知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消息后,不顾白色恐怖的危险,兴奋地给中共中央发去了贺信!在鲁迅生命的后期,他的思想从进化论转向了马克思主义阶级论,他又看到了希望。鲁迅的个体生命史经历了从希望到绝望再到希望的过程。
可见,鲁迅的个体生命史是中国近现代“大历史”中精彩的构成部分,并且深刻影响、推动着“大历史”的形成与发展。在“纲要”课教学中把鲁迅个体生命史融入到“大历史”背景中去讲解,让“小历史”与“大历史”交相印证、互为推进,会使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框架有更深刻的记忆。学生学习了解了鲁迅的个体生命思想发展历程之后,会更深切体会到鲁迅和历史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二、小说叙事与历史必由之路的探寻
鲁迅穷尽一生上下求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以极其敏锐的目光审视着并用匕首和投枪般的笔描写着他所处的社会和时代,留下了大量经典文学作品。历史家是单纯地记述已然发生的事实,文学家是生动地描述现实中未必有但在情理中可能或必然发生的事实。鲁迅的小说叙事因为超越了已有的特定事实,遵从生活发展规律和人物性格逻辑,所以比历史记述更带有某种普遍性,更接近历史的本质真实,往往更能引人深思。从鲁迅的小说中我们能看到他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对中国未来出路的执着探寻。
《呐喊》收录了鲁迅从1918年到1922年所创作的14篇短篇小说,于1923年出版。大学生阅读鲁迅的《呐喊》,会更深刻地理解小说所表现的社会历史本质特征。第一,《呐喊》与辛亥革命。《呐喊》集中的《药》《风波》《阿Q正传》等小说以辛亥革命为历史背景,学生阅读这些小说后会发现,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未庄和鲁镇的农民根本不知革命为何物,阿Q觉得革命党就是给崇祯皇帝戴孝的,身穿着白盔白甲,手拿板刀、钢鞭;七斤一家因为听说皇帝又坐了龙廷了,为自己被革命党减掉的辫子惶恐不安;而华老栓为了医治儿子的痨病,与杀害革命者夏瑜的刽子手交易,把人血馒头拿到手,他也根本没有想过革命党是什么。假洋鬼子成了未庄的革命风云人物,“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帶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1]542这些描写揭示了辛亥革命严重脱离人民群众,未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未能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而封建势力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篡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说明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具有妥协性和不彻底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第二,《呐喊》与近代中国的农民问题。《阿Q正传》等小说揭示了中国革命最基本的问题——农民问题。当时中国人口 80%是农民群众,他们深受压迫,阿Q一出场就被封建地主阶级赵太爷和假洋鬼子随意欺侮,毫无人格尊严可言,他虽然不知革命为何物,但当他看到举人老爷、赵太爷这些人对革命的恐惧,就本能地想到了“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1]538。这是受压迫的贫苦农民对地主阶级发自内心的憎恨,说明农民阶级有着巨大的革命潜力。鲁迅不只描摹被封建统治阶级压榨下农民的悲惨生活境遇,也剖析他们麻木、落后的灵魂,在《阿Q正传》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风波》中的七斤等农民形象身上我们看到了麻木、愚昧等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劣根性,这是封建社会制度、文化所造成的。由此可见,中国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不能单独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但农民阶级又有着巨大的革命潜力,中国革命要成功,就必须要启蒙、依靠、联合农民阶级。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收录了其在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共11篇,于1926年出版。《彷徨》是继《呐喊》之后鲁迅的又一部现实主义杰作,也是我们理解当时社会历史的一面明镜。第一,《彷徨》与五四落潮后的启蒙之思。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先驱者们包括鲁迅大多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理想走上文坛,致力于用文字唤醒中国的民众,认为只有提升国民觉悟水平,革命才会真正成功。《彷徨》是五四落潮期的产物,《新青年》解散了,新文化运动的阵营也发生了分化。在寂寞的旧战场上只剩下鲁迅自己,“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他开始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启蒙本身进行反思甚至怀疑。《祝福》中“我”面对祥林嫂这样的不幸的劳动妇女最后对于“灵魂有无”问题答案的渴求,竟不能满足她。因为如果说“无” ,则断绝了她卑微的希望;如果说“有”,那就意味着阴间的酷刑又将等待着她。民众对启蒙的冷漠,使“我”陷入启蒙无效的境地:在这样一所黑沉沉的铁屋子里 ,即使如疯子般倔强执着地呐喊 ,又有什么用呢?第二,《彷徨》与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问题。在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知识、有思想、先觉醒,以启蒙者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鲁迅曾对他们寄予厚望。但是五四运动落潮后鲁迅很痛心地看见了他们的分化,“有的高升,有的退隐 ,有的前进”。《彷徨》中的《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小说,正是鲁迅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灵魂的解剖,也是对中国革命道路和革命力量的探索。《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在辛亥革命失败后梦想破灭,在黑暗社会沉重的压力下失去了革命热情,转为了颓唐和消沉。《伤逝》中的涓生、子君“人性”觉醒,追求个性解放、婚恋自由,但在现实生活压力下成了悲剧。通过这一类人物形象的描写,鲁迅揭示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具有个人主义倾向及其思想空虚和行动动摇, 他们孤身奋斗,必将一事无成。《彷徨》中虽然没有指出正确的道路,但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所反映出的鲁迅的探索思路是正确的。鲁迅在探索中否定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徒有一颗“觉醒的心”却脱离群众和社会的个人奋斗,意识到他们应当有新的思想武装,新的战斗方法。
《故事新编》是鲁迅晚年的创新之作,8篇小说中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以神话、传说、历史为题材进行创作,风格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在思想与艺术上都呈现出新的风貌。《故事新编》中的《非攻》和《理水》两篇作品呈现出某种不同于以往暗色作品的亮色与积极意味,出现了鲁迅过去的作品中从未有过的积极正面的英雄主人公形象。鲁迅在与《非攻》《理水》创作于同一时期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3]122“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3]122可见,这个时期的鲁迅似乎对中国的当下和未来充满着冀望,这与《呐喊》《彷徨》时期的鲁迅简直判若两人。那么,是什么使得鲁迅对中国前途的认识有了这样大的一个转变呢?1935年 10 月,中央红军经过坚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抵达陕北,同年发生了华北事变、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二·九运动,鲁迅支持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结合鲁迅同时期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小说《非攻》《理水》的创作,并结合鲁迅同时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红军长征的关心,对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优秀领袖的肯定与敬重,以及和瞿秋白、冯雪峰、陈赓等人的密切接触,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出《非攻》中主张停止战争、为民请命的墨子,《理水》中埋头苦干、为民谋福的大禹,正是当时共产党员的主张和特点,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
通过阅读鲁迅的3部小说集,学生们会深刻理解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而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能做到。晚年的鲁迅发现自己探索了大半生的革命道路越来越清晰,最终他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自觉地加入到无产阶级的革命队伍里来了。
三、杂文书写与历史管窥
鲁迅不只是一个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亦堪称是中国伟大的史论家,鲁迅的杂文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近代历史教材,其中有许多精彩的历史评论,是我们今天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史料。美国作家史沫特莱认为“中国的史家,倘不阅读他(鲁迅——引者注)的著作,决不能了解五四到现在,从现在以至未来的若干年间这一时期的中国”[4]。大学生阅读鲁迅的杂文,往往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进而能够全面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深刻理解近代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
鲁迅杂文对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的论述。第一,鲁迅与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在上海发生的五卅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引发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鲁迅在《忽然想到(十)》《忽然想到(十一)》等杂文中揭露批判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并且鼓励中国人民坚持韧性的战斗!第二,鲁迅与三一八惨案。1926年3月18日,北京5000多名青年学生和爱国群众在政府门前请愿,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炮击大沽口并提出拆除大沽口军事设施等无理要求,遭到段祺瑞政府屠杀,死亡47人,伤200余人。惨案發生后鲁迅悲愤交加,在《纪念刘和珍君》《空谈》《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可惨与可笑》《大衍发微》《淡淡的血痕》等杂文中怒斥段祺瑞政府的血腥暴行,揭露了军阀的反动统治和无耻的嘴脸,热情歌颂爱国的死难烈士,并且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寻找别样的革命道路!第三,鲁迅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三一八惨案发生1个月后,北京政权落入奉系军阀手中,3个月后一场轰轰烈烈的打倒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开始了!鲁迅热烈拥护和支持北伐,对这场大革命寄予厚望。但是,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开始大肆屠杀工人、进步学生、共产党人。鲁迅在《“三闲集”序言》中说:“我是在二七年被吓得目瞪口呆,离开广东的……”[2]4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些史实在“纲要”教材内容中并不是重点,但通过阅读鲁迅的相关杂文,学生就会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更真切的认识,进而理解正是这些血淋淋的历史事件使得鲁迅以及中国人民认清了只有坚定地和代表工农大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边,用武装斗争的方式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新军阀的统治才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出路。
鲁迅杂文对中国近代史中重要历史人物的论述和接触记录。第一,对五四时期著名文化人物的评论。鲁迅说李大钊“给我的印象是很好的:诚实,谦和,不多说话。《新青年》的同人中,虽然也很有喜欢明争暗斗,扶植自己势力的人,但他一直到后来,绝对的不是”[2]538。鲁迅对陈独秀、胡适和刘半农的印象则是“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3]74第二,与瞿秋白等中国共产党人的接触。鲁迅将瞿秋白引为知己,与其有着深厚的情谊。1933年底,瞿秋白接到党组织指示,要去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到鲁迅寓所告别,鲁迅依依不舍,把床铺给瞿秋白睡,自己则睡在地板上。瞿秋白走后,鲁迅一直惦记着这位朋友,多方打听。后来得知瞿秋白被捕,鲁迅尽一切努力营救无效。瞿秋白的牺牲给鲁迅以巨大打击。据统计,“自瞿秋白就义至鲁迅去世的一年零四个月中,鲁迅断断续续在书信日记等各种文字中提及瞿秋白及相关事情的次数达 48 次之多”[5]。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鲁迅还在拖着病体编印瞿秋白的译文集《海上述林》,鲁迅和瞿秋白的情谊可谓我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此外,在鲁迅书信和日记中我们会发现他和冯雪峰、陈赓等共产党人有过密切接触;长征胜利后,鲁迅给到达陕北的红军发去贺信,还托冯雪峰把《海上述林》与火腿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鲁迅对当时历史人物的评论精准、真实,在与当时这些历史人物的交往中认清了真正的朋友、同志,显示了他敏锐的识人目光。
鲁迅杂文中对中国近代史本质的论述。鲁迅曾说:“无论是学文学的,学科学的,他应该先看一部关于历史的简明而可靠的书。” [3]142-143鲁迅本身有着丰富的历史知识积淀,对中国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第一, 鲁迅认识到中国近代史的特殊性。鲁迅说:“即以前清末年而论,大事件不可谓不多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政变,义和拳变,八国联军,以至民元革命。然而我们没有一部像样的历史著作。”[3]295-296可见,鲁迅对于自己所处的历史时代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期待一部像样的近代史著作,以此来教育、警醒、激励我国民众。第二,鲁迅揭露出近代史上新旧军阀黑暗统治的实质。鲁迅在杂文《现代史》中以隐喻的方式对辛亥革命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段中国历史进行了形象地概括。鲁迅通过描写记忆中“变戏法”的把戏来说明各种炫目的表演,最终目的就是骗钱。在鲁迅看来,中国的“现代史”(注:鲁迅所指的“现代史”属于“纲要”教材中的近代史范畴)中從北洋军阀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者都像小丑一样,在这个大剧场中“变把戏”,新旧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时而互相争斗,时而又握手言和,搞得人们眼花缭乱,然而对于百姓而言,无论谁上台都是一样的,他们愚弄人民,鱼肉百姓,肆意搜刮民脂民膏,榨取人民的血汗和财富,其本质也都是一样的。由此鲁迅得出结论:“变戏法”就是中国“现代史”的一个缩影。
四、结语
综上,鲁迅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贡献巨大,他本身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中一道独特的风景。鲁迅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历史链条中的位置,始终能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和怀疑精神,坚守知识分子的主体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的本质,更准确地洞悉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代表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最终为中国找到了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鲁迅的精神必将伴随着并鼓舞着青年大学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继续前行。笔者试图在鲁迅的个体生命史以及鲁迅的小说、杂文中提取有关内容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深化,以期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扫除理解历史本质的障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参 考 文 献 ]
[1]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 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 史沫特莱.鲁迅是一把宝剑[J].文化月刊,1939(3):67.
[5] 刘春勇.从《非攻》《理水》看鲁迅对革命前驱者的书写[J].党的文献,2015(6):124.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