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类本科生考研指导工作分析
2020-06-22冯建国李桂花高宗军陈桥汪国庆
冯建国 李桂花 高宗军 陈桥 汪国庆
[摘 要]完成本科阶段的专业技能学习,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是大部分地质类学生的优先选择。但是要实现这一跨越,除少数的推免生外,均需先经过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在初试、复试及之前的复习准备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得到相应的指导,才能强化考研效果。结合近些年考研指导工作实践经验,课题组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加强本科生考研指导的必要性;依据考研指导工作特点的不同,将指导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依据考研指导工作职责的不同,提出了三个层面在考研指导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内容。
[关键词]考研指导;必要性;阶段;地质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6-0010-04
一、本科生考研状况
(一)研究生招生发展趋势(见图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要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到2020年,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00万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要稳步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二)学院研究生考研概况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具有较为悠久的办学历史,现有4个教学系、1个实验中心。学院设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设有5个本科专业。学院在校生近2000人,其中博、硕士研究生200余人。
以“地质工程”专业为例,山东科技大学1971年招收“矿井地质”专业学生,1972年招收“煤田地质勘探”和“综合找矿”专业(学制3年)学生,1977年招收“煤田地质与勘探”和“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本科专业学生;1993年改以上专业为“地质矿产勘查”专业,1994年又改为“地质工程”专业,一直持续到今。学院注重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地质技术技能和素质教育,学生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硕士研究生录取率在40%以上(见图2)。
课题组在总结了我院地质类本科生考研指导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吸收了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了本文,与大家分享。
二、为什么要加强本科生考研指导
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行业变化,一部分地质类本科生在校期间会表现出迷茫状态,不知何去何从;有些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也是面临着众多问题,不知该如何处理。虽然国家和学校一直把对学生的课外辅导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对部分学生而言,仍显得不够充分和深入。下面从六个方面列举说明。
(一)先学与后学的选择问题
有些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缺乏老师的指导,或者不把老师的指导当回事,奉行“快乐大学”的基本准则,把“60分万岁”作为追求的目标,不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等到了三年级,他们看到有的同学确定要考研了,自己也想试试,这时候才发现,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需要复习、掌握的内容太多,于是开始秉烛夜读,在身体和心理上产生巨大压力。
(二)考研和就业的选择问题
考研和就业问题,无论是对大学生本人、高校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一个十分严肃而又无法逃避的话题。对于四年级的大学生来讲,考研与就业虽说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题,两者可以同时准备,但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鱼与熊掌很难兼得。比如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可以提高自身学历和专业技能,有利于拓展个人的发展空间,但是对那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而言,读研期间每年几千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可能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即使考研成功,三年后仍然要面临就业问题[1]。
(三)学校和专业的选择问题
有些学生对地质类专业兴趣不足,想把考研作为跳板,实现专业的第二次选择;有些學生虽然对自己的专业比较满意,但是想换换学习环境,想让自己研究生毕业院校的牌子更亮一些;名校优势专业固然是理想选项,但面对相对较高的淘汰率时会举棋不定,此时似乎又回到了高考报志愿的情景,不知如何选择[2]。
(四)压力和意志的选择问题
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大多数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大致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复习过程,考生面临心理和生理双方面的考验,部分学生在复习不顺利时会出现迷茫现象,甚至产生放弃考研的想法[3]。与不考研学生的“自由”相比,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枯燥漫长的准备过程可能让学生的考研意向发生变化,意志不够坚定者会出现心理防线滑坡、临近考试前或者考试期间放弃考试。
(五)分数和理性的选择问题
随着研究生扩招和地质行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参加考研的地质类本科生人数也日益增大,1:3左右的招录比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英语、数学考试中违纪舞弊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呈现有组织化、多元化、高科技化、公开化的发展趋势[4-5]。个别考生视考规考纪于不顾,怀着侥幸心理,通过各种作弊手段提高初试分数,增加考研录取筹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急功近利、本科阶段诚信教育的缺失问题。
(六)复试与实习的选择问题
我国关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文件规定,考生通过初试后,必须参加由报考单位组织的复试才可以录取[6]。有些招生单位以复试成绩作为是否录取的评判标准。
不过,研究生复试的时间(每年的3或4月份)刚好处于学生毕业实习的时段内。参加复试,尤其是第一轮没有通过转而选择调剂的考生,必须协调准备复试与毕业实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如果这一矛盾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整个考研的结果。
三、本科生考研指导工作
(一)阶段划分
白玉等[2]将考研指导工作划分为四个时间段,即迷茫期、选择期、疲劳期和调整期。这是针对已经决定并参与研究生考试的学生而言的,时段长度大致为一年。实际上,考研指导工作的时段跨度应该更大,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并获得良好的辅导效果。
3.任课教师层面
作为专任教师,几乎每年都会遇到考研学生对专业课的辅导需求。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对本科教学的反作用,总结考研学生的知识需求,在授课过程中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17-20],让教学环节满足多方面的需求。
四、结论
地质类学生考研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问题与压力,考研指导工作应该进一步加强,这既是学生的现实需要,也是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提高地质队伍专业水平的重要举措。
课题组总结了学生考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各个层面的工作着手,针对不同的考研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指导方法,为学生考研提供保障,助力学生考研成功。
[ 参 考 文 献 ]
[1] 杨鹤,徐晶.做好大学生分岔路上的指导工作:大学生就业考研分析及指导[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162-163.
[2] 白玉,于欣欣.本科生考研择校指导策略研究报告: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增刊):85-87.
[3] 方斯剑.论新形势下高校社团建设对学生考研指导的支持:以湖州师范学院考研领航社为例[J].价值工程,2014(6):257-259.
[4] 薛文飞,高宏飞.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纪舞弊现象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7(6):240-245.
[5] 湛泳,左丽.研究生考试舞弊原因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4):137-138.
[6] 陈家宁,张啸.硕士研究生考试复试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分析[J].大学教育,2017(7):177-179.
[7] 王国强.独立学院辅导员开展学生考研指导工作的方法初探[J].科教纵横,2011(7):238.
[8] 王彦祥,禹蕊.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考研意向解读及指导对策:以北京印刷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为分析对象[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3(1):55-59.
[9] 冯建国,李桂花,李兆庆,等.本科生导师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145-147.
[10] 陈华锋,梁苗蓉,贲爱玲.高校大学生考研指导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以南京晓庄学院食品科学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9):14-15.
[11] 徐春霞.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解决就业与考研两难抉择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0(35):244.
[12] 杜常青.辅导员在学生考研指导中应发挥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9(6):399.
[13] 張珍.大学生职业生涯引领视角下的班主任考研指导[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8-81.
[14] 林怀满,冯治良.独立学院考研指导工作探析:以法学专业为例[J].时代教育,2014(3):88-89.
[15] 陈玉平.关于做好考研落榜学生就业指导的路径设计: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为例[J].亚太教育,2015(9):265-266.
[16] 陈雷.重考研指导 助学子圆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传系考研指导工作经验浅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1):391.
[17] 肖进中.精细化培养模式下学生考研辅导问题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1):71-73.
[18] 冯建国,李桂花,魏久传.高校课堂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78-80.
[19] 宋海萍.基于课堂教学与考研指导矛盾消解的教学模式与策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J].教学研究,2013(4):55-57+61.
[20] 冯建国,高宗军,张正贤,等.慕课发展现状与高校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2016(12):4-7.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