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古典拉丁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22宁宇

大学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思维导图

宁宇

[摘 要]古典拉丁语目前的教学方法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欧洲和北美都相对单一,即由简单的词汇和语法开始,通过阅读理解和相关练习达到掌握基本的拉丁语知识,学习过程漫长而效果有限。思维导图提供了一个提升传统拉丁语教与学效果的新途径。它由托尼·布赞于20世纪70 年代提出,其设计善于诱导开发人的左右脑功能,通过图形、颜色和符号协助记忆和发散思维,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建立,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可以迅速掌握要领。文章尝试将思维导图方式方法引入古典拉丁语教学中,分析其得以应用的理论基础以及优势,并就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关键词]古典拉丁语;拉丁语教学;思维导图;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6-0113-05

一、古典拉丁语教学现状

我国的拉丁语学习和教学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初[1] ,当年使用何种教材、何种教学方法,如何评估学习效果,留下的文献鲜有记载。20世纪中,中国建立的综合性大学(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也很少有开设古典拉丁语课程的。1983年,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AHIC)创立,国内自此有了开设古典拉丁语课程的教学机构以及系统的教学活动。除此之外,类似金陵协和神学院也有拉丁语课程,但不属于常设,只面向在校研究生以不定期短期集训的形式开设。

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聘请的外籍拉丁语教师多为古典方向毕业的博士与教授,使用的教材在20世纪90年代为《韦洛克拉丁语教程》(Wheelocks Latin)第5版。这部教材1956年推出,目前为第7版,用了六十几年,经历过多次修订,目标读者为学习古典拉丁语的成年人,更注重成年人倾向理解的思维特征,不够活泼生动,文字叙述多,图表较少,而且语法等内容编排相对分散,不利于学习者建立自己的结构性知识体系。

目前的拉丁语教学模式,如果是欧美高校来的学者,将《韦洛克拉丁语教程》作为教材的,会直接沿着这部教材的写作思路进行,类似一种路径依赖,这样的思路对于仅仅学过英语的国内学生来说显得有些突然,难以迅速进入状态。性、数、格,还有变格、变位等概念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去理解,加上英语不是母语,理解更加吃力,甚至自始至终不得要领。实际上这是由不了解中国学生的习得习惯与汉语本身的特点造成的。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性、数、格、变格、变位等的概念没有或者已经弱化,现代英语已经有成为分析语的趋势,所以直接进入复杂的拉丁语学习,会有一个不短的适应期,有些学习者会因为其复杂而短期内又不得要领而最终放弃学习。

国内教师教授的古典拉丁语课程,教学方法更多是初等和高等教育中英语教育的延伸,借用英语学习的思维和教学方法;在暂时没有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拉丁语教材的情况下,也是以使用原版教材为主。教学活动中在中文、英文、拉丁文之间来回切换。虽然有母语教学的沟通交流优势,但是因为缺乏形象直观的内容,容易变成内容枯燥的语法分析课,让教与学都迷失在拉丁语法、术语的森林中。

综上所述,除了小部分拥有德语、法语第二外语学习经验的学生以及有一定语言天赋的学生,拉丁语学习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韦洛克拉丁语教程》一类的教材的学习需要至少一年,这就让很多古典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接下来继续学习、阅读拉丁文献的时间变得极为有限,很难达到古典专业对拉丁语的要求,学术研究很难开展。因此提高拉丁语基础阶段学习的效率、缩短学习时间势在必行,而引入思维导图就是目前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

二、思维导图应用的可行性

1998年,《学习的革命》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介绍的思维导图随着该书的畅销开始在国内广为人知,教育界尤其是初等教育界开始首先尝试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并取得不错的效果。目前高等教育引入思维导图提高教学效果的研究也已经开展,但是相对初等教育的应用来说不算多,笔者写作此文时在中国知网以“思维导图”和“高等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相关论文只有不到40篇[2]。可见在国内高等教育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才刚刚开始,善加利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思维导图本质上是一种符号化的视觉工具和体系,它以一个概念或者主题作为起点,以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向前演进,将多个概念和主题连接起来,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各个概念和主题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让枯燥生硬的概念不再是孤立的表达,而是逻辑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无论多么抽象的概念和思维,都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创造性再现。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因为绘制者要考虑如何设计主干、分支,将学生不易掌握的、碎片化的知识组合起来,以逻辑化、系统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学生将精力集中在概念或者主题中心点研读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沿着思维导图绘制者的思路扫清知识障碍、知识盲点的过程,就是提升思维水平的过程。由此建立自己的知識体系,以沿着思维导图提供的发散思维训练对思维导图进行扩展,进一步丰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这是思维导图最大的用处。它不仅提供知识,更提供一种思维方式,是真正的授人以渔。

目前,国内拉丁语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的还很少或者没有,涉及语言类教学的只有英语[3],所以引入思维导图并在学界同人之间进行探讨,是一个发展空间广阔的领域。

三、思维导图在拉丁语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在拉丁语教学中引入的思维导图,主要包括词汇和语法这两个领域,其中的语法部分又可以细分为词法、句法及语法分析等几个部分,现分述如下。

拉丁语词汇极为丰富,数量庞大,是很多印欧语甚至其他语言的借词来源之一,其中,英语的词源包括:29%的拉丁语,29%的盎格鲁法语,26%的日耳曼语,6%的希腊语,6%的其他语言,还有4%是专有名词。这些都让思维导图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庞大、丰富,至今依然拥有生命力的拉丁语词汇,如何让学生快速抓住其学习脉络,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找到自己能够记住并运用拉丁语词汇的方向是个重要问题。这些具有逻辑关联的词汇对象是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呈现的最佳选择。

通过思维导图展示拉丁语词源与英语单词的关系,可以同时加深对两种语言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根据词源关系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类型:

拉丁语词汇的思维导图,可以从数量庞大、逻辑关联(词源)、记忆规律三个维度开始绘制,以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目前绝大部分研究生都已经通过英语六级或者雅思考试,他们记忆英语词汇时掌握的大量词根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来强化拉丁语单词的学习,对于法语、西班牙语等罗曼语系的学生来说其优势更加明显。

元音长短的区分是拉丁语词汇学习的重要一环,而这也是目前国内拉丁语教学的薄弱环节之一,学生所学更多是哑巴拉丁语,缺乏语音练习和实践,而拉丁语诵读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欧洲国家的课程中对拉丁语诵读有专门的介绍和训练部分[4]。长音短音对于拉丁语极为重要,相同的拼写,不同的长短音,其含义不同,语法功能也不同,比如代表不同的格[5]。这与英语不同。对于初学者,哑巴拉丁语是完全无法胜任拉丁语的学习任务的,这是哑巴英语的学习模式可以胜任相关应试教育而无法套用到拉丁语学习的根本原因。下面是一个课堂上使用的长短元音长度表。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与学生进行大量的互动之后发现,目前适合国内学生习得习惯的句法教学可以用“台阶法”进行概括。即一步一个台阶,从找出句子的核心動词开始,指明是属于第几个变位动词,进而按照人称词尾信息指出是第几人称,单数或者复数,时态语态等信息,并一一标注出来,此标注过程也形成标准流程,每次分析都不变顺序。核心动词分析完成后,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一一分析每个名词、代词、介词,比如名词是属于哪个变格,然后标注出性数格,并参照核心动词的人称词尾进行验证。代词、介词相对简单,但是分析流程不变,都按照标准流程分析,按照顺序进行标注,由此形成句法分析的思维导图。这一流程与国内英语教学形成的学生的习得习惯有联系,学生容易接受。形成标准化流程后,学生按照这个方法进行语法和句法分析可以事半功倍。形成良好习惯后,可以思路清楚地分析拉丁文献中遇到的任何句子,不会混淆各种语法概念和语法现象。实际上在欧洲,比如德国高级文理中学的课堂实践中也有类似的分析,只是由于印欧语言接近,分析流程相对简化,但是形成一个易于操作的语法分析习惯是其教学的共同目标。

第一步,确定并标记出每个词的词性,重点是动词和名词。第二步,只翻译最重要的谓语动词和可能作为主语的名词。这里句中的agricolā属于第一变格法名词、单数、夺格(显然不是主语,同时注意这里是短元音);句中的mittebant属于第三变位法动词、第三人称、复数、未完成时(因为句中唯一的名词不是主格复数,显然主语省略)。第三步,分析代词(或者其他名词)的性数格,确定其语法功能。这里就是代词eum和eam的分析。第四步,分析翻译其他的词(形容词、副词、连词等)。如连词cum,该词的词形无变化,用来印证对后面名词格的判断;如果是从句,分析是不是cum从句;aliō属于副词,词形无变化(但如果是形容词,注意形容词与其所修饰的名词的一致问题)。第五步,将每个单词的词意写到单词下方。第六步,在前述基础之上,合并词意,翻译成句。

按照从上到下“台阶法”进行语法分析和翻译。

拉丁语句法还有一种,就是合并同类项,即将具有同样语法功能的句子进行整合,以一张图进行呈现,集中学习。比如拉丁语的疑问句学习,就可以设计一张思维导图,将各种疑问句进行整合,如图9所示。

另外,《韦洛克拉丁语教程》书后的图表,还有QuickStudy Academic出版的拉丁语词汇与语法图表,都可以视为思维导图在拉丁语教学中的应用,只是形式单一,只呈现了一种逻辑关系,更多的关系,无论是二维的还是三维的,都需要学习者自己挖掘。中国学生在学习拉丁语之前,很少有机会接触拉丁语和希腊语,对英语之外的印欧语接触得也极为有限,对拉丁语的词源、变格变位等会有相当的陌生感,进而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而思维导图就是让学生找到下手的地方。而有了这个基础之后,举一反三,学生未来进入古典希腊语、古代希伯来语的学习就可以通过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另外,语言关系、语言分布这些背景知识,通过思维导图也可以简单直观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汉藏语系 印欧语系 阿尔泰语系 其他语系 汉语族 日耳曼语族 满-通古斯语族 闪含语系 藏缅语族等 意大利语族(罗曼语族) 蒙古语族 高加索语系 凯尔特语族 突厥语族 乌拉尔语系 波罗的语族 日语(存在争议)等 尼日尔-刚果语系等 斯拉夫语族 希腊语等 ]

四、思维导图的讨论与改进

教学实践证明,思维导图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很难一步到位、尽善尽美。思维导图的绘制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尤其有多个学科、不同背景的同行和学生参与,可以让思维导图的绘制更加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将思维导图的效用发挥得更大。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各自绘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本身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学术背景不同,一种知识可以以几种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或者可以用一种思维导图形式呈现几种不同的知识。绘制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一个习得的过程,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反复研究,深刻理解,找出逻辑关联,并反复尝试,以最优方式进行呈现。把思维导图作为作业也能收到相当好的效果,这个效果不亚于拉丁语练习题对知识巩固和提高的作用。甚至在预习新知识时,也可以让学生尝试绘制思维导图。通过此过程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盲点和误区,在教学中进行突破,有针对性地交流,效果更佳。

五、结束语

目前国内的古典拉丁语教学活动已经蓬勃兴起,教与学的群体规模都与2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没有全国通行的《古典拉丁语教学大纲》对教学活动进行指引和规范,但是北京大学拉丁语认证考试的推出,说明已经在朝这一方向努力。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拉丁语教与学的效率,思维导图是一种极为出色的工具,因为它有助于将国内学生倍感复杂的印欧语言词汇和语法知识以及入手方法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如此,利用思维导图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以印欧语言的思维学习印欧语言,进而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这些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是学生在掌握古典拉丁语的同时所取得的学术上最大的收获。将思维导图引入拉丁语教学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也期待更多的学界同人参与进来,共同进步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F.M.韦洛克.韦洛克拉丁语教程[M].张卜天,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2] 戈登·德莱顿,珍妮特·沃斯. 学习的革命: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修订版[M].顾瑞荣,陈标,许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3] 王余蓝,陈琳.思维导图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1(2):27-30.

[4] T. Finkenstaedt,D. Wolff.Ordered Profusion: Studies in Dictionaries and the English Lexicon[M]. Heidelberg: Carl Winter Universit?tsverlag,1973.

[5] Joseph M. Williams.Origin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 Social and Linguistic History[M].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75.

[6] Karl Dickopf.Das Abitur-Wissen, Latein / Franz?sisch[M].Berlin:Fischer Verlag, 2002.

[7] E. C. Woodcock. A New Latin Syntax[M]. London: Methuen, 1959.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思维导图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