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让小学数学课堂更有“味”

2020-06-22苏敬华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活味微课小学数学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的途径,提出通过微课突破教学难点、串联知识、联系生活、渗透数学史等建议,以期让小学数学课堂更有“探索味”“结构味”“生活味”以及“文化味”。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微课 探索味 结构味 生活味

文化味

【中圖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A-0131-02

“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解决典型问题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微视频课程。如果将一节数学课比作一道菜肴,那么微课就是这道菜肴的调味料。如何适时、适量、适当地在数学课堂上融入微课调味,让数学课这道菜肴更有“味”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论述在课堂中巧用微课的途径。

一、突破难点,让课堂更有“探索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日常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当讲到重难点时,学生的专注力往往已经开始下降,加上重难点知识具有难度高、枯燥等特点,难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的有效性大大下降。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合适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中融入生动的微课,为学生讲解重难点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学《认识时间》中的“1时=60分”这一知识点,传统教学往往采用讲授法,介绍钟面上有60小格、12大格,分针走60小格,时针正好走1大格,所以1时等于60分。这样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难以感受到时针和分针的联动性,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1时等于60分。

为了突破重难点知识,笔者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巧妙地将微课融入课堂教学中,将钟面上走得较快的分针比作小兔子,走得较慢的时针比作小乌龟。通过微课,让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动”起来,引导学生分步观察时针、分针的运动情况,感受时针、分针运动的特点,寻找时针、分针之间的联系。学生首先观察小兔子分针走15分钟,小乌龟时针的变化,发现分针在动,时针也跟着动,初步感知时针、分针的联动性和时针、分针转动速度的差异。接着观察小兔子分针走过30分钟,小乌龟时针的变化,学生发现当分针走半圈,时针正好走半个大格。最后,学生观察小兔子分针走过60分钟,小乌龟时针的变化,发现分针走一圈,时针正好走1大格。最后得出结论:从整个比赛过程看,小兔子跑了一圈,经过60分钟,而小乌龟时针只走了1大格,经过1小时。因为比赛同时开始同时结束,所以可以得出结论“1时=60分”。

借助微课,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合,新颖的视频学习方式和赏心悦目的画面,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再通过分步观察、层层递进、逐步探究、归纳发现的过程,为知识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学生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在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让课堂更有“探索味”。

二、串联“碎片”,让课堂更有“结构味”

数学知识的编排和设计根据学生数学思维水平发展阶段的不同,具有螺旋上升的特点,教材通常把知识点分成几块,教师便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由浅入深,稳步上升地教学,先讲一块,而讲下一块可能就是很久以后了。然而知识是有一个体系的,“碎片化”的教学会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性不强。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中提到:“将知识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沟通起来,并与学生思维过程有机结合,真正在‘育人意义上养成学生的学习能力,挖掘出知识中所内蕴的生命色彩。”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微课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巧用微课,可以将课堂中知识的“碎片”进行“修复”,使得知识更有逻辑性,呈现出整体的“结构态”。

例如三年级上册《四边形》一课,笔者在教学完四边形特征——四条直直的边、四个角后,利用微课呈现大小、形态各不相同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再让学生猜想其他多边形有什么特征、如何定义,既串联三角形的旧知,又拓展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等新知,抓住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四边形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有利于让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这样的微课将“点状”的知识进行加工,使得知识结构更加清晰、知识网络更加明了,让课堂更有“结构味”。

三、联系生活,让课堂更有“生活味”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材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生活中你在哪见过这样的数?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图形?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说出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但学生发现的面往往不够广,思维不够发散,列举不够全面。如果教师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数学知识制作成微课,并将其运用到课堂会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笔者在教学“路程、速度与时间”时,运用微课动画,配上语音讲解和轻音乐,呈现生活中与速度有关的内容,包括交通工具:飞机、汽车、轮船、自行车;动物:猎豹、乌龟、蜗牛;物理现象:闪电、雷声等。既纵向同类对比,又横向整体对比,展示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速度。

在这样图、文、声、像相结合,赏心悦目的微课中,学生被深深吸引,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不管是教学万以内的数、分数、平均数、百分数、负数等代数知识,还是教学三角形、四边形、长方体、圆柱等几何知识,都可以通过微课展示生活中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内容,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的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使得课堂更有“生活味”。

四、渗透数学史,让课堂更有“文化味”

张奠宙先生说过:“学一点数学史,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不管是一线数学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了解一点数学史,从数学史中感受人文精神,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感受前人对数学不竭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适当渗透数学史知识,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笔者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在课堂结尾融入了“分数的产生”的微课,将教材中的“你知道吗?”这一栏目扩展开来,通过微课介绍了分数产生的原因。我们早期将分数[34]表示成, 后来印度用[34]表示分数,再往后阿拉伯人發明了分数线,分数的表示法才成为现在的样子。

又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时,笔者将“时间发展简史”微课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微课展示远古时期人们发明的日晷,北宋能工巧匠设计的沙漏、漏壶,现在我们使用的钟表等。

另外,在教学“圆的认识”可以融入刘徽发明割圆术、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在进行计算教学时,可以融入我国古代的《孙子算经》《九章算术》的相关知识,等等。

运用微课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史,以讲故事的方式,配合动画介绍分数的产生,再现了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将数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发现、创造数学知识的思维活动过程也清晰地呈现给了学生,让学生了解数学家们是怎样思考问题的,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感受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探究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数学史文化,这样的数学课堂更有“文化味”。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离不开适当的调味,调味不适,则难以烹饪出美味的菜肴。课堂中适时引入微课,可以让课堂更生动;适量运用微课,可以让课堂更丰富又不显繁杂。在“烹调”一堂数学课中,把握好“微课”这味调味料,让学生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体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才能使得一堂数学课更具有生命力、更有“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向众,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苏敬华(1990— ),女,福建宁德人,学士学位,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生活味微课小学数学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创设富有“生活味”的初中英语课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让作文具有“生活味”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