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欺凌问题分析及防范策略
2020-06-22马力
【摘要】本文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欺凌的现状、特点,找出学生欺凌的一般规律,并提出防范策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加强家校联系,加大家长培训;加强师德教育,避免管理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隐性伤害;加强道德和法治教育,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预警和危机干预机制;结合课程研讨,扩大课题研究的影响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学生欺凌 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A-0014-04
学生欺凌是一种跨文化的普遍现象,与学校类型、学段无关。我国中小学阶段每年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儿童占儿童死亡数量的三分之一,其中一部分死亡就是由校园欺凌引起的。学生欺凌现象的发生影响到义务教育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的巩固、教育公平和学生心理健康诸问题。鉴于此,本课题组探讨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欺凌行为产生的原因、呈现特点及其防范策略,标本兼治,构建和谐教育环境,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一、县域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欺凌现状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全国最早成立、广西唯一的苗族自治县,下辖20个乡(镇),总人口51万人,有苗族、瑶族、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其中苗族人口占42%,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2018─2019年,全县有村完小及以上义务教育学校42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56 912人(其中小学37 085人,初中19 827人)。少数民族学生45 674人,占比80%;女生26 532人,占比46.6%;留守学生11 070人,占比19.5%。
2018年9月,课题组选取融水苗族自治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中办学后少数民族学生分布比较集中的融水苗族自治县丹江初级中学、融水镇中学、融水镇中心小学、小荣小学、贝林小学等中小学校部分中、高年级(班级)作为样本,发放电子问卷,开展校园欺凌现状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内容共设34项,参加填写有效数为2 740人(份)。
(一)调查对象情况
1.各年龄段占比情况。14岁以下2 062人,占比75.26%;15—18岁678人,占比24.74%。
2.各学段及性别占比情况。小学生1 439人,占比52.52%;初中生1 301人,占比47.48%。男生1 433人,占比52.3%;女生1 307人,占比47.7%。
3.各民族占比情况。汉族440人,占比16.06%;苗族1 519人,占比55.4%;壮族277人,占比10.11%;侗族307人,占比11.2%;瑶族160人,占比5.84%;其他民族37人,占比1.35%。
4.其他情况占比。340人为单亲家庭子女,占比12.41%;716人为流动留守儿童,占比26.13%。自认为成绩优秀276人,占比10.07%;中等1 942人,占比70.88%;较差522人,占比19.05%。
综上,调查的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二)学生欺凌现状
在调查问卷中,回答经历欺凌的有1 191人,占比43.47%。其中遭受言语欺凌1 041人,占比37.99%;身体欺凌487人,占比17.77%;财物欺凌390人,占比14.23%;社交欺凌313人,占比11.42%;网络欺凌195人,占比7.12%。
在常见的学生欺凌表现形式中,以语言欺凌最为突出;其次是身体欺凌、财物欺凌、社交欺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普及,网络欺凌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三)学生欺凌的特点
1.学生欺凌有较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学生欺凌涉及的性别方面,认为男生居多的有2 100人,占比76.64%;认为女生居多的有318人,占比11.61%。可以看出,男生中发生的欺凌现象比例明显高于女生。但是,认为女生涉及学生欺凌的两个项目相加,达到13.54%,说明女生欺凌也不容忽视。而且,结合近年的社会新闻事件,偶发的女生欺凌社会危害程度也很严重。
2.学生欺凌中的欺凌者与其性格特点、家庭环境、学习态度等有相当大的关系。在回答“你认为哪类人容易成为欺凌者时”,认为脾气暴躁、蛮横的学生容易成为欺凌者的有1 927人,占比70.33%;认为受父母溺爱或经常受家庭暴力教育的学生容易成为欺凌者的有1 459人,占比53.25%;认为喜欢上网玩暴力游戏的学生容易成为欺凌者的有1 366人,占比49.85%;认为成绩差劲的学生容易成为欺凌者的有1 050人,占比38.32%;认为身体强壮的学生容易成为欺凌者的有800人,占比29.2%;认为单亲家庭学生容易成为欺凌者的有768人,占比28.03%。可以看出,学生欺凌中的欺凌者与其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环境、学习态度有相当大的联系。性格缺陷,学习上的失败,让他们在面对困境时采取了更具攻击性的行为;而家庭教育方法失当或缺失,网络暴力游戏的泛滥,成为欺凌他人的助推剂。
3.学生欺凌中的受欺凌者与其身体状况、性格特点、人际交往等有相当大的关系。虽然身体强壮的学生不一定都容易成为欺凌者,但身体瘦弱的学生往往容易成为受欺凌者。在回答“你认为哪类人容易成为受欺凌者時”,认为身体瘦弱的学生更容易成为受欺凌者的有1 867人,占比68.14%;认为不合群的学生更容易成为受欺凌者的有1 689人,占比61.64%;认为外表不讨人喜欢的学生更容易成为受欺凌者的有1 251人,占比45.66%;认为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更容易成为受欺凌者的有1 221人,占比44.56%;认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更容易成为受欺凌者的有1 198人,占比43.72%;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更容易成为受欺凌者的有697人,占比25.44%;认为少数民族学生更容易成为受欺凌者的有549人,占比20.04%。身体瘦弱、性格孤僻、人际关系差成为受欺凌的主要原因。
4.学生欺凌带有相当大的随机性。在调查受欺凌原因时,认为无缘无故、原因不明的有1 193人,占比43.54%;认为欺凌者“看我不顺眼”的有903人,占比32.96%;认为言语冲突的有706人,占比25.77%;认为身体弱小或性格软弱的有582人,占比21.24%;认为同学关系不和的有567人,占比20.69%;认为来自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的有422人,占比15.4%。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最多的情况是无缘无故、原因不明,说明其带有相当大的随机性。
(四)学生对应对欺凌的认识较为正面
从2016年起,国家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至今已为时两年多,其成效还是相当明显的。在回答“如果你看见了校园欺凌,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时,有2 426人选择告诉保安、警察及老师,占比88.54%;有383人选择上前制止或干预,占比13.98%。但仍有24.46%的学生选择了漠视和回避的消极态度。
在回答“如果你自己遇到学生欺凌,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时,有1 866人选择告诉老师和家长,占比68.1%;有366人选择向附近的大人求助,占比13.36%;选择报警的有239人,占比8.72%;选择直接与欺凌者理论的有67人,占比2.45%。
在回答“如果你的同学请你参与学生欺凌,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时,有1 937人选择一定不会参加,占比70.69%;有476人选择一般不会参加,占比17.37%。此外,1 931人认为以暴制暴不可取,占比70.47%;有2 160人选择关心、保护受到欺凌的同学,占比78.83%;2 390人反对“认为学生欺凌等事情很酷”的说法,占比87.23%;2 012人反对“学生欺凌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过了就好”的说法,占比73.43%;2 055人表示对学生欺凌深恶痛绝,占比75%。
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对学生欺凌行为都持“零容忍”的态度,自我保护及保护他人的意识逐步增强。这说明经过多次专项整治和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大部分学生对欺凌的态度是非分明,并懂得通过正确的渠道、采取正确的方式避免自己与欺凌者发生正面冲突而遭受伤害。
二、学生欺凌产生的原因分析
学生欺凌虽然发生在校园及其周边,但校园因素并不是主要的原因。在调查学生欺凌产生的原因中,选择社会因素(影视、网络暴力及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的学生有1 731人,占比63.18%;选择家庭教育因素的学生有1 588人,占比57.96%;选择学校教育因素(对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教育不足,学生缺乏心理指导及法治教育)的学生有1 554人,占比56.72%。根据本次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及对教师的访谈,大体可以梳理出以下学生欺凌原因:
(一)家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年龄尚小时,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比较深刻的影响。大量的实例证明,孩子的行为是自己父母行为的镜像。家庭中常有暴力或攻击性行为,孩子就会不自觉地把攻击性行为带到学校中。这一现象在小学低年级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些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造成的后果清除起来有一定困难。
与此同时,家长对待学生欺凌的态度也充分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调查显示,认为家长经常关注学生欺凌事件的有1 424人,占比51.97%;认为深恶痛绝的有598人,占比21.82%。但是,有26.2%的家长是偶尔叮嘱孩子注意学生欺凌,甚至从来没有关心过。
(二)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还存在盲区
虽然在这次调研中,学校因素的排名靠后,但是这并不说明学校因素不重要。在回答“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过防范学生欺凌方面的教育吗”的问题时,1 964人认为经常开展,占比71.68%;580人认为偶尔有过,占比21.17%;196人认为没有过,占比7.17%。在回答“你身边的老师对学生欺凌的态度怎样”时,2 275人认为比较关注,占比83.03%;306人认为有人举报才注意,占比11.17%;159人认为不在意,影响不大或只要不扣分就行,占比5.8%。
2016年以来,融水苗族自治县按照上级部署,组织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尤其是2018年某校发生较为严重的女生欺凌事件后,该县以此为契机,加大防范校园欺凌的宣传教育力度和防控力度,做好舆情管控工作,但结果仍不尽如人意,仍存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发生学生欺凌恶性事件后才匆忙处置。调查统计数据说明,部分学校防范学生欺凌工作还停留在表面上,宣传教育工作难以实现全覆盖。
(三)法治教育仍需强化
从统计数据来看,部分学生并不关注学生欺凌。调查显示,平常关注学生欺凌事件的有1 823人,占比66.53%;平常不关注学生欺凌事件的有917人,占比33.4%;同学之间偶尔会谈论学生欺凌的有1 410人,占比51.46%;一般不会谈论的有758人,占比27.66%;从来不谈论的有354人,占比12.92%;经常会谈论的仅为218人,占比7.96%。大部分调查对象对学生欺凌造成的影响持否定态度,认为被欺凌者无心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产生辍学念头的有1 613人,占比58.87%;但仍有不少学生对欺凌产生的后果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
中小学生处于身心急剧发展期,正确的三观尚未完全形成,部分学生规则意识淡薄,法治觀念缺失,因此他们容易出现挑战权威和规则的行为,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和纠正,往往会触及法律底线,甚至跨入犯罪的行列。
(四)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人的发展过程受身心发展规律的支配。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学生身体发展的规律有了较为统一和清晰的认知,但对心理发展规律却缺乏必要的知识。所以,无论在校期间还是在家期间,学生的心理都难以得到长辈科学、及时的指点。遇到困惑时,他们会因为无助感而采取自发性行为,增加了行为的不可控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的成长要经历几次较为明显的叛逆期,而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经历两次,分别是小学低年级段(7—9岁)和初中阶段(13—15岁)。叛逆期的学生自我意识特别强,往往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反感各方面对自己的约束,但自控能力较弱;二是常常将自己与约束自己的力量对立起来,甚至为了突出自己的主体性而故意忽视和挑战规则。所以,那些通过自己的暴力反抗而获得所谓“成功”的暴力型影视作品,能让叛逆期的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对他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特别是随着身体的发育,学生已经有了较为强壮的身体,这给他们践行“暴力理想”提供了物质条件。如果学校及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规律,没能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及时、合理的干预、疏导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任由这些学生自发地按规律发展,将产生不良后果。
三、防范学生欺凌的策略
预前比治后更重要。要让学生健康成长,杜绝学生欺凌,必须切实采取对策,从源头上进行防治。本课题组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并实施如下策略。
(一)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民族团结教育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在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共生存的情况更复杂。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彼此的信赖与默契,构建了共同的和谐校园,体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尊重互信、攜手共进的新型民族关系。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处理民族关系的核心准则,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学校应通过班会课、校会、国旗下的讲话、板报等形式,让学生明确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体会到民族大家庭一家亲的情感,消除不和谐因素和潜在的隔阂。
(二)加强家校联系,加大家长培训
学校应以家长学校为平台,通过培训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并指导家长教育孩子应对学生欺凌的方式方法。
1.重视对家长的培训,尤其是对新生家长的培训。参与实验的学校、班级拿出专门的时间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本阶段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以指导自己的言行。对于新生家长的培训,除了要让他们了解孩子在校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还要重点介绍孩子即将面对的一系列身心发展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发展困惑,让家长有足够的准备迎接孩子的成长。此外,学校还要提供相应的方法建议或应对策略,引导不懂心理学的家长熟悉孩子的成长规律,并顺应规律帮助孩子解决困惑,助其健康成长。
2.强化学生叛逆期家校沟通的针对性。学生成长需要家长陪伴,而家长非常需要学校对他们的指导。各校应抓住这一关键期,加大对学生家长的指导,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教育孩子学会理性控制情绪,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避免欺凌或暴力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师德教育,避免管理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隐性伤害
中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定型,教师要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学生存在的问题。
1.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师德教育,强调以更为宽广的胸怀包容学生的过错。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后叛逆心理逐渐萌发,语言与行为有时会比较极端。但显现出来的极端言行并不一定代表他们已经形成极端的价值观。所以,对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学校和教师不宜“盖棺定论”,过早地给他们贴上标签。学校应通过师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从更理性的角度看待犯错的学生,以更宽广的胸怀接纳和包容学生,以免对他们造成隐性伤害。
2.要求教师以更为公平的眼光看待不同群体的学生。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会有不同特点的言行举止,会有不同的成长速度。教师要理解和实践这一理念,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一名学生,为每一名学生的进步加油鼓劲。无论学生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在同一个班级里,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公平态度,让他们体验到共同遵守同一规则的公平、公正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服从规则,愿意在规则中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哪怕是无意的偏心,都会促使学生选择另一套规则,或者说“反规则”解决矛盾与问题,这将会增大学生欺凌的可能性。
(四)加强道德和法治教育,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1.法治教育常态化,突显针对性和时效性。课题组针对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采取多样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形式增强法治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务求实效。
(1)法治教育与时俱进。学生欺凌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因素(暴力题材的影视和网络游戏作品)对学生欺凌的形成造成的影响。因此,学校应合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暴力题材的影视作品与网络游戏,提高他们的明辨是非能力,清除对迷信和英雄主义的盲从。课题组结合实际,采取案例分析、以案说法的方式,让学生明辨是非,站稳立场,牢牢把握自我。
(2)努力把法治教育做到学生的心中,避免法治教育“走过场”的现象。实验学校利用校会、开展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开办主题专栏等形式进行法治教育;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开辟讲座,以案说事;课题组重点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常态化、系列化、有针对性的教育,切实把法治教育落到实处。还与相关部门合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从学生的视角阐释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治问题,主动迎合学生的兴奋点,提高法治教育的效果。
2.提高主渠道德育效益。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学生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德育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法治思维的养成尤其重要。预防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需要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发挥课堂教学效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预警和危机干预机制
课题组针对学生欺凌开展了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了心理疏导、预警和危机干预。
1.强化对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培养。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普遍缺乏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是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弥补了心理教师缺乏的短板。如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利用“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市培计划”培养了一批心理健康兼职教师。课题组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打造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建设,扭转各学校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倾向,营造面向广大师生普及心理学知识的有利氛围。
2.重视开设和上好心理健康课程。课题组成员结合当前学生欺凌的重大热点问题,有选择性地提炼内容,落实每学期9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要求;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资源面向学生开展心理辅导,防微杜渐,从心理的角度解决潜在的学生欺凌心理问题。
3.建立心理预警和危机干预机制。近年来,因管理疏漏,偶发的重大学生欺凌案件引发重大舆情,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加上当前网络信息传播迅捷,加大了欺凌事件的危害性。因此,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需要建立心理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隐藏在广大学生中的危险因素。课题组通过打造现有心理咨询队伍,形成心理危机干预力量,健全心理预警和危机干预机制,把恶性事件掐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六)结合课程研讨,扩大课题研究的影响力
1.利用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机会,扩大课题实验的影响力。2019年5月,课题组充分利用柳州市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室——涂红涛名师工作室资源,成功举办了全县以防范学生欺凌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展示了防范学生欺凌的主题班会课、情景剧,邀请专家点评并作了专题讲座,反响很大。
2.利用课程研讨活动,促进课题纵深开展。2019年秋季学期,课题组组织召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会,利用信息化同步互动课堂形式,开展校园欺凌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柳州市德育研究工作专项重点课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欺凌防范策略研究”(区级课题编号:2019C436,市级课题编号:2018SB-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马力(1964— ),苗族,广西融水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德育教研。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