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教学富有实效的尝试

2020-06-22邓春球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实效尝试

【摘要】本文论述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提出围绕语文要素,设计教学内容;关注文本细节,加深整体认识;根据教学目标,开展语言训练的教学建议,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教学 实效 途径 尝试 语文要素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A-0115-02

俗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意味着教师应该在把握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创新教学内容,改变一直以来照搬教参、机械模仿名师的做法,凸显自己的教学风格。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的教师或机械地照搬名师的教学设计,或模仿网络上的教学设计,所设计的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由于教师没能结合学生的学情和自己的教学特点来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因而教学方式方法机械呆板,教学效率低下。笔者认为,教师只有改变依赖心理,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新颖独特的教学内容,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一、围绕语文要素设计教学内容

著名教授潘庆玉在其论著的《激发教学想象力》中提出了“认知势能”的概念,即能够从文体的层次性、包容性以及学习的顺势性出发,触发学生内在思维的连锁反应,加强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关联。因此,教师要避免传统教学过程中亦步亦趋的做法,依托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蓄积认知势能,从学生的角度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引导,从而让整个教学流程水到渠成。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想要做到新颖独特,教师需要做到“三个一”:设置一个明确的核心主问题(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起到统领局部、串联细节的作用)、设置一条清晰的认知主线(建构学习的思维主线,将资源有机整合,形成思维之链,避免零散教学)、形成一段鲜明的教学板块(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流程和层级,形成有序、严谨的教学顺序)。

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为例,笔者以语文要素“学会提问”为教学抓手,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流程:1.借助教材编者在课文旁边的批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认识到阅读需要质疑(引入“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的道理);2.对教材所提供的问题进行归类(让学生认识到提问有着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提问,可以对文本形成更加立体而多维的认识);3.在阅读实践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度提问(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提问进行回顾和总结,在交流中分享其他同学的质疑角度);4.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再度阅读与质疑。整个教学设计,笔者始终从语文要素的“提问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经历学习角度、内化角度、提升角度、践行角度的提问思维之旅,使学生在今后面对全新、陌生文字时能够提出契合自身认知的个性化的问题。

当然,教师设计新颖而独特的方法时还要避免从头到尾平均着力、繁琐臃肿的教学,尽量避免“见到什么就教什么”的随意性,让学生的认知思维朝着学习最深入的地方聚焦。

二、关注文本细节加深整体认知

细节决定成败。教材选编的文章,有很多是以细节取胜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细节,用细节串联起所有的教学环节,以形成整体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会着力去打造所谓的亮点环节,比如在某一个环节上进行反复训练,力求尽善尽美。诚然,打造某一教学环节的亮点工程,确实能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如果不能与其他教学板块、环节融为一体,就无法发挥良好的教学作用。笔者认为,教师要关注文本细节与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构建学习环节的基本图式,形成越学思维越鲜明、越学认知越清晰的学习状态。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阅读策略单元是训练学生的预测能力,如何基于单元教材的整体设计本课教学呢?笔者认为,应先从各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开始分析:《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该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在学习了第一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后,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预测”的基本方法,那么教师教学这篇课文时就没有必要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可以让学生结合上文的细节预测胡萝卜先生忘记刮胡子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思考“胡子沾到了甜甜的果酱”这一小细节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有什么关系。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细节中了解课文整体呢?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框架的:1.阅读故事。预测绝不是漫无目的地胡乱猜测,而需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进行体悟与感知,因此深入地读、理解地读是基础,也是关键,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读中猜想,在猜想中读。2.解说故事。三年级学生阅读文本不能仅仅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而要能够依托信息进行必要地整理和分析。可以对文本内容和文本中重要的细节进行解析,如课文中写道“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这个“愁”字的细节就常常被学生所忽略,这一情感基础就成为学生整体掌握课文的“红线”。3.续编故事。预测是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为了能够整合学生预测时所形成的零散信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针对所猜测的信息和思路,猜测故事的发展情况,从而深刻地感知课文内容,如后面还会有什么动物会用到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最后胡萝卜先生的胡子会不会被用完。4.阅读原文。教师可以在学生猜测和续编故事之后,将原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比辨析,印证自己的猜想,并且明白不管自己的猜测会不会与原文一致,只要是有依据的,都是认知得到了丰富的体现。

三、根据教学目标开展语言训练

语文教学的很多环节并非重点,而是教师为达成目标、攻克難点所做的铺垫,但学生并不能分辨,总是对语文学习有一种随意性。为此,教师必须要有目标意识,根据教学目标明确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开展学习活动。

比如,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的教学目标是:感知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这就需要学生深入细致地阅读课文,关注和整合文本中所呈现出来的诸多信息,把握文本细节中所裹挟的丰富信息,并能够巧妙链接《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信息资源,与教材文本形成认知上的合力。对此,教师可以设计“结合课文内容对诸葛亮的言行进行打分”的教学环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训练活动:1.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力和感知力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语言所指向的价值意蕴以及所包含的丰富情绪,朝着文本的深处漫溯。真正会阅读的学生不仅仅关注文本语言外显层面的内容,同时还能够揣摩文本语言的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充分、深入、通透地感知文本内容,从而为捕捉和感知人物形象奠定坚实的基础。2.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要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吸收信息,同时借助这些文本信息内容进行价值判断、观点表述和形象评论,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组织语言的能力,以提升学习效率。3.对文学鉴赏能力的训练。由于这篇课文选自名著《三国演义》,因而不能将其看作一篇普通的叙事性文本,也不能当成一篇纯粹意义上的历史故事,而是需要鼓励学生从文学的角度欣赏,甚至要在课堂教学之前补充一些关于三国历史和小说题材的阅读知识,为学生阅读攻关时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奠定基础,同时促使学生从文学赏析的角度评价诸葛亮。

基于目标达成要求,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学情为抓手,设置出学生认可、喜欢的教学形式,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认知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邓春球(1978—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实效尝试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尝试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