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想象唤醒学生的言语实践意识

2020-06-22钟蕙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言语实践想象核心素养

【摘要】本文以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一课的教学为例,论述培养学生言语实践意识的途径,提出引导学生在对比、关联、情境中想象的教学建议,从而为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 《四个太阳》 阅读教学 想象 言语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A-0084-02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部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也说:“语文核心素养有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维度。语文课的文学教育,在强调‘审美与鉴赏的时候,应当扣住多方面的‘思维训练,特别是容易被轻视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重视想象力的培养。”《四个太阳》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本单元围绕“心愿”这一主题共编排了4篇课文,语文要素是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课文以一个小朋友的口吻,按照夏、秋、冬、春的顺序,用第一人称进行讲述,分别描绘了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表达了美好的愿望。全文充满想象,贴近儿童生活,有景、有境、有情,是一个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和想象能力,唤醒学生言语意识的良好范例。

经过一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已对四季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具备了初步提取信息的能力。但这个阶段的学生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如何把从文本中提取到的信息进行理解和加工,进而正确理解和感悟课文词句所表达的含义缺乏有效的方法。基于以上的了解,以及从学生最近发展区考虑,笔者教学这篇课文时尝试为学生提供想象这一支架,并在想象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言语实践活动,唤醒学生的言语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发展思维,提升素养。

一、在对比中想象,品词悟情

对比,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鉴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的作用,在《四个太阳》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为何要给夏天画“绿绿的太阳”,感悟作者美好的心愿,教师经常会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体会“炎热”和“清凉”的不同感觉来理解文本内容。然而,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教材中的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加以形象化,留给学生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文本的意蕴。因此,教师要在紧扣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比后展开想象,透过文字看到画面,感悟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活形象。

在体会“炎热”感受时,笔者以看图补充词组的方式“小花热得(     )”引发学生展开想象,并由此发散开:你还知道“谁热得怎么样”。在学生对“炎热”有了直观的认识之后,笔者顺学而导,抓住文中“清凉”一词,启发学生想象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是什么样子的。在之前对于“炎热”一词理解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对比想象,把课文内容想象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生对“炎热”和“清凉”这两种感觉有了直观的强烈对比,再体会“绿太阳”在夏天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就水到渠成。

依托想象,学生的表达有了抓手,言语表达的欲望也得到了激发:“我仿佛看到了高山上长满了绿油油的树木,街道上绿树成阴。”“炎热的夏天,我在校园的大榕树下乘凉,舒服极了!”……学生的精彩描述让课文的文字涂上了色彩、赋予了生命,课文内容也变得更为充实。依托想象将词语理解与情感体会融為一体,既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又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二、在关联中想象,积累语言

同样是想象,实施的路径可以是不同的。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都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如果能把课本中生硬的语言文字,直接变成现实中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会更富有立体的实践意义。

在体会“金黄的太阳”给人们带来的丰收喜悦,识记和理解“香甜”一词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关联生活,相机提问:“‘香甜这个词让你想到生活中的什么东西?”“香甜的面包”“香甜的糖果”“香甜的冰激凌”……一连串词组从学生嘴里说出。

在学习“红红的太阳”部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温暖”一词,笔者再次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温暖”二字均有一个“日”字后,相机追问:“两个‘太阳让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并让学生借助生活的积累想象这些情景:“阳光温暖了小河,小河______;阳光温暖了小树,小树______ ;阳光温暖了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小朋友______ ……”

以想象为支架,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相关联,把无声的文字嵌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物中,学生即刻消除了对“香甜”和“温暖”这两个词语的陌生感,激发了主动识字的愿望与兴趣,并在运用的过程中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拓展了思维,丰富了语言的积累,言语实践意识也得到了唤醒。

三、在情境中想象,触发表达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文本内涵,珍视学生的体验,有意识地营造学习情境。有了“情境”,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才得以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置身其中,为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结合第二自然段“金黄的太阳”这个部分,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之情,笔者抓住“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尝尝水果的香甜”这一文本内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交际情境,融“口语交际”于阅读教学中,将想象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化抽象为形象,触发学生交际的内驱力,唤醒学生表达的欲望。笔者先示范,将自己代入“落叶”的角色:“此时,我就是一片金黄的落叶,我要开始邀请小伙伴了!”在师生合作完成了一组对话之后,变师生对话为生生对话,让学生也化身为一片落叶,随机邀请小伙伴。在生生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秋日丰收的愉悦心情,既有效促进了表达力的发展,又提升了思维品质。

阅读是语言的储备,表达是语言的运用。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加强言语实践。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学生学完全文,感受作者美好的心愿之后,笔者设境导思,开展“送太阳”的学习活动。活动伊始,还是教师做示范:“钟老师想画一个开心的太阳,我把它送给你们,希望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你们想像钟老师这样画一个太阳吗?你们想画一个怎样的太阳?送给谁?你要对他(她)说什么?”儿童就是这样,你为他打开一扇窗,他定会给你一个精彩的世界。有孩子说:“我想画一个高高的太阳,送给典典,希望她能长得像我一样高。”有孩子说:“我想画一个瘦瘦的太阳送给我自己,因为妈妈说我有点胖,要减肥了。”有孩子说:“我想画一个蓝蓝的太阳,送给学校,‘滨湖蓝是我们学校特有的颜色,我喜欢滨湖蓝,我喜欢滨湖。”

在情境中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字之美,进而表达出自己的美好愿望,这样的教学不仅启智,更能激发儿童心中最美的情感。这不正是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走向“向善、求真、审美”彼岸的初衷吗?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及思维能力。衡量学生是否学好语文,不是看他们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而是看他们会不会很好地运用语言。学习语言,离不开言语实践,只有坚持学习阅读和运用语言同步走,并着力于言语实践,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从真实的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想象”作为支点,把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这种极具画面感的方式更有利于年纪尚小的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教师通过各种方法有目的地引导,活跃学生的思维状态,才能使想象力成为学习中的助力,让学习真正发生,进而提升学生的言语思维品质,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扎实的根基。

【参考文献】

[1]杨迎霞.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15)

[2]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庞学敏.在阅读中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J].当代教研论丛,2017(9)

注:该论文在首届全国部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论文推荐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论文提名奖。

作者简介:钟蕙(1978— ),女,广西南宁人,在职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言语实践想象核心素养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探寻思维训练的最佳路径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
言语实践:语用视野下阅读教学的应然选择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