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实际效果

2020-06-22贾俊峰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球囊椎体骨质

贾俊峰

(武警山西省总队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4)

骨质疏松主要特征为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可增加骨折风险。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问题,因此极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中,最常见的即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TCF),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1]。传统保守治疗卧床时间较长,愈合效果较差,而开放手术则创伤较大,患者往往难以耐受,且由于存在骨质疏松,可能出现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因此,建议对老年OTCF患者采取微创术式治疗,例如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该术式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基础上发展形成,应用效果良好[2]。本文将对老年OTCF患者采取PKP治疗,并分析其实际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老年OTCF患者。纳入标准:(1)明确诊断为OTCF;(2)骨折时间不超过3 周,为新鲜骨折;(3)骨折椎体高度减少不超过40%,无脊髓或神经损伤,Genant 半定量分级评定严重程度为中轻度;(4)年龄不低于60岁;(5)身体状况评估显示可耐受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对使用医疗器械、药物有过敏反应患者;(2)严重内科疾病患者;(3)非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4)存在凝血机制障碍患者等。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39例,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65-84岁,平均年龄(70.25±4.60)岁,骨折部位:T11、T12分别为7例、20例,L1、L2、L3分别为7例、2例、3例。对照组39例,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64-85岁,平均年龄(70.12±4.44)岁,骨折部位:T11、T12分别为8例、17例,L1、L2、L3分别为8例、3例、3例。

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X 线、CT、MRI)等常规检查,要求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止痛药物,评估手术耐受力,常规禁饮食,做好手术准备。2组患者均取仰卧位,进行局部麻醉、铺消毒巾,选择单侧入路,利用C型臂X线机进行穿刺定位,确定穿刺针到达椎体前1/3处,插入导针,退出穿刺针。对照组患者在椎体内缓慢注入骨水泥,待其硬化后,将工作套管全部退出。观察组患者在椎体后1/3 处置入工作套管及骨钻,确定骨钻位于椎体前壁2-3cm位置,置入球囊,注射碘海醇造影剂,扩张球囊,压力维持在20 -40bar,确定椎体高度复位良好后,将球囊退出,注入骨水泥,待其硬化后,将工作套管全部退出。2组患者术后均仰卧休息2小时,术后12小时进行常规心电监护,术后2天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天后开始进行下地活动。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3 评价标准:(1)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水泥注入量。(2)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3天、术后6个月的Cobb's 角、椎体前缘高度、疼痛(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等指标。VAS评分为0-10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剧烈。活动能力评分为1-4分,1 分为活动无明显困难,4分为只能卧床[3]。(3)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5 结果

5.1 2组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5.2 2组椎体改善情况、VAS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对比:2组患者术后3天、术后6个月的Cobb's 角、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术后6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3。

表2 2组患者椎体改善情况对比

表3 2组患者VAS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对比

5.3 2组并发症情况对比:术后观察组发生骨水泥渗漏1例,临近椎体骨折1例,慢性疼痛2例,发生率为10.26%;对照组发生骨水泥渗漏4例,慢性疼痛2例,神经根疼痛1例,发生率17.95%,无明显差异(x2=0.95,P>0.05)。

讨 论

OTCF是威胁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常见骨折类型,临床治疗方案较多,包括卧床休息、药物镇痛等保守治疗方案、钉棒内固定等传统手术方案以及PKP、PVP等微创手术方案[4]。目前,不建议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而传统手术方案尽管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创伤较大,恢复较慢,手术失败风险较高,因此,大部分学者认为微创手术是更加理想的治疗方案[5]。PKP、PVP是目前代表性的微创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明显优势,但对于两者孰优孰劣,学术界尚存在一定争议[6]。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PVP在一般手术情况方面更具优势。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PVP操作更加简单,在复位后直接注入骨水泥,没有进行球囊扩张操作,因此手术时间更短,骨水泥注入量更少。从椎体恢复情况上看,2组患者术后Cobb's 角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是由于PKP球囊扩张作用可恢复椎体高度,表明其在重建椎体高度、增加椎体刚度、提高椎体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有研究显示[7],对OTCF患者采取PKP治疗后,其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丢失问题具有改善,且能够矫正后凸畸形,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但也有研究认为[8],椎体高度恢复过度可能引起再次骨折,在治疗中应提高警惕。此外,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PKP可达到良好的椎体功能恢复效果,缓解患者疼痛,与PVP术式相当。

综上所述,PKP治疗老年OTCF患者椎体功能恢复情况、安全性、疼痛缓解效果均与PVP治疗相当,在椎体高度恢复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可能延长手术及住院时间,增加骨水泥注入量。

猜你喜欢

球囊椎体骨质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宫颈阴道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产妇引产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